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原来超好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陈桥兵变,坐拥江山

义子承父业

历朝历代凡是开国皇帝登基伊始都免不了要论功行赏,以笼络人心,郭威当然也是如此。大臣依旧是原班人马,在这乱世之中,这些人若是还讲忠臣不事二主,就无法继续生存。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犹懂得择木而栖,像冯道这样一生历经几朝侍奉数个皇帝,更是司空见惯。

郭威论功行赏,不论功劳大小,毫无遗漏。一片欢声笑语,相贺之声不绝于耳,郭威通过此举大获人心,于君于臣,皆大欢喜。正当举国同庆之时,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禁军士卒正在唉声叹气,此人便是赵匡胤。

赵匡胤自从投军以来,一直跟随郭威,任劳任怨,在郭威的身边也增长了见识。作为郭氏的亲军,郭威却似乎把他忘记了。不过,赵匡胤的所作所为郭威早已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没过几天,便把他升职为禁军东西班行首。暂且不论官大官小,赵匡胤这在禁军里面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可是这个职位却让赵匡胤更加抑郁。

原来,这个职务的根本任务在于保卫皇宫的安全,整日就是执行站岗的任务,看到可疑人物便留下来盘查,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着简单机械的工作,赵匡胤很可能再无晋升的机会。渴望一展宏图的赵匡胤非常不甘心,不知道何时才能熬出头。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赵弘殷,一辈子在禁军里做着不大不小的一官半职,收入只够勉强养家糊口,若是自己这样得过且过下去,必定会步父亲的后尘。赵匡胤这样想着,愤怒和不服油然而生,不行,绝对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必须采取行动主动出击。

赵匡胤年轻有志,不甘于平淡无奇,打算另寻他主。这一决定在当时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背靠大树好乘凉,有郭威这个靠山,赵匡胤却要离开,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赵匡胤摇头叹息,哪里有人能明白他的苦衷和绝望,虽说是对于他这么一个小人物来说,郭威是最好的主子。但那是在以前,如今的郭威已非昔日郭威,有太多人对郭威来说更有利用价值,而他赵匡胤不过是个小卒,根本没有发展空间,那么出头之日就十分渺茫。

俗话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赵匡胤要找个能让自己大展身手的地方。打定主意的赵匡胤开始另觅贤主,最终挑中了柴荣。柴荣是郭威的义子,但是当时的他并不受重视。郭威的儿孙被杀尽之后,膝下无子,便收柴荣为义子,给他一系列的官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柴荣就是皇位候选人。一来郭威还正值壮年,会不会再有后代是未知之数;二来郭威还有个亲外甥,名李重进,此人阅历丰富,久经沙场,战功卓越,手握重兵,在朝中享有盛名;三来柴荣虽众多头衔压身,他的威望却经不起追问,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就培养不起自己的亲兵。兵权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兵权,一切都是徒劳。

不过,让柴荣头疼的不是这些,而是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王峻。王峻在郭威造反时是其坚定的追随者,郭威登基以后,给王峻带了一顶后周第一功臣的高帽,任其为宰相兼枢密使。王峻手握重兵,就连郭威对他都有几分忌惮。有这样一个对手,此时的柴荣只能是唉声叹气的份,众人对柴荣左看右看都是摇头,叹他前途一片昏暗。

可是,赵匡胤却不同他人,笃定柴荣为自己应该跟随的人。但他为什么会选中不被看好的柴荣,具体的原因已经无从考证,只能说他慧眼识英雄,或者是运气好。但是能够肯定的是,这个决定对赵匡胤人生至关重要,他由此平步青云,一步一步向皇位迈去。

当然,这也是一步险棋,对于赵匡胤来说,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主子柴荣的未来就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

对于充满野心的人来说,让他安分下来比杀了他还难受,赵匡胤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处于失意状态的他决定赌一次,不论输赢。

赵匡胤投奔柴荣后,初始并未得到重用,因为当时的柴荣也是颓废异常,原因就在于受到了王峻的排挤。而那时的王峻正是意气风发的状态,在朝中不可一世。

王峻之所以如此嚣张,原因在于他刚刚为郭威平定了刘崇之乱。郭威举行登基大典,消息传到了刘崇耳中,刘崇自是怒不可遏。因为他被郭威诓骗了,不但失了进军开封夺取皇位的先机,还赔上了儿子。所以刘崇打定主意要跟郭威势不两立,便在其根据地太原建立了跟后周对立的政权——北汉。

北汉统治区域极其有限,其实力也无法跟郭威相对抗,但是丧失亲子的悲痛和对郭威的仇恨让刘崇失去了理智,走投无路的刘崇向辽国发出了救援的呼声,辽国满口答应。不久,辽国即派五万人马前来支援刘崇,再加上刘军两万人马,浩浩荡荡向开封开来,企图一举将后周消灭。

此时的郭威已经沉溺于开封的安逸生活,又兼害怕后院失火,不愿再御驾亲征,便将迎敌的重任交给了时任宰相兼职枢密使的王峻。王峻先守后攻,一举将汉辽联军击退,北汉人马损失惨重,辽国也受到重创。自此以后,刘崇再也不敢进犯。王峻凯旋,举国为之振奋,而此战更是让他地位稳国,后周再无能将他取代的人,就连郭威也奈何他不得。

事业上如日中天的王峻自认为作为后汉第一功臣,竟开始有了非分之想,觊觎着皇位。如此一来,他首先要打败的竞争对手就是柴荣。

王峻以其职权将柴荣禁锢在檀州,禁止后者参与朝中事务,剥夺他的各项权力,除了节假日能够与郭威会面外,一律不得入开封。柴荣抑郁非常,却是无可奈何。

这日,得知王峻离开开封,柴荣得此机会便想入开封与义父郭威叙叙家常,但是王峻狡诈非常,早就布好了眼线,一路监视,随时汇报。柴荣没有办法,只得取消此次行动。时间久了,柴荣对王峻的仇恨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王峻在朝中也越来越肆无忌惮,其爪牙遍布朝中各个角落,对郭威也出言不逊。王峻的一言一行极大地超出了郭威的忍受限度。当郭威察觉到王峻的狼子野心之后,便开始设计了一场针对王峻的谋划。

这日,王峻依旧若无其事的来上朝,朝堂之上一片安静,郭威坐在龙椅之上,命承旨官员展开了奏折,开始罗列一系列王峻欲夺取皇位的罪证,当然,这其中不乏虚构的范畴,但是没有人肯替王峻说理或求情。不可一世的王峻就这样被革职了,从如日中天一瞬间跌到了深渊。

王峻被革职以后,最高兴的当数柴荣,柴荣终于可以走进开封。此后郭柴父子联合开创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盛世。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抵挡时间的琢磨。这一年,郭威51岁,病来如山倒,一代名将郭威、后周的开国皇帝就这样淡然离世。34岁的柴荣受到郭威临终委任登上皇位,是为周世宗。

举国哀悼一代名臣

公元954年的一天,周世宗柴荣在朝堂上突然宣布辍朝三日,举国哀悼,以此来追逝已去的长乐老冯道。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在五代十国这个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不少人匆匆地来了又去,甚至来不及在史册中留下他们的印记。在这个欲望、野心、阴谋充斥的时代,在这个征战与杀戮横行的时代,一个人却以他独特的姿态在五代十国混乱的历史中抹下了浓重的一笔,让后世人喟叹不已,这个人就是众所周知的长乐老——冯道。

关于冯道,历来争论不断,似乎在他的名字背后总是有着奸臣、小人的注解。以中国古代“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的传统观念来看,冯道“历任四朝(除契丹),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的经历,确实够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忠臣”。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这是冯道在未发迹时曾写一首诗,从这首诗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对为人处世之道的思考。他既要在乱世之中洁身自好,但面对现实,他又可要委曲求全地追求自己的政治目标。有了这样的人生哲学,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冯道奇迹般周转于各国,左右逢源,一直位极人臣,走出了他不同于任何人的人生轨迹。

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五代瀛州景城人。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君,一生拜相二十余年,人称“不倒翁”。冯道好学能文,主持校订了《九经》,以端楷书写,雕版印书,世称“五代蓝本”,《九经》是中国官刻书籍的开端。

冯道生于唐朝末年,成长于一个“为农为儒,不恒其业”的家庭。唐末天祐年间,冯道曾任刘守光的参军,刘守光失败后,他又投奔到太原的宦官张承业那里,当了一名巡官。因冯道敢于言事,张承业后来把他推荐给晋王担任河东节度掌书记。晋梁交战之时,郭崇韬和李存勖因裁剪闲散人员一事起了争执,冯道斡旋其间,最终成功解决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一时,冯道的胆量识见为人所钦佩,晋王也非常赏识他。于是,在李存勖称帝之后,冯道被破格提升为户部侍郎,并同时担任翰林学士一职。

庄宗李存勖之后便是明宗李嗣源,他一直都听闻冯道的美名,即位之后便封他为端明殿学士,后又迁为兵部侍郎。一年之后,冯道又被升为中书侍郎,成了后唐的宰相。

李嗣源一直都非常信任冯道,而此时的冯道也在尽着一个宰相的职责。他向李嗣源推荐了不少有才华的孤寒之士,当时“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都能得到重用,而那些只凭家世显贵,品行却不端正的、没有办事能力的人都不予录用。

后唐天成、长兴年间,连年丰收,国家太平无事。冯道却告诫李嗣源在太平的时候越是要保持警惕,不然很容易产生祸患。他对李嗣源说:“臣原先在河东做书记时,奉旨出使过中山,在经过井陉天险时,便小心地紧握着马缰绳,生怕有个闪失,结果一路却平安无事。后来到了平地,臣就放松了警惕,认为平地无需担忧,却从马上摔下受伤。臣所言虽小,却可以喻大,如此可见危难时刻需要小心谨慎,太平时代更不能放松警惕。陛下不要因为连年丰收就纵欲逸乐,兢兢业业才是臣等所希望的。”李嗣源很同意冯道的看法,并不时地向他垂问民间疾苦。李嗣源死后,他又以宰相的身份辅佐闵帝李从厚。李从厚出奔卫州后,末帝李从珂即位,此时的冯道仍然是后唐的宰相。

后晋灭后唐之后,石敬瑭封冯道为鲁国公,任命他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非常信任他,冯道虽投靠新朝,但荣宠更胜前朝。后晋之时,冯道一直担任宰相一职,契丹灭晋,他又事契丹,被封为太傅。刘知远建汉称帝之后,冯道在后汉担任太师一职。后汉为后周所灭,冯道又在后周任太师兼中书令。他一生共事五朝(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十帝(后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后晋高祖、出帝;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隐帝;后周太祖、世宗)共计三十一年。

冯道频繁易主的“劣迹”为后世所诟病,不少人都对他的行为进行了讽刺和抨击。欧阳修就以节妇李氏“断臂”的故事讽刺冯道,“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认为妇人尚且可为贞洁自断一臂,而冯道却“苟且偷生”多次易主,为世所不容。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言“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认为这样才算得上是为臣之忠。

对于冯道这个颇具争议的传奇人物,或许可以换个角度去看待,进行换位思考。历来在太平年代,一个人能在政治风潮中屹立不倒已实属不易,冯道却能在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游刃有余,确实让人惊叹,可见他确实有常人不及之处。冯道在他的诗作《天道》中有言“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他为官既不为财也不为色,品行上更是没有什么可争议的。

冯道为人勤俭节约,这是众所周知的,连后来极度抨击他的欧阳修也没有否认,《新五代史·冯道传》中也有详细记载。当时晋梁两国交战,冯道在军队中,只住茅草棚,并且房中也没有床和席子,只有柴草而已,所得的俸禄都分与他的随从等人。当时打了胜仗,将士将所得的美女送与冯道,他实在不能拒绝,就将这些女子另外供养起来,并帮她们寻找家人送她们回家。冯道在为父守丧期间,正逢家乡大灾,他倾家财来救济乡民,自己却只能住在茅屋里。冯道还帮助没有能力耕地的乡亲耕种土地,对于他人的致谢却不予接受,地方官的馈赠他也一概不受。冯道为人也很正直,他是学佛之人,心地非常宽容善良。一次,他的儿子买了一条活鱼,冯道看到之后,便让儿子把鱼放生了。冯道的一生,可以说是清廉、朴实、宽容的一生。这也是他不论朝代如何更换,各朝皇帝都请他出山为官的一大原因。

除此之外,冯道还以他的才华和善良之心在乱世救活了许多百姓,后来的大文豪苏东坡在谈到冯道时称他“菩萨,再来人也”,一代名相王安石也谓他为“佛位中人”。契丹灭晋之时,辽太宗耶律德光进入开封,冯道应召来到辽帝面前。耶律德光问他为何入朝,冯道答道:“无城无兵,安敢不来。”耶律德光又问他:“尔是何等老子?”答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冯道这种自我贬低的态度让辽帝非常高兴,于是封他为太傅。耶律德光又问冯道:“天下百姓,如何可救?”冯道回答说:“此时佛出也救他们不得,只有陛下您能救他们于水火。”冯道深知契丹人的残暴,只得以这样谄媚的方式取悦于耶律德光,他这一言使得中原百姓免遭涂炭。他在辽朝为官之时,一直都暗中保护汉族人民。契丹北撤之时,冯道见有被契丹人抢掠的中原百姓,就出钱向契丹人赎出,把他们寄居在庵中,还为他们寻找失散的亲人。冯道保全了百姓的性命,自己却担上了“不忠”的骂名,他在五代十国的大乱之中对保存中原文化和国家的元气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单单从他频繁易主来说明冯道的“忠奸”问题,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现代人的思考角度似乎都是片面的。具体到冯道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却可以感受到冯道的不易。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五十余年间六朝更迭,皇帝数不胜数。倘若当时的士人都以自尽的方式来为一朝效忠,那宋朝开国之时就会面对一个根本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宋初的名臣范质也是历两朝、事二主,颇能理解冯道的苦衷。所以他对冯道的评价是:“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与冯道同时代的许多人也对他推崇备至。

后周代汉时,冯道以他老道的经验认为此时郭威取代后汉为帝的时机尚未成熟。于是郭威提出立刘赟为帝,并且派了冯道亲自到徐州去迎接。世宗柴荣继位后打算亲征刘崇,冯道以为不可,于是多次劝阻柴荣。柴荣即位之时,北汉国主刘崇认为后周朝局不稳,决定举兵侵犯中原,他集结了三万人马,带着辽朝支援的骑兵部队,准备向后周的潞州进攻。

北汉进犯的消息传到汴京之后,柴荣立召大臣商量如何应对此事。他坚持要亲征,但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此时的太师冯道生怕因战争使国力削减,因此态度也很坚决,他劝柴荣道:“陛下登基不久,倘若亲自出征,恐怕会动摇人心。”而柴荣却认为唐太宗以往打仗都是亲自出征,他也要效仿太宗。冯道直言道:“陛下未可比唐太宗。”柴荣又反驳道,“如今我们兵力强大,消灭刘崇易如反掌。”冯道又将他的话堵了回去。他的直言顶撞惹怒了柴荣,但皇帝态度坚决,出征之事也决定了下来。但柴荣亲征之时没有让冯道随行左右,而是把他降为山陵使,让他去处理太祖郭威的后事。

郭威安葬完毕之后,冯道不久就患病去世,死后谥文懿,追封瀛王。冯道死时年73岁,与孔子同寿,“时人皆共称叹”。此时的柴荣亲率大军来到了高平,与北汉交锋。正是在这场大战之中,周世宗柴荣成就了自己,同时也结束了他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王朴幸不辱命

冯道死了,但后周的统一大计还是按柴荣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当时的后周是个四面用兵之地,它的北边是北汉和辽国,西南方向是后蜀,东南方向是南唐。在周围的众多国家之中,以南唐最为强盛,它是除了后周之外的另一个富庶之地,同时也是后周最大的威胁。面对强敌环绕的局面,统一大业应当如何完成,世宗柴荣即刻下令群臣上《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二疏,以此来征求大臣们对于为臣之道和结束割据、统一天下的方案和意见。

就在这时,柴荣发现了一个人才,也是他后来的得力干将——王朴。王朴在《平边策》里向皇帝言道:“如今我国处于强敌包围之中,应当先从弱小着手,再图进取。”他认为要先以小股兵力去攻扰南唐的薄弱之处,使其露出真正的破绽。等到南唐国力逐渐耗尽之后,再发兵一举攻占江北地区。一旦获得江北地区,平定南唐就指日可待了。待南唐平定之后,吴蜀之地就如囊中之物,根本无需担忧。到时平定江南,再图北进,如此方是良策。王朴的战略思想和柴荣不谋而合,根据他的建议,柴荣最终确立了他的战略方向,即由南至北,一举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

为了给攻打南唐打下良好的基础,柴荣决定先出兵收回早些年被后蜀侵占的秦、凤、成、阶四州。这四个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进出四川的必经之路,但在后晋时期,中原大乱,蜀国就趁机将它们占领了。公元955年的四月,大战拉开了帷幕,攻占四州势在必行。柴荣不惜派了重兵攻打四州,但收效并不明显,战争就此陷入了焦灼状态。为了了解前方的真正状况,柴荣立即派赵匡胤前往前线调查情况。

赵匡胤不辱使命,星夜兼程,从战场上带回了前线的真实情况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赵匡胤认为此战要胜应先攻凤州,因为凤州是四州的要害之地,凤州一旦得手,其他三个州就唾手可得了。如此深有远见的计谋让柴荣非常欣赏,根据赵匡胤的方案,十一月,四州之战以后周的胜利告终。同月,柴荣就马不停蹄地对南唐发动了攻击。

南唐所在的江淮之地,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南唐财力雄厚,兵强马壮,还有让北方军队胆寒的水军,想一举成功谈何容易。而和南唐相比,后周可以算得上是贫困之国了,为了给统一大业筹集足够的经费,柴荣绞尽了脑汁,最后目光落到了在中原数量众多的僧尼的身上。据史书记载,当时后周佛寺林立,僧尼之数居然达到了百万。这大批的出家人既不必缴税,也不必服役,他们的存在大大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于是柴荣下令拆除后周境内除皇帝敕额之外的所有佛寺(每县仅留一座),并颁行了关于出家之人的严格法令。除此之外,他还下令把拆除下来的佛像融化,铸成铜钱。这样一来,后周就在短短的时间内聚集了大量钱财,为攻打南唐做好了经济上的准备。

后周显德二年十一月,柴荣命后周大将李谷统领大军开始进攻南唐。后周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占领了来远、山口、上窑等地之后来到了淮河重镇——寿州的城下。寿州是南唐的重要防线,只有拿下了它,攻打南唐才能有希望。此时南唐寿州守将刘仁赡面对后周的来袭,迅速做出了反击。同时,南唐朝廷也派刘彦贞率两万大军火速增援寿州。刘彦贞利用南唐强大的水军想要拆除后周辛苦搭建起来的浮桥,最后将后周部队困死在寿州。面对这种情况,李谷决定立刻撤兵。就当后周部队抛弃一切撤退的时候,刘仁赡带兵杀出了寿州城,后周部队受到重创,战况急转直下。

前方败退的战报传道京城开封,世宗柴荣听闻之后大怒不已。公元956年正月,柴荣决定亲征南唐。他先派了李重进前去正阳保住浮桥,李重进接令之后,火速赶到了淮河的浮桥边上,彻底击败了南唐援军部队,并将刘彦贞斩杀。此战一胜,后周士气大振,等到柴荣赶到前线之时,情况一片大好,后周部队在柴荣的带领下畅通无阻地来到了寿州城下,决定倾尽全力迅速攻下寿州城。

但在后周强兵进攻了一个月之后,寿州城居然奇迹般的还留在南唐人手中。此时的柴荣彻底愤怒了。二月初,他下令停止强攻而改由从淝水向寿州城内里发射石弹,但效果仍然不大,寿州城依旧岿然不动。此时的后周军士气低落了,柴荣却冷静了下来,他决定一面强攻,一面派人在寿州城外四处出击,削减南唐的兵力。接受这个任务的正是当时血气方刚又有勇有谋的赵匡胤。

赵匡胤带着柴荣给他的五千人马,立即开往寿州城北面的涂山附近去攻打驻扎在那里的南唐部队。而此时驻扎在城北的南唐部队有兵力两万,并且还有实力强劲的水军,以赵匡胤五千兵马简直是以卵击石。双方兵力差距如此悬殊,满腹谋略的赵匡胤先带领一百骑兵前去南唐部队诱敌,将南唐兵力引进了后周的埋伏圈。正是因为南唐的轻敌,赵匡胤凭借区区五千兵力一举将城北的南唐部队歼灭,并斩获了南唐兵马都监何锡,在他第一次单独领军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完成任务后的赵匡胤让后周军中所有人都刮目相看。柴荣大喜过望随后又派他带兵攻占东边的滁州。滁州是南唐都城金陵的西北门户,是个极其险要之地。滁州以滁山与石驼山为门户,南唐在这两座山之间又设立了清流关。当时南唐镇守清流关的是姚凤和名将皇甫晖,这两人拥兵十余万驻扎在此,而赵匡胤依旧带了五千人马开到了清流关,这个差距比攻打寿州城北的南唐部队时要大得多。

到了清流关之后,赵匡胤在清流关城下摆开阵势,亲自出战迎敌,而南唐却无一人敢战。城北一战,皇甫晖已经听说过赵匡胤的名声,于是他下令南唐军队不可轻举妄动,等待时机,再图出击。就在南唐人等待战机的时候,赵匡胤带领后周部队绕过了清流关的正面。第二天清晨,后周部队就从后方杀向了清流关,南唐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连忙向滁州城撤退。

然而退守到滁州城的南唐部队还是没能抵挡住赵匡胤的进攻,皇甫晖大败,后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滁州。滁州城破,南唐一块铁板的局势被打破,南唐人士气大落,彻底对战争失去了信心。

战争发展到了这样的局面,南唐国君李璟决定趁寿州还未被攻占之时和后周进行谈判,他立即派翰林学士钟谟和李德明来到寿州面见世宗柴荣,希望以金钱来换取两国的和平。但柴荣没有同意南唐使者的建议,而是下了乘胜追击,攻占金陵的命令。钟谟和李德明一走,柴荣就派了大将韩令坤出战扬州。韩令坤没有辜负世宗的期望,在顺利攻占扬州之后还一并夺取了扬州附近的泰州,形式对后周十分有利。

柴荣下令赵匡胤驻守滁州,并派了赵普帮助他管理滁州城内的政务。此时,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也因病在滁州城内修养。正当一切即将步入正轨的时候,前方的战况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原来南唐因为谈判不成,已经派了李景达率大军收复了泰州和扬州。柴荣命赵匡胤带两千精兵火速赶去扬州,如遇后周撤退部队立即杀无赦。军令如山,救兵如救火,接令之后的赵匡胤将重病的父亲交给了赵普,带领部队向扬州方向赶去。

赵匡胤一路率军急行,终于赶到了后周部队撤退的必经之路——六合,命韩令坤立刻反攻,有敢退至六合者,即断其足。而南唐部队在李景达的率领之下在打败韩令坤后直接绕道扑向了主战场寿州。在他前往寿州的路上,迎接他的就是等待在六合的赵匡胤。

赵匡胤以两千部队对抗李景达两万精兵,面对如此危急的状况,赵匡胤集中所有兵力拖住了南唐部队。四天之后,双方进行了决斗,后周部队在赵匡胤的带领下背水一战,打败李景达部,南唐两万精兵只生还三千余人。

四五月时正是南方的雨季,淮河与长江的水位顿时升高了不少,南唐的水军开始发挥作用了,而面对水战,后周军队一筹莫展。时局如此,柴荣只得率部北归,他下令都虞侯赵匡胤随他一同回朝,而留下了李重进掌管江北的事务。至此,后周结束了第一次的南唐之征。

回到开封之后,柴荣下令,在太祖郭威的基础之上,加大对农业的管理力度,并给了农户更大的优惠,鼓励他们开垦荒地。且参加开垦的农户都可以享受免税一年等不同程度上的优惠。在此之后,柴荣还下令修建开封城,命群臣编订了《大周刑统》,使后周有了统一的法令,还请王朴主持修订了历法,结束了各国历法混乱不堪的现状,等等,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

柴荣事事亲力亲为,宵衣旰食,可称得上是一代明君,然而这样的整日劳累,也给他后来的英年早逝埋下了隐患。

而在初征南唐中崭露头角的赵匡胤此时却迎来了他人生中最悲痛的时刻,他的父亲赵弘殷病死了。赵匡胤离开滁州去往扬州的时候,他将重病的父亲托付给了他一直信任不已的赵普。事实上,赵普在赵匡胤离开之后对赵弘殷的照顾确实是无微不至的,赵普“朝夕奉药饵”,日日夜夜陪在赵弘殷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世宗北归之时,他亲自护送重病的赵弘殷回到了京城开封,然而久病的赵弘殷怎么能经受如此的舟车劳顿,不久就死在了回开封的路上。赵弘殷死后,赵家待赵普以“宗分”,一直都对他感激不尽。

赵匡胤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悲痛不已,然而大悲之后必有大喜,正当赵匡胤还沉浸在丧父之痛之时。百忙之中的柴荣因赵匡胤在南征的时候屡立战功,封他为匡国军节度使,拜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的命运从此发生转折,将要开启他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一代明君的陨落

第一次南征结束之后,转眼间就到了公元957年。由于南方雨季的到来不适合后周军队作战,柴荣无奈只得带回了大部分军队回到了都城开封,但为了保住这次的战果,他留下了大将李重进。

柴荣不愧是一代明君,由于他给李重进留下的部队数量较少,为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他命令放弃已经到手的滁州等地,而是把留在南唐的全部兵力都集中到了南唐军事的要塞——寿州。

这个计划在柴荣看来原本很完美,只要控制住了寿州,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图攻打南唐根本不是问题。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具体实施这个计划的人却出现了问题。

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留守江北的李重进任由后周部队在当地烧杀抢掠,一时间民怨沸腾。乘此机会,李景达下令部将林仁肇率兵去拆毁维系后周军命脉的浮桥,想要把李重进的部队堵在江北。众所周知,在东汉末年,有著名的借东风火烧曹操水军的故事。这次,南唐也利用了天气,放出了火船准备将浮桥烧毁。天不遂人愿,诸葛亮和周瑜的好运并没有延续到南唐人的身上。就在火船即将到达浮桥的时候,风向发生了转化,南唐军队自己败在了自己手上,军士死伤无算。

浮桥之战大败后,李景达仍不死心,他率领南唐五万大军驻扎在了离寿州不远的濠州,准备随时进攻李重进的部队。在真正的战斗打响之前,李景达先派了大将朱元夺回丢失了的薪州等地,最后目标瞄准了守在寿州城外的李重进。面对呈四面包围状的南唐部队,李重进显现出了他的强硬本色,死死地守在了寿州城外,切断了刘仁赡和李景达的联系。最后,南唐还是不敌凶狠勇猛的后周部队,在寿州城外一败涂地。更为可悲的是,连最让南唐人引以为自豪的水军也在后周将领张永德的计谋下全军覆没。

连续的失败似乎没有让南唐绝望,在守将刘仁赡的顽强抵抗之下,寿州城依然岿然不动。寿州久攻不下的消息让身在开封的柴荣怒火中烧,公元957年二月,柴荣决定再次出征南唐。

三月初,柴荣亲率大军从蔡渡口渡过淮河来到了寿州城下,此次随行的就是在第一次南征中大放异彩的赵匡胤。

出于对第一次战争经验的总结,柴荣这次不仅带来了强大的骑兵部队还带来了让人胆寒的战舰和水师。南唐军队彻底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后周皇帝柴荣统一天下的决心是如此坚定,使得原本在水战中毫无经验的后周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疚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水师部队。

毫无悬念,实力强劲的后周军势如破竹,首先攻下了李景达驻扎的紫金山,切断了寿州和南唐援军间的联系,南唐将领朱元也率军向后周投降。随后,后周部队又彻底地将南唐的后援部队全部消灭。一旦失去后援,刘仁赡就算再强硬也会弹尽粮绝,最终困死在寿州城内。此时,一切都在柴荣的掌握之中。

寿州城就在眼前。正当此时,刘仁赡却一病不起。面对这样的情况,寿州的其他官员根本扛不住这巨大的压力,监军周廷构等人起草了降书,打开城门,向后周投降。南唐的咽喉——久攻不下如顽石一般坚固的寿州城,就这样落入了后周的手中,南唐的江北门户被打开了,柴荣“先南后北”的统一计划终于可以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了。

此时的南唐即将面临亡国的危机,心急如焚的李璟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决定联合北汉和契丹,共同对抗正在逐渐强大的后周。这样一来,后周就陷入了四面被围的被动局面。倘若继续攻打南唐,后方势必就要受到北汉与契丹的威胁。到时候,攻下了南唐却丢了国家根本,统一大计就彻底地破灭了。无奈之下,柴荣只得放弃了在南唐的大好局面,率大军回到了都城开封。

后周军队撤退之后,李璟和所有南唐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原本以为用契丹和北汉从后面拖住柴荣,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然而他们又错了,柴荣既然能让毫不熟悉水性的后周部队在短短半年之内就练就强大的水军,怎么会因为李璟这个风花雪月的国君小小的计谋就放弃自己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统一大业?李璟想学刘备联吴抗曹,无奈南唐、北汉和契丹较之于当年的孙、刘都差了一个等级。

半年之后,南唐的噩梦又重新开始了。

公元957年十月,周世宗在平息了北疆兵乱之后再度出征南唐。经过前两次的南征,南唐已经精疲力竭,无论是军队、士气还是经济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而后周则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意气风发的柴荣率领大军轻松地拿下了濠州,此战将南唐陆军、水军彻底摧毁,南唐军队从此一蹶不振。濠州被攻克之后,后周军又乘势攻向了楚州。虽然楚州守将张彦卿奋力反击,但终不敌如狼似虎后的周军队。张彦卿的强硬态度惹恼了柴荣,他下令攻下楚州之后进行屠城!

楚州城一役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而在这之后,后周军队锐不可当,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碍就顺利地拿下了天长、海州诸城。江北平定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南唐的终结之地——金陵。

天险长江都已被后周攻破,南唐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面对这样惨痛的局面,李璟彻底绝望了,如此只有委曲求全,割地赔款,或许这样才能换得一丝活命的机会。他迅速派出了使者去和柴荣谈判,只要后周退兵还南唐一线生机,他愿意交出庐、舒、蕲、黄四州,并世代向后周称臣纳贡,除此之外,李璟还答应送给后周丰厚的财物作为犒师的资金。

考虑到大后方虎视眈眈的契丹,柴荣只能答应了南唐割地赔款的条件。不久之后,柴荣就率后周大军回到了都成开封,就此结束了他的第三次南征。回到北方后的柴荣并没有停下脚步,此时南征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解决掉北边最大的威胁——契丹。

通过多种渠道,柴荣了解到契丹此时的国君耶律述律即位之后根本不理政事,每日饮酒作乐,是个根本没有作为的昏君。此时的辽国在他的统治之下简直可以用混乱不堪这四个字来形容。

天赐良机,此时不行动更待何时?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集结了后周部队开始向契丹进发,以图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次北伐又是由皇帝柴荣本人领军,继三次南征之后,这是他第四次亲征了,当然,他也没有想到,这将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在沙场上纵意驰骋。为了切断北汉和契丹的联系,柴荣先派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攻占了定州,同时命都虞侯韩通作为先发部队。

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显德六年四月,后周军到达了沧州,柴荣率军火速前进,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部队开到了宁州城下。对于后周军队的神速,契丹人还没反应过来,宁州刺史王洪进立刻就开城向后周投降了。此时此刻,任何人任何事都阻挡不了柴荣的雄心壮志,他即刻命韩通负责陆路,赵匡胤负责水路,两路齐头并进继续向契丹进发。

柴荣此时的目标是契丹的军事重镇——幽州,但想要到达幽州却并不容易,需要通过益津关、瓦桥关和淤口关三座大关。后周部队行进了两天,首先到达了三关的第一关:益津关。和宁州刺史王洪进一样,益津关的守将根本没来得及反应,后周的大军就开到了城下。面对根本无法抵抗的强敌,守将终延辉只得弃关投降。后周就如此轻而易举地拿下了益津关。

旗开得胜,柴荣又马不停蹄的向下面的关口进发。大军到达瓦口关和淤口关后,和前番一样,这两个关口的守将根本不敢抵抗,马上就开关投降了

正当柴荣率军在契丹境内不战而胜的时候,李重进也率部从淮南地区赶来,后周军的实力又大大增强了。世宗柴荣兴奋不已,亲自披甲上阵,不料,柴荣还没来得及展开攻势,辽国瀛州刺史高彦晖就主动向后周递上了降书。

在此之后,辽国边境诸城守将皆望风而归,柴荣创造了唐中期以后汉人一直未曾创造的辉煌。只要拿下幽州,收复燕云失地,统一河山将不再是难以企及的梦想。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顺利,虽然后周军队自从进入契丹境内后未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不少城池,虽然辽国的皇帝是个只知享乐的君主,但危机一旦到来,耶律述律还是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和怀中美女,率兵来到了瓦桥关,准备迎接柴荣的挑战。

柴荣没有听取手下主将先守再战的建议,决定趁着局势,主动出击。毅然下令大军直接开向瓦桥关。不出所料,在瓦桥关以北,后周和契丹先锋部队交锋了,后周军大胜之后,又火速来到了固安。

显德六年的五月三日,周世宗柴荣从前线返回了军队所驻扎的瓦桥关,开始部署第二天的军事任务。天不遂人愿,正当柴荣满心抱负,想在契丹广阔的土地上大展拳脚的时候,正当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的时候,正当统一梦想就要达成的时候……柴荣迎来了他一生最失落的时刻。

他病了,病得很重,并且从此一病不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梦想在一点点的破灭。让众多人产生疑问的是,长久以来在战场上一往无前、锐不可当的柴荣怎么会突然病倒呢?这还要从柴荣内心深处埋藏多年的那个梦想说起。

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世宗柴荣多次御驾亲征,根本不顾及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据史书记载,在柴荣在位的短短五年之内,他已经五次亲征。他的亲临战场虽然鼓舞了士气,但这些战争也让他的劳动超出身体的负荷,再加上他为人勤勉,事必躬亲,性格又比较冲动,情绪变化很大,终于使他在将要和契丹决战的战场上一病不起。

到了五月七日,柴荣的病越来越重,他终于抵抗不住病痛的折磨。在大臣们的苦苦劝说之下,无奈的他只能离开一心思念的战场,回到开封修养身体,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留下了孤儿寡母和后周这个庞大的帝国。让病危的柴荣极度不放心的是他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柴宗训。柴宗训只有七岁,而他身边的文臣武将们却都从政多年、老成世故,他们对年轻气盛的柴荣都颇为不服,更何况区区一个七岁小儿?

为了防止后周大权的旁落,柴荣在死之前封太子柴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同时册立了大将符彦卿的女儿(前任皇后的妹妹)为皇后,希望皇后和她的父亲能够共同保护和辅佐年幼的柴宗训。最后,他让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大臣在他百年之后担任辅政大臣之职,还罢免了都点检张永德的官职,封年轻有为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殿前都点检是直属帝王的近卫军统领,相当于帝王亲兵的统帅,有保家卫国的重任,能防止地方军事实力的反扑。坐上这个职位,并不像赵匡胤想象的那么轻松。况且此时在他之上还有柴荣临终前托孤的三位顾命大臣。最严重的是,此时军权的真正掌握者却是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而赵匡胤在死去的柴荣眼里只不过是一个牵动着韩通大权的棋子。这些人牵制着赵匡胤的势力,使得他不仅不能展开手脚建功立业,还随时面临着杀身之祸。

为了保全自己,在柴荣去世后的一个月后,赵匡胤以属地还有繁忙的公务要处理为由,向朝廷请旨离开了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属地——归德府。在赵匡胤回归德府之后的短短半年时间内,后周的军事系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一切对赵匡胤都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赵匡胤之友慕容延钊出任了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其次,“义社十兄弟”之一的王审琦担任了殿前都虞侯一职,他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时光流转,转眼间公元959年即将过去,巨大的变革酝酿了如此之久,终于要揭开真面目,登上历史的舞台。次年的正月初一,刚登基不久的小皇帝柴宗训照例身穿华服端坐在在大殿上等带着接受群臣的朝贺。新年伊始,整个开封府都笼罩在一片喜气洋洋的祥和气氛当中,没有人觉察到,这样祥和的气氛,文武百官和百姓喜悦的心情就要和随之而来的动乱一起消失。

就在此时,从北方边疆的镇州、定州传来急报,北汉和契丹趁着后周新皇登基,皇帝年幼,国家还未稳定下来的空当,居然联合起来向后周的边境进犯。北汉一直以来就是后周的死敌,当年就是太祖郭威从后汉手中夺来了后周政权,而如今的北汉是后汉的一支,北汉之主刘崇对后周夺取后汉政权的仇恨一直都没有消失,这是前话,此处不赘述。而辽国在北方占有广阔的疆域,兵强马壮。辽国一直以来就对后周虎视眈眈,尤其辽国的骑兵更是骁勇善战,勇猛无敌,如今两国联手,实力不容小觑。

正当前线告急之时,后周的统治者却只是个年仅七岁的孩子,根本无法对这样紧急的情况做出任何正确的判断。大殿之上顿时乱作一团,大臣们围住宰相纷纷讨论该如何是好。宰相范质等人也面面相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经过宰相们的研究决定,如今辽国和北汉来犯,来者不善,后周不能示弱,要以最快的速度给予反击,打压住对方的嚣张气焰。时局如此,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这个艰巨的任务要由谁来完成呢?

众臣环顾四周,此时留在京师的武将中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只有韩通和赵匡胤两人。京城是万万离不开韩通的,所以只能由禁军统帅、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亲率大军北伐,迎击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而赵匡胤正是年富力强,更何况他一直领兵在外,所以这个决定非常“英明”,根本没有让朝中的人产生任何怀疑。

刻不容缓,第二天,也就是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二,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就率领后周大军出征北上,担任此次前锋的正是赵匡胤的好友——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随军出征的还有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等人。

赵匡胤此举非常高明,他将韩通手下的大半兵力都调过来随他北上出征,而将自己的亲信主力留下来镇守京师。表面上看,一切风平浪静,显然赵匡胤是为了让朝廷各位大臣放心,他是丝毫没有叛乱之心的。但实际上,那些留在京城的殿前司人员——赵匡胤的亲信,都是他日后起兵留在京城的内应。

新皇登基不久就与邻国开战,这给开封府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恐慌,而朝中也渐渐陷入了混乱,原因就在于一块写着“点检做天子”的三寸木牌。

周世宗柴荣去世之前,民间曾出现过“点检做天子”的木牌,被呈到了他的面前。比较迷信的周世宗想起来时任都点检的张永德——张永德是他的姐夫,本来可能并无野心,不过周世宗却害怕出现后晋取代后唐的局面。因为后晋石敬瑭就是后唐的驸马,因此篡夺了皇位。心中有了这种计较,周世宗便无法安心将重任交给姐夫,所以撤了张永德的职位,改用看上去忠厚且有战功的赵匡胤。

这一次赵匡胤带兵北上,京师竟又出现“点检做天子”的牌子,民间甚至流行起“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的谶言。想当年契丹侵犯后汉边境,当时的枢密使郭威率后汉大军北征。后来,郭威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突然发生兵变,建立了后周政权。如今赵匡胤北上,和太祖郭威当年的情况如出一辙,故而京城中一时流言四起——只要是有重兵在握的大将北上,又是担任都点检一职,即是将来的天子。

赵匡胤虽然有野心,但还未到昭然若揭的地步,而“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此时的都点检指的正是他本人无疑。如今,他还没起事就有如此多的传言,这对他十分不利。朝中大臣们,尤其是宰相范质和大将韩通听闻之后必然会有所动作,到时候不但大事不能得逞,他和全家的性命都要受到威胁。

据史料记载,此时心生恐惧的赵匡胤默默地回到了家中,自言自语道:“外间汹汹若此,将奈何?”听到哥哥如此之言,赵匡胤的妹妹立刻拿着擀面杖从厨房走了出来,史称“面如铁色,引擀面杖逐太祖,击之”。她对哥哥正色道:“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赵匡胤听了妹妹的话,转身离开了家,下一步棋该如何走呢?

赵匡胤苦苦思索着,但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先发制人,主动出击,不然就会被别人所控制。出征之前,他在众人的诧异声中独自一人来到韩通家中拜访韩通,韩通的儿子韩微建议父亲趁此良机杀掉赵匡胤,以绝后患。赵匡胤处境非常危险,因为他只身进入韩府,倘若韩通一声令下,他就算武艺再高强,也是寡不敌众。

但出乎意料的是,顾全大局的韩通又一次放过了赵匡胤,这一放,就将柴荣临终前托付给他的后周江山断送了出去,也将自己的性命拱手交于他人。赵匡胤从韩通府中安全地走了出来。开封府内,无论是即将参与改朝换代阴谋的人,还是希望天下太平永远相安无事的人,都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三,大军如期抵达了距离开封城四十里地的陈桥驿。此时天色已晚,天上也开始下起了小雪,赵匡胤抬头看了看天空,停马下令三军在陈桥驿安营扎寨,养足精神,明日再行。安顿完毕之后,军校苗训悄悄对赵匡胤的亲信楚昭辅说:“末将颇懂天数,我前日观天,见日下复有一日,且黑光摩荡者久之。两个太阳正在搏斗,犹如当今两虎相争,这是天命所归!”楚昭辅不明其意,苗训又对他说道:“天象如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和点检如此亲近,我不妨就对你实话实说。那先没的日光,代表的是大周,而那后起的,便是太尉大人了。”楚昭辅大惊失色,又问道:“这天象何时会应验呢?”苗训答曰:“天象已经出现,应验就在眼前了。”

苗训和楚昭辅的此番谈话在军中迅速流传开来,众军士听闻都对此议论纷纷。不少人都认为,如今先皇已去,当今皇上如此年幼,又不懂政务,如今大军出征,他们在战场上奋力杀敌,出生入死,功劳却不为人知。现在都点检为人仁德又立有奇功,岂不是现成的天子吗?天命所归,不如先拥立都点检为天子,再图北进。

这样的议论这正合赵匡胤的心意,这也是古代非常常见的改朝换代之前先制造舆论的做法。为了即将发生的兵变,赵匡胤先暗中将自己的亲信郭廷斌调回京城,和石守信、王审琦二人充当内应。以便在他率军回城时给他打开城门。这一夜,赵匡胤喝得酩酊大醉,很快他就上床休息了,他睡得很沉,等他醒来,一场大戏就要上演。

第二日凌晨,赵匡胤还在沉睡之中,而一夜未眠的众将士皆手握兵器围在赵匡胤帐前,更有将士准备进入帐内。一时间呼声四起,众将士皆高声喊道;“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天子”。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似乎就要结束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军返回京师,逼柴宗训退位,天下就是赵家的了。但此时,一个人却从背后站了出来。

这个人便是赵普——赵匡胤的第一谋士,也是后来被赵家认为“同宗”之人。面对众将士,赵普严肃地对他们说道:“太尉大人对当今皇上对大周忠心耿耿,天地可鉴,绝不会允许你们干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赵普非常聪明,他深知赵匡胤代周建宋需要一个相对合理的理由,倘若一着不慎,就会背上乱成贼子的“篡位”之名,对谁都不好交代。于是他欲擒故纵,故意对意图叛变的众将士说了上述的话,这样一来,赵匡胤就会是在众人的“胁迫”之下,众望所归地登上帝位。

众将士虽不明白赵普的心意,却按部就班地按照他的计划在行动。被赵普呵斥的军士们回到营帐后百思不得其解,但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如果不进行下去,他们都会以“忤逆”之罪被判处死刑。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这些人又回到了赵匡胤的帐前,坚持要拥立都点检为帝。由于最终要的效果还没有达到,赵普又“劝”他们道:“册立之事,非同小可,不可轻举妄动。如今北汉和契丹来犯,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不如等到北征之后再做打算。想必太尉大人也是此意。”

众人听赵普之言,纷纷大怒,情况危急,现在不立都点检为帝,性命就将不保了。于是他们言辞恳切地对赵普说:“当今皇上年幼无知,我们出征打仗,为国流血效忠,又有何人知道。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再图北征吧。”这时赵匡义也站了出来,他义正词严地对众将士说道:“兴王异姓,虽然是天命所归,但也是人心所向。你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军士,进城之后不要烧杀抢掠。只有开封府内人心安定,大事才可成,到时候天下易主大家就可以共享富贵了。”

赵匡义这一番言语之后,赵普估计舆论铺垫成熟,心内暗喜,立刻到帐内将沉睡之中的赵匡胤叫醒。此时的赵匡胤睡眼蒙,走到帐外,众将士立刻将一件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众人跪倒在地,山呼万岁。赵匡胤象征性地推辞了一下,便答应了众将士的请求。事实上,这正是他所希望的。至此,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王夫之曾在《宋论》当中这样评价“陈桥兵变”:“兵不血刃而三方夷,刑不姑试而悍将服,无旧学之甘盘而文教兴,染掠杀之余风而宽仁布,是岂所望于兵权乍拥、长莫著之都点检哉?……佑之者,天也;承其佑者,人也。”

这段话既肯定了赵匡胤兵不血刃改朝换代的本事,亦对赵匡胤其人的幸运感到惊讶。因为跟以往的历朝历代开国皇帝相比,赵匡胤的皇权之路是最为和煦平静的,而他本身并不算是一个性格、能力突出的帝王。可以这样说,无论秦皇汉武,还是隋主唐宗,都是骁勇善战或者狠辣聪绝的人物,而赵匡胤与之相比,似乎落了下乘。然而恰恰就是这样的开国君王,建立了繁盛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

风云变幻,大宋开国

陈桥兵变发生之后,赵匡胤命众将士集结,大军即刻准备回京。据正史记载,就在大军准备开动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拦住了哥哥的战马,跪下对赵匡胤恳切地说:“请以剽劫为戒!”意思就是在大军进城之时,命令众士兵不得对城内的百姓烧杀抢掠。赵匡胤听弟弟此言,大受震动,于是马上下令三军:“是你们硬要立我为天子。事到如今,众将士听我号令!”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将士们都朝赵匡胤跪下,低头倾听着。赵匡胤正色道:“大军进城之后不得伤及百姓和诸大臣。皇上、太后对我有恩,不得有所冒犯。听命者事后有赏,违令者立斩不赦!”众将士都听令,心下大赞赵匡胤仁德。也正是因为这样,赵匡胤大军进城时才没有像当年郭威一样弄得满城风雨,尸横遍野。

在这之后,为了先让开封城内稳定下来,以免大军进入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赵匡胤先派出了他的亲信楚昭辅先行赶到开封向他的家人报平安,让她们放心。随即,他还派出了客省使潘美前去开封告知范质、韩通等人。这二人领命之后火速朝开封城赶去,到达开封之后,潘美不辱使命,他顺利进入了皇宫,站在朝堂之上宣布了陈桥驿兵变,天下已然易主的消息。

就在潘美和楚昭辅接受命令赶往开封之后,赵匡胤的大军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陈桥驿方向的陈桥门,准备从这里进入城内,完成大业。开封就在眼前,皇位就在眼前。然而让兴致勃勃的赵匡胤无奈的是,守城的将士坚持不给赵匡胤开门,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守城的将士依据军规,不开就是不开。此时的赵匡胤怒火中烧,他慌了,难道潘美和楚昭辅已经被抓,事情已经暴露了吗。慌乱之下的赵匡胤只得望向了他的军师赵普,赵普此时很平静,提出了一个让人忍俊不禁又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赵普的建议之下,赵匡胤只得做出了一个无奈之举,他放弃了陈桥门,选择从其他的城门入城。

离开陈桥门之后,赵匡胤的大军在开封城外转了一圈,从旁边的封丘门顺利地进入了开封城。本来应该北上抗敌护国的军队此时却发生了兵变,消息从陈桥驿传来,满朝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当时宰相范质、王溥等人后悔不迭,当初悔不该不经深思熟虑就让狼子野心的赵匡胤领军出兵。大将韩通听闻陈桥驿兵变的消息之后立刻离开大殿,赶回家中,想组织军队进行反抗。

如今风云变幻,想要靠朝堂上那些只会侃侃而谈的大臣来力挽狂澜是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的。或许韩通真的是当时剩下的唯一对柴荣忠心不二之人,为了他当年对柴荣的承诺,为了后周世世代代在柴家手中延续,明知手中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抗赵匡胤,他还是决定试一试。这时,赵匡胤的家人还在开封城内,只要抓了他们作为人质,或许还能拖得一时。

但韩通没有想到,赵匡胤早已料到他的行动而先他一步派人赶往自己家中接出家人。待韩通马不停蹄地向赵匡胤家赶去之时,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升早早地就等在那里,韩通一到,王彦升就毫不留情地将其斩杀。为了免除后患,韩通的妻子、儿女等众多亲人都没能幸免于难。

事情发展得很顺利,还没等开封府的官员和百姓反应过来,赵匡胤的大军已经冲进了皇宫,冲上了朝堂。身披黄袍的赵匡胤在众将领的簇拥下登上了明德门,这天下,转眼就是赵家的了。站在城门之上的赵匡胤浮想联翩,激动不已,经过重重阻难,他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了这个他成长的地方。

在明德门上,高高在上的赵匡胤看到了这个城市的繁华,也看到自己的士兵已经分列在开封府的各处,这个国家现在属于他赵匡胤。他从小就因战乱过着漂泊的生活,青年时又随着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征战沙场,出生入死已经是不计其数了。如今一切终于有了回报,这个国家就要在他的手中恢复勃勃生机,将在他的统治之下重新恢复汉唐时代的盛世辉煌。思及此处,他激动的心情逐渐平定了下来,稍作停留之后,他就离开了明德门,回到了他原来的办公之所——殿前司官署。他先暂时脱下了黄袍,因为在那里,有更多更难的事和人等带着他的处理。

举朝大乱之后,宰相王溥、范质等人无奈之下,只得在将士的逼迫下来到都点检衙门面见赵匡胤。见到范质等人后,赵匡胤“泪流满面”地对他们说:“我受先皇厚恩,本应该感恩图报。如今出此下策,实在是为手下人所逼迫,我自己也是身不由己。大人们看现在该如何是好?”还未等范质等人回答,众将士以散指挥都虞侯罗彦环为首,已经持刀上前。他们恶狠狠地对宰相等人说道;“如今我辈无主,今日必须立点检为天子”。

范质等人即便胸有正气,也只是一群文弱书生,连大将韩通此时都做了刀下鬼,面对冷冰冰的兵器和这样的情况,他们皆知已经无力回天,为了留住性命他们只能拜赵匡胤为天子。史载最先屈服的是宰相王溥,随后倔强的范质也不得已地朝赵匡胤拜了下去。

收复了范质等官员之后,事情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大半。赵匡胤重新穿上了黄袍,走出了后周的殿前司官署,马不停蹄地向皇宫赶去。在他要做皇帝还需要解决一个人,那就是周恭帝——柴宗训。

出人意料的是,等到赵匡胤赶到皇宫之时却并没有见到他想见的人,柴宗训和太后早已离开皇宫了。其实,在赵匡胤的大军进入开封城时,惊恐万状的柴宗训就由符太后带出了皇宫,住进了天清寺。

当时的太后是柴荣的第二位皇后,也是大将符彦卿的女儿,被称为小符皇后。符彦卿有三个女儿,其中两个都嫁给了世宗柴荣,最后一个是赵匡义的儿媳妇。这位小符皇后在嫁给柴荣之前是后汉李崇训的妻子,也就是当时的朝廷重臣李守贞的儿媳妇。李守贞后来全家为郭威所灭,只有小符皇后一人幸免于难。据说在当年乱军杀到李家的时候,小符皇后身处险境,但让人震惊的是,她没有随众人逃散,而是独自一人当门而坐,对前来灭门的乱军严厉地呵斥道:“我乃魏王符彦卿之女也,我父亲与枢密使大人如同兄弟一般亲密,你们不得无礼,给我速速退下!”

或许是将门虎女继承了他父亲的风采,但区区一个弱女子面临危难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可以说得上是让人十分欣赏和佩服了。当时围在李家门口的士兵见到她的威严都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低下头,一会儿就纷纷散去了。小符皇后面临突发情况的胆量和主见或许也是柴荣当年选中她,希望她能保护幼小的柴宗训的一大原因。

但是这次,赵匡胤领兵进城,小符皇后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现在的她没有丈夫没有任何依靠,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她唯一可以指望的父亲也远在他乡,根本解救不了她此刻所承受的危难。在她看来也许赵匡胤不会杀了他们,但破宫之日,难免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叛军会让这对孤儿寡母成为刀下之鬼。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了留住后周的一线命脉,这位有勇有谋的皇后在大军进城之时就带着小皇帝柴宗训离开了权利中心——皇宫,脱下了黄袍,住进了佛寺。这样的举动很明显是一种政治避难,等于说是柴家放下了权力,向赵匡胤屈服,只为了能求留得柴家后代的性命。

国不可一日无君,小皇帝柴宗训答应退位,于是文武百官都陆陆续续来到朝堂之上等待新皇登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因为之前的事情耽误了一些时间,大臣们又有很多姗姗来迟,登基仪式在黄昏进行。尽管如此,事不宜迟,多拖一刻就会多一分变数多一分危险,赵匡胤内心虽然不舒服,但还要在登基之前尽量保持着他一贯以来维持的风度。

虽然柴宗训答应禅让,但此时让人为难的是,禅位诏书并没有准备好。正当赵匡胤和赵普等人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翰林学士陶穀缓缓站了出来,从袖子里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柴宗训的禅让诏书,并当堂宣读了它。

于是,赵匡胤穿上龙袍,登上大殿,开始接受众臣的朝贺,是为太祖皇帝。因他所领的归德军在宋州,所以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定都开封。登基之后,赵匡胤下旨封后周废帝柴宗训为郑王,皇太后符氏为周太后,从此迁居西京,再不得干涉朝政,并规定从此,柴家的世世代代都受赵宋子孙的庇佑,不得对他们有任何伤害。

风云变幻,就这样,赵匡胤废后周建大宋,自立为帝,一个崭新的王朝——北宋开始了它漫长的历史征程。

尽人事,听天命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出生,民间有许多传说。相传赵匡胤出生之时,体有异香,且这香气三日不散,这也是赵匡胤的小名“香孩儿”的由来。后来,天下大乱,母亲杜氏带着幼年的赵匡胤、赵匡义兄弟离家逃难。为了在战乱中保护孩子的安全,杜氏只得将两个孩子放在箩筐里挑着走。

道士陈抟见状后感叹道:“如今天下大乱,都说没有真龙天子来拯救苍生。这个妇人却将天子挑在肩上走。”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当了皇帝,建立了大宋王朝,陈抟骑驴出游,听到这个消息抚掌笑道:“天下从此可得太平了。”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难逃后人的附会之说。但赵匡胤能在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崭露头角,代周建宋,也实属不易。

赵匡胤的祖辈均做过官,他也算出身将门,所以自幼便开始学习骑射,并表现出了极强的恒心和毅力。而且赵匡胤本人又生性好强,对事对人绝不服输。在他年幼之时,就因为想要驯服一匹烈马,差点丢了自己的性命,最后烈马终于为他所驯服。

五代十国天下大乱,诸国互相厮杀,百姓生灵涂炭。乱世成就英雄,投靠大将郭威之时,便是赵匡胤坐天下的野心增长之时。长期的飘零生活让赵匡胤看透世态炎凉,在这乱世之中,一个人倘若没有权利根本无法生存下去。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从而夺取了后周政权之事,历来就疑雾重重。从柴荣所看到的“点检做天子”的木牌开始,许多人就开始怀疑这一切都是赵匡胤为了皇帝位自己设计,并且自导自演的一场阴谋。但事实的真相又如何呢?

当年柴荣看到“点检做天子”木牌的时候,首先怀疑的应是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如果柴荣不罢免张永德,没有把都点检的职位给赵匡胤,即便是有“点检做天子”的牌子,赵匡胤也不可能顺此大势登上皇位。

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次出现“点检做天子”木牌是张永德所为,因为当时柴荣已经病入膏肓,而柴宗训是几岁的孩子,成不了气候,所以张永德此举目的恐怕也是为了取代后周,但是时机未成熟,就被柴荣扼杀在萌芽当中了。而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很可能是赵普等人利用了之前“点检做天子”木牌为噱头,制造民间舆论,为赵匡胤取代后周找一个天命所归的理由。

当然,“点检做天子”不足以让赵匡胤顺利取代后周称帝。所以关于赵匡胤登大宝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是当时北汉和契丹联军南下侵犯的消息是赵匡胤等人故意编造,借机发动政变。但这种说法也有很多疑点值得人怀疑。以赵匡胤当时的地位,他完全可以用其他任何一种方式让小皇帝退位,又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况且他留在京城的时间非常之少,如果不是边境告急,朝廷也不会召他入京。最后,陈桥兵变当天,他的亲人都留在京城充当人质,随时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在当时,如果不是赵匡胤的全家都在庙中上香,依靠庙中僧人的保护才得以逃脱死劫。不然,赵家全家很可能会死在愤怒的韩通手中。

所以说,如果赵匡胤真的事先有预谋而谎报军情,不会不将自己的家眷安顿好再开始行动。他这么做不是将他的亲人都置于刀剑之上了吗?因此这种说法似乎也不足取信。

其实,赵匡胤年轻时跟着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南征北战,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多多少少也受到了郭威的影响。加上他本人也骁勇善战,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建立了赫赫功勋,众将士都对他非常佩服,攻打寿州城的时候,更有人为了他主动挡剑。再者,赵匡胤还以身作则,严格地遵守军规。南征之时,他奉世宗柴荣之命驻扎在滁州城,他的父亲赵弘殷千里迢迢来滁州看望他。当时天色已晚,为了不违反军规,他只得将老父狠心地拒之门外,直到第二天才迎入城中。也正是因为这样,赵弘殷的病越来越重,最后死在了回开封的路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的死也是赵匡胤一生的痛楚。而此事让赵匡胤立了军威,深得军心,成了他后来兵变的基础。

然而不论历史的真相如何,是不是赵匡胤等人一手策划的阴谋,陈桥兵变基本上可以算是一次和平的兵变,没有烽烟四起也没有喋血宫门,几乎就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天下就从后周的变为了大宋的,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王朝的奇迹”。

由此可以看出赵匡胤高明的政治手段。并且赵军进城之前,赵匡胤“严敕军士,勿令剽劫”基本没有伤害开封城的官员和百姓,不像郭威当时的举动,因而大大赢得了民心。可能就是因为如此,赵匡胤“篡周自立”没有触到巨大的反弹势力。

赵匡胤得天下虽然名不正,其言行却顺了朝野上下的人心。而他建立宋朝之后,文韬武略,东征西讨,恢复了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并且平定了二李之乱,收复了荆湖,灭南汉,亡南唐,迫使吴越和漳泉称臣,初步完成了宋朝的统一大业,并一度以收复燕云十六州,重建汉唐盛世为己任,五代十国的动荡局面在他的手中宣告结束,理性和文明皆在其统治下逐步上升。他本人也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立国宗旨,虽然他制定的“祖宗家法”是宋朝积贫积弱的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可忽略的是他确实将一个分裂的帝国聚拢了起来,大宋在他的手中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