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一、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历史悠久,通常将本病统称为“湿疮”,而根据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不同,可以分为“浸淫疮”“血风疮”“旋耳疮”“风赤疮痍”“乳头风”“脐疮”“疮”“肾囊风”“阴湿疮”“风疮”“四弯风”等。近年来也有学者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分为婴儿湿疹、儿童湿疹、成人湿疹及老年人湿疹。

从中医古籍文献对湿疹的记载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因、机、证、治的记述也在逐步完善。

1.浸淫疮

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中这样记载:“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而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浸淫疮发火湿风,黄水浸淫似疥形,蔓延成片痒不止,治宜清热并消风。并注:浸淫疮,初生如疥,搔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初服升麻消毒饮加苍术、川黄连。抓破津血者,宜服消风散,外擦青蛤散即愈。若脉迟不食,黄水不止,此属脾败,不治之证也”,该记述对“浸淫疮”的描述就相对完善了,而且方、药明确。

2.血风疮

关于“血风疮”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明代申斗垣《外科启玄》(卷七)中这样记述:“此疮多在两小腿里外臁,上至膝,下至踝骨。乃血受风邪而生也。多痒,抓破出黄水成疮,况内有虫。延及十数,未遇良方,故不能取效也。方在后,勿以寻常比之”,而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云:“血风疮证生遍身,粟形搔痒脂水淫,肝肺脾经风湿热,久郁燥痒抓血津。认为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致遍身生疮。形如粟米,搔痒无度,抓破时,津脂水浸淫成片,令人烦躁、口渴、搔痒,日轻夜甚。宜服消风散,外敷雄黄解毒散。若日久风邪郁在肌肤,则耗血生火,搔痒倍增,夜不得寐,挠破津血,心烦,大便燥秘,咽干不渴,此属火燥血短。宜服地黄饮,外擦黄连膏、润肌膏,合而用之悉效。兼忌椒、酒、鸡、鹅、动风等物。”从文中不难看出,前者是对小腿湿疹的描述,后者则指丘疹型湿疹,可见在古代由于受限于信息的畅通等因素,各医家认识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3.风赤疮痍

眼睑湿疹称为“风赤疮痍”,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之后在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中云:“由脾脏风热蕴结,两睑似朱涂而生疮,黑睛端然无染,不治便生翳膜。”文中形象地描述了眼部湿疹的症状“眼睑红肿起疮及溃烂”。

4.旋耳疮

耳部湿疹称“旋耳疮”,又名“月食疮”,首载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月食疮候》:“月食疮,生于两耳,及鼻面间,并下部诸孔窍侧,侵食乃至筋骨。月初则疮盛,月末则疮衰,以其随月生,因名之为月食疮也。”清代祁坤《外科大成》(卷三)云:“耳镟者,生耳后缝间,延及上下,如刀裂之状,随月之盈虚,故名月蚀疮。”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旋耳疮生耳后缝,疮延上下连耳疼,状如刀裂因湿热,穿粉散搽即成功。认为此证生于耳后缝间,延及耳折,上下如刀裂之状,色红,时津黄水,由胆、脾湿热所致。然此疮月盈则疮盛,月亏则疮衰,随月盈亏,是以又名月蚀疮也。宜穿粉散搽之,即可成功。”病名在逐步规范,记述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5.乳头风

乳房湿疹被称为“乳头风”,记载见于清代名医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卷中:“乳头风,乳头干燥而裂痛如刀刺,或揩之出血,或流黏水,或结黄脂,此由暴怒抑郁,肝经火邪不能施泄所致。胎前产后俱有之。”可见其发生多由肝火不能疏泄,肝胃湿热蕴结而成。

6.脐疮

脐部湿疹称为“脐中出水”,见于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脐中不痛不肿,甚痒,时流黄水,或浸淫成片。此肠胃积湿,宜服芩连平胃散,外撒三妙散即愈。忌酒、面、生冷、果菜,庶不复发。”此记述包括饮食调护,描述相对完备。

7.肾囊风

阴囊湿疹古籍中可见“胞漏疮”“肾囊风”“绣球风”“湿阴疮”之称。明代申斗垣《外科启玄》(卷七·胞漏疮)云:“此疮乃肝经湿热所致,外胞囊上起窠子作痒,甚则滴水,湿其中衣,久治不痊者,宜服黄芩滑石牵牛大黄甘草木通等剂,以逐其湿,外以鲫鱼散搽之效。”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首先提出“肾囊风”病名,谓:“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其患作痒,喜浴热汤;甚者疙瘩顽麻,破流脂水。宜蛇床子汤熏洗二次即愈”,对本病的局部症状作了详尽的描述。

8.阴湿疮

外阴湿疹称“阴湿疮”,清代祁坤《外科大成》曰:“阴湿疮生阴毛之际,如疥如癣,瘙痒难忍,由肾虚风热所致。搽银杏散,初次痛甚,忍之,三日三上,则不痛而全愈矣。”

9.风疮

肛门湿疹称为“风疳”,清代祁坤《外科大成》曰:“风疳形如风癣,破流黄水,遍体浸淫。由风湿客于谷道也。搽如圣膏。”

10.瘑疮

手足湿疹称“疮”,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疮病诸候·疮候》:“疮者,由肤腠虚,风湿之气,折于血气,结聚所生。多着手足间,递相对,如新生茱萸子,痛痒,抓搔成疮,黄汁出,浸淫生长,拆裂,时瘥时剧,变化生虫,故名。”清代祁坤《外科大成》(卷二·手部)记载曰:“生于手足,形如茱萸,相对痒痛,破流黄汁浸淫,时瘥时发,由风湿客于肤腠也,以杀虫为主,用藜芦膏敷之。”后者较前者有了明确的治疗记载。

11.肾脏风

小腿湿疹称为“肾脏风”,见于清代许克昌、毕法合撰《外科证治全书》:“肾虚,风邪乘于膝胫,皮肤如癣,搔起痒,久则成脓水淋漓,渐延上股。甚则延及遍身,日轻夜重,眼目晕花,口燥吐痰,腰腿倦怠,发热盗汗。治法用六味地黄丸补肾水为主,佐以四生散祛风邪。若脾胃虚弱者,兼服补中益气汤,外用葱椒汤洗,绣球丸擦之。”

12.四弯风

肘膝关节的屈侧湿疹中医称“四弯风”,首见于清代祁坤《外科大成》:“四弯风,生于腿弯脚弯。一月一发,痒不可忍,形如风癣,搔破成疮。用大麦一升入砂锅内,水煮麦开花为度。趁热先熏后洗,日二三次,五七日可愈。”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亦云:“四弯风生每腿脚弯,每月一发最缠绵,形如风癣风邪袭,搔破成疮痒难堪”。提出:“法宜大麦一升熬汤,先熏后洗,次搽三妙散,渗湿杀虫,其痒即止,缓缓取效。”

从浩瀚的中医古籍对湿疹的记载来看,它经历了从一个简单的病名记载到形象的疾病症状与体征描述,最后在经历历代医家逐步完善过程中,到明清时逐步有了相对完善的理、法、方、药记载,可见对其认识在不断加深,病名等记载在不断规范化,特别是清代吴谦集大成的医学巨著《医宗金鉴》,在《外科心法要诀》中将历代对湿疹的认识集于一处,其对各湿疹描述因机证治记载都相对完善,临床指导价值极大。然而,由于受制于古代科学技术条件限制,古人对于各型湿疹的记载并不是十分完备,需要后人继续将其完善,借助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今天的医学工作者借助大数据等分析方法对各型湿疹进行了规范化,使得其病名规范,各种湿疹辨证分型明确,理、法、方、药更是一一对应,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可以说,今天对于湿疹的认识已渐趋完善,但对于眼部湿疹等局部湿疹研究尚不够完备,今后将继续深入研究,使其更趋完善。

二、中医学对阴阳的认识

中医学所指的阴阳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其中阴表示有形的、抑制的、沉静的事物,而阳与阴相反,表示无形的、亢奋的、上扬的事物。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4个方面。阳与阴属性相反,此为阴阳对立,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此为阴阳互根。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于变化中达到动态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地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可用来:①阐释人的组织结构:从人体部位来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因其功能以动为主,等等。②概括人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两者互相依存。③说明人的病理变化: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许多情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作概括性的解释。④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既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又可以用阴阳来分析四诊。急性泛发全身,变化快和自觉痒痛明显的皮肤病属阳,慢性、渗出性、肥厚性,以及自觉症状较轻微的皮肤病属阴;脉象浮、数、洪大者属阳,沉、迟、细小者属阴。表证、实证、热证属阳;里证、虚证、寒证属阴等。⑤认识中药的性味: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⑥确定治疗原则: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而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滋阴药以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

以湿疹为例,湿疹的皮损以红色为主,在阴阳辨证里就属于阳证,所以说湿疹应该属于阳有余,而必然导致阴不足,治疗湿疹的药物多数是以清热凉血为主,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如果病久了就会阴损及阳,出现形寒畏冷的表现,这就是阳气也受损了。

三、中医学对精、气、血、津液的认识

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的精、气概念,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精气、气范畴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上的精、精气、气是标示世界本原的物质存在,是抽象的概念;而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的精、精气、气则是医学科学中的具体物质概念。

1.气

气,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饮食中的水谷之气,吸入之清气(即氧气)等。二是指生命活动的动力。其功能可归结为3点:①气能生化万物,滋养人体的一切脏器组织。②由于气的动力作用,能使一切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③有保护人体、防御外邪、调节内外环境统一的作用。

2.血

血是在脉中循环流动、运载精气、营养全身的液体。营气行于脉中,故营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是循脉上下、营运全身的主要组成成分。营气和血的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常合称为营血。

气血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血运行于全身,循环不息,以营养机体各部。血盛则形体也盛,血衰则形体也衰。血的化生与运行必须依赖于气的作用,但气的这一功能的实现,又须依赖于血的营养。

3.精

精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与生殖有关的精,即先天之精;二是指五脏之精,由饮食水谷而来,即后天之精。它是人体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密切关系着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

4.津液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它来源于饮食,经脾胃运化之后产生水谷精微的液体部分,注入经脉,输布全身,营养机体。津与液既相似,又不同,其性质、分布部位和作用各有区别。清而稀者为津,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有濡养肌肉、充润皮肤的作用,如组织间液、淋巴液等。浊有稠者为液,流行灌注于关节、脑髓、孔窍等处,有润滑关节、滋养脑髓、濡润乳窍的作用,如关节液、唾液等。津与液就整体的功用来说又同属一体,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所以津与液常常并称为津液。津液又是血的组织成分,故与血的关系密切。

以湿疹为例,湿疹的红斑鳞屑皮损在中医意味着血离开了经脉,胡乱行走于肌肤,为什么血会离开经脉,是因为受到了“热”的胁迫,故称为“血热妄行”。而血热妄行的原因是气有余。中医认为气有余便是火,火热必然迫血妄行,从而形成红斑。久病之后热灼津液,必然还会出现津液不足的现象。

四、中医学对五行的认识

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5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这种观点起源于《洪范》。

1.五行的特性

木的特性: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日落于西,与金相似。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北方寒冷,与水相似。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五行的确定

五行的确定,主要靠归类和推演法。归类法指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3.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和“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水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2)相乘与相侮。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另一方面,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以受到木的反侮,又可以受到火乘。

4.中医学中的五行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2)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3)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患者,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患者,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患者,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4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③ 制订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症。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五、中医学对脏腑和经络的认识

心主血脉,主神志。可以推动血液在血管中运行,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面色、味觉、语言的功能都与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有关。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主持并调节气的生成和疏布,并调节水液的代谢,通气及主嗅觉的功能,皮肤、汗腺的生理病理均与肺关系密切。

脾主运化、升清、统血。负责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气血津液的生成,并可防止血液溢出脉外。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肌肉的壮实与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都与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肝主疏泄、肝主藏血。可以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以及调节人体血量的储存和分布。肢体灵活度,指甲、眼睛的疾患与肝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肾藏精、主水、主纳气。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与肾气的充盈与否有关,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帮助肺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耳的听觉功能、尿液的贮存和排泄、大便情况、牙齿和骨骼发育、毛发的润枯都与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胆贮存和排泄胆汁;胃消化吸收饮食,把食物向小肠推进;小肠接受经胃消化的食物,吸收已被消化食物中的营养和水液,并把食物残渣推向大肠;大肠把食物残渣转变为粪便,排出体外;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使气雾化,输送到人体各部位;中焦帮助脾胃消化饮食、吸收营养;下焦是帮排泄尿便,向体外输出生殖之精。

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与阳、表面与里面的关系。脏属阴、里,腑属阳、外,两者之间还有经络相连,功能联系密切。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都属于这种关系。

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以湿疹为例,湿疹多发于四肢伸侧,是阳经循行的位置,这也与湿疹是阳有余、气有余的病机有关,故首先见于阳经发病,久而久之或者调摄不当,会入阴经,从而皮损达全身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