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背景
匿名社交应用Yik Yak在美国校园里大受追捧,有超过1 600所大学的学生在使用,360万的月活跃用户中,在校生比例为50%~80%。到目前为止,Yik Yak一共进行了3轮融资。2014年4月,种子轮融资由Vaizra Investment领投,DCM、Azu re Capital Partners等跟投了150万美元资金,紧接着在同年6月份又进行了A轮融资,由DCM领投,Azure Capital Partners、人人网和Tim Draper参投1 000万美元。令人吃惊的是在2014年12月Yik Yak又进行了第三轮融资,这次融资金额高达7 500万美元,由红杉资本领投,三轮融资过后Yik Yak的公司估值已过4亿美元,成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公司。
Yik Yak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应用,有望成为下一个Twitter。用户发布的状态可以被方圆10英里的其他用户看到,其他用户可以点赞或者拍砖。尽管这款App存在一些争议,如助长网络欺凌之风,但其开创了社交新模式——与附近的陌生人交流。
它通过基于地理信息的匿名帖子联结社区内的人群。在5英里的半径范围内,发帖人能够选择与距离自己最近的100名、250名或者500名Yik Yak用户分享帖子内容。发帖人一般不会使用真实姓名,但地理位置却是大致准确的。Yik Yak因在中学校园间盛行的网络欺凌媒介而轰动一时。尽管这类欺凌事件屡见不鲜,但并没有阻碍Yik Yak一石激起千层浪。发起后的3个月内,该应用程序已经在美国南部5所重点学校扎根,并拥有10万名月度活跃用户以及超过1.5万条信息的日发布量。
二、创客介绍
Yik Yak的两位创始人布鲁克斯·巴芬顿(Brooks Buffington)和泰勒·德罗尔(Tyler Droll)都是亚特兰大本地人,既是创业伙伴,又是室友。他们和另一位室友住在一个三人间公寓里,距离公司10分钟路程。
大二那年,泰勒·德罗尔选了计算机科学当作他的第二学位专业。每个人都觉得,他的理科这么好,应该当个医生。而德罗尔却认为他喜欢解决问题,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
在媒体眼中高调的Yik Yak却有着两位低调的创始人,毕业于格林维尔弗曼大学,他们刻意回避媒体,远离聚光灯,在他们眼中,专心发展核心用户是重中之重,其他都是过眼云烟,也许这正是Yik Yak成功的秘诀。
他们认为远离硅谷才是成功之道。“我们家就在这儿,我们就留在这儿,为什么要搬去别的地方?周围的大学,如佐治亚理工学院就有很好的工程人才来源。”
被誉为家乡英雄的他们可能会拒绝媒体的访谈,但会接受很多大学的书面采访。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才是真正用App的人。当问及是否打算开发Apple Watch版本时,他们回答道“学生买不起Apple Watch”。难以置信,哪位创始人不希望把自己的平台越做越大?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他们更加贴近于核心用户。把有限的时间集中精力在核心用户品牌推广上。
David与Yik Yak两位联合创始人泰勒和布鲁克斯是在加州有名的汉堡餐厅In-N-Out里敲定A轮deal的,他们在棒球场度过了6个小时后,时间已到了晚上10点,“由于街上的餐馆都打烊了,汉堡是能吃到的最好的食物了”。跟很多搭伙创业的小伙伴一样,泰勒和布鲁克斯性格也相当互补,David说,泰勒想事情非常周到,而布鲁克斯则更跳脱外向,做富有营销思维,是个做营销的完美人选。布鲁克斯通常会抛出4~5个创意,泰勒在经过深思熟虑会选定1~2个最合适的出来。
三、案例分析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Yik Yak的下载量已达10万次,用户数如雨后春笋般增长,很快成长为一家社交网络巨头。
Yik Yak的市场定位极其明确,使用智能手机的青少年都是他的目标用户。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博士,只要你有一台可以安装App的苹果手机,只要你想要通过网络与陌生人交流,就可以尽情地去使用Yik Yak。该公司团队在选定市场时深度结合了自己软件的特性,知道是何种人需要使用软件来进行发泄与交流,因此无论是软件的设计还是广告的宣传,都突出了时尚与新奇,通过多种渠道来吸引年轻用户的注意,也给自己打上了年轻一代的标记。
然而它在拓展市场时也会受到来自学校的阻力,高校会担心软件里的不良信息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会选择禁止该软件在初中、高中的推广,繁多的互联网欺凌事件迫使Yik Yak团队拒绝青少年的加入。
从产品形态来看,Yik Yak是一个2 500米范围内的匿名BBS,没有Follow机制,文字+地图,用户能够2 500米范围内的其他用户发布的Yak,并能对它进行“顶”或者“踩”。绝大部分Yik Yak用户使用这款软件的目的在于抱怨,抱怨一些烂事、烂人、烂地方、烂课以及其他值得抱怨的事情。当然,如果你愿意花上0.99美元、1.99美元或者5美元,就能分别同1 000名、2 500名甚至10 000名Yik Yak用户分享你的帖子。
(一)增强“存在感”与“归属感”
用户要对一个社交产品产生长期黏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存在感”;二是“归属感”。而匿名社交在“存在感”方面,天然就很差,因为用户不使用真实身份,那么该如何提升用户的存在感?如何提升用户的归属感?
人类表达在需求情境上确实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可公开;二是不可公开但和朋友说;三是类似匿名爆料,想捅出来或想发泄出来,但又不想别人知道是我说的。用户还是有匿名发言的需求。那么Yik Yak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Yik Yak采取了分组的地理分配法,比如你是一个大学生,软件就会按照大学逻辑组织的内容来分配信息,如果你是同一所大学的人就可以在群组中发言,否则就只能观看不能发帖和评论,这种方式大大地拉近了用户间的距离,使用软件的用户能及时收到自己相关的推送,增强用户黏性。
早期的时候,Yik Yak遇到了许多问题,在用户极少的情况下,自我监督机制等同无效,很多人恶意发布一些负面内容。Yik Yak除了通过地理围栏技术禁止中小学生使用外,系统还会过滤掉真实姓名,如果你的一条Yik Yak被踩了5次,那么它就会自动销毁了。而且对非本地内容,用户无权评论,生产信息的行为必须与当前位置绑定在一起。
随着隐私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在分享私人信息时越来越慎重。舆论对信息安全的争论陷入白热化,匿名社交网络却搭建了安全的平台,让人们安心分享信息。借助匿名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不但更加私人化,而且他们发出的信息也无法再反向链接到本人。用户在键盘上敲出文字,发布到网上,没有人可以找他们。匿名社交媒体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平台,为客户提供了安全共享信息的环境。
(二)基于LBS系统的匿名社交
Yik Yak的立身之本就是基于LBS的匿名社交功能,它可以通过手机内置定位软件来获取你当前2 500米范围内的其他用户所发布匿名消息,Yik Yak允许用户“偷窥其他学校用户发的消息,但是只看不能发。Yik Yak能够基本反映发文者所处的文化氛围,所以距离不同个体文化之间的差别很大。尽管有地域的差别,但也值得注意同质性:一个发最多“消息”——70%左右都表达了这个意思“我一个人在寝室,空虚寂寞,希望有能跟我说说话,可能的话来点身体接触”。
匿名社交是此款软件脱颖而出的最可能因素,通过匿名方式用户,可以写自己在普通社交平台上不愿意或者说是不敢于写出的话语,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自己内心的想法。当然这也是发泄内心不满的一个极好途径,将自己心中的怨恨说与其他陌生人来分担自己的压力,这也使用户对于软件有着更加大的需求。不可否认的是,因为监管总是滞后于消息,因此软件中必然存在性与暴力等,但对学生来说是禁区但又是内心最原始渴望的信息,这也会吸引不少的学生用户下载并使用,再加上周围的用户年龄层与自己相近,软件也成为了用户相约的起始点。
(三)个性化邮件开启快速扩张之路
2014年的Yik Yak以扩张为核心。Yik Yak将每个校园学生组织及其学生领袖的头衔和邮件地址信息制作成表格,每周二布鲁克斯·巴芬顿就会向已登记的学生发出几千封个性化邮件,其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笑话。
精心筹备的电子邮件推广活动以诙谐幽默打开了新的校园市场,先是在佐治亚州理工学院的彻底“沦陷”,然后是佐治亚大学。此后,Yik Yak就开始了飞速扩张之路,成功俘获了美国1 600个校园。
(四)充满争议的未来
Yik Yak禁止高中生使用的措施的确消除了很多欺凌现象,但并非全部。通过使用关键词和名称定位,这款应用已经添加了社区警戒工具,可标志出种族歧视、女性歧视及攻击性发帖。
大学校园中也开始出现同样欺凌问题和恐怖威胁,许多教授呼吁大学关闭Yik Yak应用,有的大学甚至已经禁止了它。大学生们对Yik Yak的看法也多种多样,田纳西大学大四学生艾米·克内克特(Aimee Knecht)承认,她经常使用Yik Yak,学校里使用Yik Yak的群体也很庞大,Yik Yak上的内容尖锐幽默,坦诚直白。一般来说,人们喜欢大家心知肚明但在公共场合不敢说的东西。
Yik Yak甚至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警报系统。当佛罗里达大学一名学生去年秋天在校园中开枪时,许多人都是通过Yik Yak获知的。不过,阿拉巴马大学四年级学生萨曼塔·傅尔翰(Samantha Fulgham)认为,大部分学生似乎都在使用Yik Yak,但是主要用于欺凌。Fulgham曾卸载Yik Yak两次,因为她总觉得阅读其中的内容有种道德负罪感。
“Yik Yak已经背负着不少骂名了”,21岁的傅尔翰(Fulgham)说:“这是个通过非常残忍的事物进行网络欺凌的地方。我感觉它本来想成为机灵的匿名Twitter,但现在却变成了校园谣言传播的平台。”
尽管充满争议,但最好的投资总是充满争议的。
四、创客商业模式分析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仅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价值主张,还要有多元化的收入流,以及充足、强大的创造能力。以下就Yik Yak公司价值战略模式、市场营销模式和盈利收入模式进行分析,如表9-1所示。
表9-1 Yik Yak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五、启示
Yik Yak获得1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和资金相伴的前提是解决其导致的高中欺凌问题。两位创始人接受提议,并提出了一个疯狂计划:对所有高中生关闭Yik Yak,尽管知道高中生可是Yik Yak的主要用户。尽管这样可能让它们牺牲了许多增长空间,但却确保了它们的应用被正确使用。它们愿意以损失用户的代价换取建立更安全的环境,这是一种有远见的想法。
常人看来硅谷是科技创业者的天堂,这里有行业大亨,有无数的技术大牛,有企业发展所需的一切元素。但是Yik Yak却选择不走寻常路,在美国高校取得巨大成功后,创始人布鲁克斯·巴芬顿和泰勒·德罗尔仍坚守家乡佐治亚州,保持低调,远离公众视线。
他们不愿去北加州,远离科技媒体,没有成为硅谷初创企业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怪癖,这正是他们的秘密武器。由于远离硅谷,他们不了解之前位置社交产品的失败经历,因此他们没有清晰的蓝图,也无所畏惧。
与传统社交网络当年起步时的状况一样,匿名社交网络现在也正处于萌芽期,但是这类应用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因为匿名用户的言论背后存在或多或少的合理性。企业对这种能够给予用户安全感的平台有强烈的需求,借助这个平台,企业就能够了解用户的反馈,从而将这些用户意见付诸实施。
提到Yik Yak,首先要提的自然是匿名。匿名使Yik Yak的社区在内容上充斥了酒精、大麻、性趴等信息。Yik Yak上面的酒精、大麻、性趴,所谓的很黄很暴力,在西方的文化世界里并不算黑暗面、负能量的东西,这些对它们的文化来说是比较正常的,Yik Yak只是降低了社交压力,释放了他们的人性,使他们追求人性本质,释放人们对社交(群聚)的追求,解放孤独。所以,Yik Yak的投资人,DCM的David看好匿名,是因为匿名能够释放人的本性而非匿名可以做那些黑暗面的事。年轻人是天真、可爱的,他们富有情怀,追求美好事物。Yik Yak的成功是因为它抓住了匿名社交近两年来最为活跃的主题——在匿名的基础上融入了LBS定位,满足了高校互联网使用者保护隐私和寻找同伴两个看似有冲突的要求,因此能在短短时间内犹如病毒爆发一般扩散到美国大多数高校。
在产品设计上,它们的这种新潮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没有提供签到或者附近地图,而是采用Reddit式的信息流解决位置问题。它们专注于交流,而不是游戏,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被Yik Yak深深吸引。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Yik Yak的成功绝非只是站在了风口这么简单,无论是它的商业模式设定,还是软件的核心竞争力,都可以看出创始人不一般的眼光魄力以及对于学生心理的洞察,最终让Yik Yak没有埋没在茫茫匿名社交APP大海中。只要Yik Yak团队能够维护好软件并做好内容监管,我相信Yik Yak仍然有广阔的市场等待开发。
盈利收入模式不清晰,这是Yik Yak的首要问题。和许多科技类创业公司一样,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考虑到Yik Yak上内容的性质,是否放广告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决定。目前,两人只想着扩大Yik Yak的市场,将触角伸向大学校园外和海外,就像Facebook的发展轨迹一样。
2015年,Yik Yak正在测试在其平台上上传照片功能,这项功能可能会与其盈利模式有关。从长期来看,照片功能最终会给Yik Yak盈利带来帮助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为它很可能会吸引更多用户使用,继而为Yik Yak带来更多广告收入。但是,Yik Yak必须证明自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广告主才会投放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