东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战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相关经济理论

1.区域分工理论

早期的区域分工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等。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理论,主张在国际贸易中按照绝对成本的大小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合作。〔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第6~31页。根据这一理论,在商品生产各方面均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将不能通过国际贸易改变自身状况。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基于资本和劳动力不能在国家间完全自由流动的观点,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将使各国的收益增加。〔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62,第108~128页。要素禀赋学说是由赫克歇尔与俄林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区域或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贸易的主要原因。李小建:《全新框架的〈经济地理学〉》,《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第5期,第36页。20世纪中期以来,区域分工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呈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日益受到学者和政府的关注。一体化理论主张不同主体之间在生产、消费、贸易等领域开始一体化进程,实现产品市场、服务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经济政策及管理机构的统一。一体化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生产要素流动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核心和经济扩散点”。安筱鹏:《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当代财经》2003年第6期,第17~20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总之,区域分工及贸易理论为区域联动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是区域联动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2.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将“中心-外围”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系统都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弗里德曼据此提出“核心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创造有利环境促进核心地区率先发展,并以此来带动落后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整体的共同发展。保罗·克鲁格曼结合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建立了“中心-外围”模型,分析了运输成本降低、规模经济效应和制造业集聚对“中心-外围”体系的作用。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Vol.99, No.3, pp.483-499.“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新经济地理学派强调要改善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指出一个地区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综合成本会随交通干线的完善而降低,进而会改善区位条件,发展成为“点”增长极。“线状”分布的基础设施把众多的“点”增长极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经济增长“轴”。这一理论认为点轴开发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此外,还有在点轴开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开发理论”。该理论主张在点轴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点轴的分布,最终形成一种密切协调、有机互动的网络体系,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网络一体化态势。常见的空间结构理论还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等。总之,空间结构理论是联动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3.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沿边与腹地联动发展研究中,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理论、倒“U”形理论等都是重要理论来源。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中建立了“循环累积模型”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第57~132页。,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分析了“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两种机制。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相互作用,发达地区表现为一种螺旋上升的正反馈运动,不发达地区则表现为不断下降的负反馈运动,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由此产生,逐步拉大了区域差异。在区域发展初期,“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缪尔达尔因此认为政府要通过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那些有竞争优势的地区,然后利用“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赫尔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A. O. Hirscluman,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pp.58-87.赫尔希曼提出了“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的概念。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逐渐拉大区域差异,而“涓滴效应”则缩小区域差异。因此,赫尔希曼认为政府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干预,从而使得区域的发展能够彼此协调,避免区域发展差距过大。此外,威廉姆森提出倒“U”形理论,弗朗索瓦·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等等。

4.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分为一般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标准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一般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是以国内某区域为起点,向外进行经济贸易合作的。例如,王维平、赵玉华(2006)提出一国区域内部、区域与国内周边相邻区域之间、区域与国内远距离相关区域之间、区域与国际周边相邻区域之间、区域与国际远距离相关区域之间五个层次的经济合作关系王维平、赵玉华:《开放经济下五个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延伸圈及其构建对策》,《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28页。(见图1-2)。

图1-2 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

标准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是将国家看作一个整体,以国家为单位向外进行经济贸易合作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组建关税同盟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对区域内国家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静态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区域经济合作以后,成员方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导致的贸易规模扩大、相互出口产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增加。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区域经济合作以后,成员方与高成本产品成员方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方与低成本产品非成员方之间的贸易造成的福利损失。动态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应、促进竞争效应和吸引外资三种。规模经济效应也称为市场扩大效应,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协议分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集团组建以后,不同经济分散的小市场结成统一的大市场,企业摆脱了市场规模的限制,并通过协议使各成员方分享规模经济效益。促进竞争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建成以后,各国的企业从国内竞争转为面临区域内更多企业的竞争,各企业为了取得有利地位,必然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以求降低成本,从而导致区内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吸引外资是指关税同盟建成以后,区外国家为了保持原来的市场和产品竞争优势,会选择将生产转移到区内,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外资通过区内设厂生产,绕开区域经济同盟的壁垒限制,从而产生了大量资本,以吸引外资。黄有爱:《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和启示》,《经济界》2006年第1期。

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可分为政治动因和经济动因。一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为了合理分配区域内部的资源,消除区域内部冲突的根源,维护区域内部的稳定,从而提高区域整体的实力,以抗衡区域外部的势力,增强自身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这就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动因。一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另一个动因是为了获得区域经济合作的效益,如获取其他市场开放的利益、获取贸易创造效益、吸引外资进入以及利用优势互补获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能源等。

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分为不同类型,如从合作的性质看,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功能性合作、制度性合作和过渡型合作。功能性合作一般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以市场为主;制度性合作则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的高级阶段,有政府参与及有效的制度做保障,合作变得更加成熟;过渡型合作介于两者之间,具有灵活性和涣散性的特点。从合作发展的程度看,可以划分为优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六种类型。比较典型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和亚太经合组织。

5.边境区经济合作理论

边境区经济合作是指毗邻国家在其边境接壤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其目的是就近利用边境区的区位优势,变潜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改变各自边境地区的经济滞后状态,从而增强边境区域的竞争优势。冯革群:《欧洲边境区合作模式探析——以上莱茵边境区为例》,《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4期。边界对边境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边界是两个经济地域系统的分界线,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往往集中体现在边境地区,如出于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考虑而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加之边界两侧国家的基础设施、海关规则、语言、文化等差异以及信息传输的障碍,会导致跨边界的商品、服务和资本难以自由流动,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和市场利用的效率,阻碍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边界也是国家间经济交往的接触面,边界两侧的边境区域经济交往具有天然的优势,会给边界两侧地区带来经济合作的机会。

边境区位是多种资源的结合体,在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其中介效应和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地缘政治上的屏障正在转化为地缘经济的增长极。地缘经济增长极的发展演变和区位利益的不断增加又会促进边境地区的资源和企业产生集聚效应黎鹏:《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边境区位利益是由对边境区位自然资源的开发、对外部要素(如资本、人才和技术等)的集聚与优化重组的产出或增值等共同构成的,其形成与发展是以产业为基础、以产品为根本、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和政府引导调控的综合性产物。王中昭、黎鹏:《边境区位利益博弈与企业行为效应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