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相信别人,不要反复提醒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学会相信别人,尤其是在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而不要反复提醒。
某个妻子在她丈夫开车的时候,总是提醒自己的丈夫注意红绿灯和行人,丈夫不好直接反驳。等到妻子炒菜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反复提醒她注意别让菜炒糊了。妻子很生气,说自己知道该怎么炒菜。丈夫回答说:“你该体会开车时候我的感受了吧?我也知道怎么去开车。”
在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对别人完全信任。而表达信任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反复提醒。没有人愿意听太多的啰嗦。如果别人真的有心办好事情,那么不需要提醒,他也会做。如果他真的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那么即使你反复提醒,他也很容易忘掉,而且反复提醒容易造成别人的记忆错误。有这么个故事:办公室缺少彩笔,主管叫一个员工去买十二支,而且反复提醒不要买黑色的。结果半小时后,这个员工回来了,买了12支黑色的彩笔。
在古代,真正高明的将领不会反复提醒士兵。像孙武在吴宫训练宫女练习一样,他只是说明了一遍纪律,结果宫女不服从,还嘻嘻哈哈。这个时候他重申了一遍,宫女还是照常,根本没有把这个人放在眼里。到这个时候,孙武将为首的两个人杀了,毫不留情,也丝毫不给吴王面子。这个时候,宫女才认真听话起来,就像一支正规军队一样令行禁止。孙武知道,这个时候再进行反复提醒,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容易让他的军令成为笑话。
古人作战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进攻命令第一次发布是最有力的,因为大家都充满着斗志。军队如果要通过多次击鼓才愿意前行,那么这支军队肯定毫无战斗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仅是因为君主未必了解战场的情况,而且还因为如果君主命令成为了惯常接受的命令,那么君主很容易进行反复提醒。军队的将领就很难因地制宜,制定作战策略。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无论是规劝也好,意见也罢,都不要对人反复提醒。好鼓不用重敲,如果他真的愿意改正的话,只要说一遍就够了。事实上,反复提醒的效果很可能没有只提醒一次的效果强。因为提醒多次,别人心中就缺少了一种震撼,而形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是反感。
与朋友交往的时候,如果看到朋友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对,告诉他一两遍就够了。如果他意识到了,而且也信任你的话,定然会立即改正。如果他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就算你告诉他一千遍一万遍,他都会当作耳旁风的。有人认为,与朋友相处,如果看到他有什么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劝说他直到改正为止。如果是这种心态,朋友关系是很难维持的。事实上,当朋友有错误的时候,提醒他一次就已经尽到了朋友的职责,如果提醒多了,很容易给自己招致羞辱。
一个人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的效应是最大的,第二个其次,以后的递减。等到这个人吃不下馒头的时候,如果再给他塞一个,那就只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当你的朋友听不进劝告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适当地保持沉默。如果你不能沉默,还是反复提醒的话,那么你很可能失去这个朋友。
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唐僧之所以不被孙悟空所喜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唐僧喜欢反复提醒,特别啰嗦。这一点孙悟空十分不喜欢,感觉每回都有很多只苍蝇在耳旁嗡嗡地叫,特别让人闹心。
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别人第一次谈话的机会,争取在第一次就达到谈话的效果,把目的说明确。如果第一次不能讲清楚的话,以后要讲清楚恐怕更不容易。
人们对陌生人往往有一种天然的戒备,但是与此同时,对陌生人也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如果一个陌生人能够给自己留下很好的印象,那么这个印象会持续很长时间。这种效应,也说明了反复提醒很多时候是不应该的。况且,在很多人看来,反复提醒本身就是不信任。
成大事者认为,就像机会只敲一次门一样,好话也往往只说一次。我们要善于抓住一次说话的机会,同时也注意听从别人提过的一次建议。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偏好,而忽略了别人的建议。如果是好的建议,别人是很难提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