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巧设结构:如何适宜地起承转合
演讲往往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领导在演讲的时候,热情洋溢,笑容可掬,声音很有热度,能感觉出领导愿意和下属分享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这时候下属的反应也常常是认真聆听;而另一种则截然相反:演讲的时候,领导洋洋洒洒、长篇大论,但是却显得杂乱无章,下属费力理解,一个个面露疑惑。两种演讲的情形你更欣赏哪一种呢?相信一定是前者。要想让自己的演讲说得开心,旁人听得高兴,就一定要把握好整个演讲的结构,组织好演讲的内容。在起承转合之间,既要有过渡,有论证,又要为同一个主题服务。
成功的演讲都有精彩的开头
很多的企业领导才华卓著,但是嘴皮子功夫却欠一些火候,一讲起话来总是平铺直叙,完全说不到下属心里去。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演讲吸引人心?这就需要为演讲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
第一,演讲的开头一定要能吸引下属的注意。对于领导而言,演讲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自己的开头是否可以吸引下属的注意。演讲的时候获取下属注意力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场景、内容的不同而改变,多用故事、自身经历、引用名人名言、幽默风趣的语言,都可以为自己的演讲加分。
美国的教育家卡耐基在进行一次募捐演讲的时候,他是这么开头的:“我祈祷自己再也不要这样做,一个孩子和死亡之间只差一粒花生,这难道不是最绝望的吗?那一天,在雅典被轰炸得乱七八糟的厂区里,一群瘦骨嶙峋的孩子把我团团围住,他们疯狂地伸出手,更有大批的母亲怀抱着自己的婴儿,拥挤着,她们都把自己的孩子举向我,一个个皮包骨的手在我眼前晃动,而我所拥有的,不过是半斤重的一桶花生米而已……”这段话,自始至终没有提出一个募捐的要求,没有一句募捐的话,但是,感情充沛,让人感动,募捐最终获得了成功。
第二,演讲的开头需要向下属解释关键术语。当一场演讲的成败,取决于下属是否能理解演讲中的某一个概念或者术语的时候,那么一定要在演讲的开头就解释关键术语。
一位公司的总裁在向大家解释记者招待会的用途时,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个技巧:“公共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与社会大众的关系。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有效地利用媒体,用多种形式,为公司谋求最佳的企业形象。”
第三,演讲的开头要为下属提供背景知识。演讲的时候,如果下属对演讲的主题不熟悉,那么就很有必要在开头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了,这样还可以体现出主题的重要性。
美国空军少将鲁弗斯·L.比拉普斯在一次宴会上作演讲时,就对“黑人遗产周”的有关背景知识及其对美国空军的重要性作了介绍:“我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美国黑人问题,为了保持各民族之间的理解,美国又开始了纪念‘黑人遗产周’。这是‘黑人历史之父’,也就是弗吉尼亚州纽坎顿市卡特·G.伍德森最先提出并计划的。他在1915年成立了美国黑人和历史协会,并在1926年发起了纪念活动……”
第四,演讲的开头要为下属阐述演讲结构。演讲的时候,应该在开头的部分对内容加以阐述,这样可以让下属理解演讲的主题,中心思想和结构。当演讲的主题很杂、专业性很强、需要论证观点的时候,这样的演讲就能让大家更清晰明了。领导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演讲:把自己要演讲的内容用序号标注并说明给下属,每一个序号代表一个主题或观点,这样的结构就显得更加清晰了。
第五,演讲的开头要为下属说明演讲的目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下属就会对演讲产生兴趣。
美国快递公司的主席詹姆斯·鲁滨逊三世就用了十几秒钟的时间,把自己的演讲目的陈述给了听众:“大家早上好,谢谢大家给予我这个露面的机会,美国广告联盟是美国传播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美国传播工业还面临很多的问题,而这个重担就落在了大家的肩上,我今天演讲的目的就是把这些问题和挑战讲给大家,并谈谈我的看法。”
第六,演讲的开头要激发大家的兴趣。人都是利己的,只有对自己有利的事,才会专心去听。演讲的开头,就要激发听众的兴趣,这样才能保证演讲的顺利进行。
第七,演讲的开头要争取到下属的信任。有的时候,下属可能会对领导的演讲动机产生疑虑,这样的场合就一定要吸引下属的信任。在演讲的开头,可以坦诚双方的分歧,强调大家的共同目标;对那些没有听演讲而对领导有所攻击的行为坚决予以反驳;要在开篇否认演讲的动机是个人的、自私的,努力唤起大家的认可之心,让大家仔细去听。
画龙点睛
凡是成功的演讲,都会在演讲的开头下一番功夫。领导在进行演讲的时候,更应该如此,精心安排和设计一个好的开头,这样就能在演讲的开场抓住下属的心思,博得下属的好感,从而为自己的演讲奠定坚实的基础。相反,如果演讲的开头平淡无奇,那么这场演讲就会在一开始便失去了和下属交流感情的最佳时机,整个演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设计个好开头,一开口就抓住人心
上一节讲到好的演讲开头的特点。凡是成功的演讲,都要在开头下一番功夫。领导的每一次演讲,都要设计一个好的开头,也就是要精心设计演讲开场白的5~10分钟,因为这段时间,可能是决定听众是否听演讲,决定演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要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让自己一开口就能抓住下属的心,方法很多,但归结起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第一,直接进入主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门见山。这是在平日会议里,领导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效率高、观点明确、主题鲜明,符合领导干脆、果敢的性格。领导可以在会议之初,就告知大家此次会议的目的、为什么要开会、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这样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明确会议主题。
第二,活跃气氛,即开场时巧用诙谐幽默。在演讲的时候,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自己和下属的距离迅速拉近,并能让下属在比较轻松和愉快的气氛中调整精力,迅速进入角色。
有位跳槽过来的领导是这么介绍自己的:“大家好,我叫王瑞明。王是王瑞明的王,瑞是王瑞明的瑞,明是王瑞明的明,从今天起,我就要加入咱们这个大集体了。在此,我首先祝福大家,从见到瑞明的这一刻起,祥云瑞气,前途一片光明。”
这样的开场白,迅速就拉近了这位“空降兵”领导与下属之间的距离,让下属感觉到领导的亲和力,接下来的演讲,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第三,制造悬念,多用提问。在会议的开场部分,如果用平铺直叙的方法,很容易让别人感觉到无趣,接下来,他们自然也不会跟从你的思路往下走。所以,在开场的时候,不妨设置一些悬念,多用一些引发听众思考的提问句,把大家的好奇心调动起来,这时,他们就会对演讲产生兴趣,就能够在演讲中加入个人的思考。如果领导能够这样做,就更容易把听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就为自己的演讲奠定了一个好基础。
第四,运用讲故事的方法。领导开会的时候,不放先讲一些和会议内容有关的真实事件、人物故事等等,这样可以迅速地抓住下属的注意力,让下属怀着好奇心听下去。
第五,采取引用的方式,可以引用共同的回忆,引用名人名言,引用别人说过的话等,这样的会议,会比较有号召性,可以让下属快速跟从自己的思路走下去。
演讲的开头,是领导与下属沟通的一座桥梁,是纽带,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从领导演讲的开头就可体察出演讲水平的高低来。总之,一个好的开头,一定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与听众建立信赖关系、与听众拉近距离、引起听众的兴趣等。无论是哪种目的,都可以让领导和下属的互动变得更具建设性,并为会议完美召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画龙点睛
作为领导,不管你准备了多少演讲内容,准备用多长的时间进行演讲,在演讲的前几分钟,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要小看了演讲的开头,因为它将决定你之后所讲出的每一句话的命运,下属也会根据你给他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来决定是否会认真聆听你的演讲。因此,在演讲之初加入一个精彩的开头,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下属的注意力,从而为自己接下来的演讲做好铺垫,演讲才会更具针对性。
精彩的开场,常用的八种手段
精彩的开场,是决定到一场演讲是否能吸引听众,得到听众信任的关键时期。如何设计一个精彩有力的开场白呢?
第一,开门见山式。这类开场白的特点是直来直往,节约时间。下属也能对会议内容比较清晰明了。
第二,巧问问题式。在演讲的开始,就要用提问的方式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有位培训师在一节“上下级沟通”的课上,一站上演讲台,就问大家:“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希望提升自己的口才吗?举手让我看一下。”大家纷纷举手。他接着又问:“有谁想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吗?”大家再次举手。“好!”这位培训师说,“下面我要讲的就是你们的沟通能力与上下级互动的关系。”两个问题提出之后,大家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演讲也就顺利开始了。
第三,制造悬念式。很多时候,有疑问、有悬念的故事,都非常吸引大家注意。如果刚开始悬念迭起,大家也就会随着悬念的一个个出现,集中精神。在演讲中也是如此,如果一开始给大家抛出几个悬念,相信大家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了。
早期革命家彭湃曾经进行过一次面对农民朋友的演讲。但是因为当时是农忙时节,农民都来去匆匆。为了吸引农民的注意力,在演讲之前,彭湃就站在一棵松树下高声大喊:“老虎来了,老虎来了。”大家信以为真,四面奔逃。过了一会,发现根本没有老虎,于是都围上来责怪彭湃,彭湃说:“对不起,让大家受惊了,我是故意的。那些官僚地主,土豪劣绅,不正是吃人的老虎吗?”接着,他就向大家宣传革命道理。这次的演讲之后,该地区的农民工作很快就开展起来了。
第四,讲个小故事。在演讲开始时,用适当的故事引入概念,是一种最为简单帮助下属理解领导思想的方法,同时,会讲故事,也是领导最重要的技能。
四川大学的周光宁教授就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演讲《救救孩子》:“去年某日的《新民晚报》,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每天都要带着妈妈亲手剥光的鸡蛋到学校吃。有一天,他的妈妈忘记了给他剥鸡蛋。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拿着鸡蛋,前后左右地看,还是不知道该如何下口。晚上回家,他妈妈问他的时候,他说:‘没有缝,我怎么吃呢?’”周宁光就是用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把听众都带到了自己的演讲主题中,让大家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都重视起来。
第五,参与活动式。这样的开场白很有创新性,大家会很乐意参与。很多的咨询师、培训师都擅长在演讲的开始做个小游戏,这样可以瞬间提高参与者的热情,前面的铺垫做好了,下面的演讲也就顺利了。
第六,引用名言式。用一些大师或者是名人的言论来作为自己的开场白很有用。因为名人是大家都认可的,他们说的话也更容易被下属所接受,同时,大家也会思索你的演讲和名言的关系。
第七,列举事实式。所谓的列举事实,就是要用事实说话。从一件事中,可以找到很多的角度和方法以供借鉴,如果能够找到周围发生的事作为开场白,相信能激发下属真正地参与到对话中。有的领导,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当作开场白,这样对于加强上下级的互动很有好处,下属从内心真正尊重领导,对于领导的演讲也必定会认真对待。
第八,夸奖听众式。人人都爱听好听的话,赞美听众的效果也非常好。如果在开场时先对下属所做的加以褒奖,那么下属的参与热情、责任心、自信心和成就感都会提升,这时候再开始自己的演讲也就比较容易了。
画龙点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想要用几句简短的开场白,迅速抓住听众的心并不容易。如果演讲的开始就不能吸引到听众的注意,那么即便后面言论再重要,也于事无补。因此,领导一定要用多种方法,创造出新颖、别致、有趣、彰显领导指挥的开场白。只有这样,才可以吸引下属注意,拉近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控制演讲现场的目的,并为接下来的演讲内容顺利地牵线搭桥。
来一段简洁有力的开场白
作为演讲者,无论你之前多么精心地准备了多少演讲内容,演讲最初的三分钟都是至关重要的,领导会议演讲也是如此。短短的三分钟开场白,决定着你这场演讲的氛围是否能够营造得起来。开场白开得好,下属才会耐心聆听你的演讲;开场白开得不好,等于白开场。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也曾经说过:“最难的是开场白,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却又得花好长时间去寻找。”想要将恰当的开场白手到擒来不容易,必须依靠自己的长期积累和刻苦钻研才可以。
五十年代,毛主席访问苏联,当他去莫斯科大学看望中国留学生的时候,曾经发表过一段演讲。刚开场时,毛主席提出了三个问题。他问第一个问题:“在座的有没有湖北人?”同学们大声地回答“有”。毛主席笑着点头说:“我游过你们的长江。”然后,毛主席接着问第二个问题:“在座的有没有湖南人?”同学们再次大声回答说“有”。“我游过你们的湘江。”毛主席再次微笑着回复。第三个问题依然和地域有关,他问同学们:“在座的有没有广东人?”同学们依然大声地回复说“有”。“我游过你们的珠江。”毛主席再次回答。现场立刻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就是这样三个简单的问题和回复,就大大地缩短了毛主席和留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为之后的热烈氛围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演讲中的开场白亲切、自然,几句话就能说到下属的心坎上呢?以下总结了好的开场白的特点,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就地取材。这样的开头信手拈来,紧贴下属所处的场合,令人有亲近感。
比如著名的书法家李燕杰在江西进行演讲时的开场白就是就地取材得到的。“来到咱们江西,我一直处于激动之中,”他指着当时所处场合的背景布上的条幅(条幅上是南昌的八岁小书法家所写的“腾飞”条幅),“今天,我就从‘腾飞’二字说起。”
这段开场白简介自然,很容易与现场的听众引起共鸣。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广结人缘,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表达就变得尤为重要。 “情欲信而辞欲巧”,一个人无论心里想的有多么完美,如果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那也无济于事。因此,本书的主旨就在于通过对演讲、气场、领导力的描述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让你充分准确,幽默风趣地巧妙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本书借鉴了很多知名人士、演讲家演讲时的经典案例,挖掘出演讲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提出了提升演讲能力的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你通过演讲打造专属于你的气场和领导力。
第二,娓娓动听。这样的开场白好像是与亲戚和朋友促膝谈心似的平和,饱含深情,下属听了会倍感亲切。
身有残疾却自强不息的张海迪在一次演讲的开头就是这么说的:“我真希望自己能够站起来、能够走着,能够跟所有的给了我真诚的爱的朋友握握手、问问好。下面我就把我这几年的生活情况和遇到的一些事情,讲给老师们听,讲给亲爱的弟弟妹妹听。”
这段开场白仿佛聊天一般,娓娓道来,让人为之动容。
第三,就事表态。这样的开场白别致新颖,既能突出演讲的重点,又能牢牢地吸引听众的注意。
曾经有个人就是利用了一段很有名的网络语言作为开场白进行演讲的。他说:“有首诗说‘人生本是happy,何必苦苦study,只求考试pass,拿个文凭go away,娶位漂亮的lady,抱个胖胖的baby……’我们大学生只是为了考试pass和漂亮的lady吗?不,绝不,今天我要讲一讲大学生的责任。”
这样的开场白新奇有趣,一下子就能调动起听众的情绪。
第四,引歌点题。这样的开场形式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优秀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郭海燕所做的演讲就是从一首有名的歌曲《十五的月亮》开始的。她把这首歌曲巧妙地和自己所要演讲的题目《大学生与恋爱问题》结合了起来。
这样的开场形式没有距离感,很容易就激发起听众的热情。
第五,幽默有趣。这样的开场形式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书法家李燕杰给一些中学毕业的孩子做演讲的时候,是这么开头的:“我小时候是个男孩子。”话音刚落,全场轰动,孩子们一个个咧开嘴,哈哈大笑起来。
这样的开场形式新鲜有趣,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了听众的耳朵。
不管任何形式的开场白,衡量优劣的标准只有一个:你的听众是否对你的演讲感兴趣。只要你带有激情,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传递信息,那么你的开场白就一定会一鸣惊人,快速抓住下属的心。
画龙点睛
演讲的开场白,是演讲的基础。一般来说,开场白都需要解决演讲中的三个问题:拉近与下属的距离,建立和下属的信赖关系,以及引起下属的兴趣。所以说,领导在演讲的时候,一定不能一板一眼,而是要学会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来让自己的开场白变得更加与众不同,更具吸引力。
耐心引导,带听众了解演讲流程
清晰的表达,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艺术,更是一个人思想、体系、个性的体现。作为领导,在和员工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耐心引导。只有心怀坦诚,耐心细致,让员工感受到真实、可靠,员工才更愿意跟随领导的思路听进去、听下去,才会在领导面前敞开心扉。领导不仅仅是要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更是要通过耐心的引导,帮助下属建立这种思想。一个能够做到耐心引导的领导,才能在自己与自己的员工之间建立起信任和感情。
成功的会议,就是领导能够在与会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下属,同时又被大家所认知。所以,作为领导,一定不要小瞧了演讲。只有具备在会议的时候有演讲的能力,同时通过耐心的引导,带听众了解演讲的流程,才更利于会议的成功。
要做到在会议期间耐心引导下属,带听众了解演讲的流程,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从下属的态度中引导。如果领导在下属中有比较高的威信,那么下属往往会因为领导威信的影响而喜爱演讲的内容,即便有时候,演讲的内容并不是他们所熟悉和认知的,也会报以热情合作的态度。所以一定要正确了解下属的态度,并根据下属的态度进行引导。想要了解下属态度,就可以从以下的方法中了解:首先可以通过自己对下属的评价、某一个时期的舆论,或者和个别下属的谈话以及演讲过程中的提问和插话等,判断出下属对某事的态度,积极还是消极?是否感兴趣……从而找到下属容易接受或比较关注的部分,开始引导。第二,从下属的认知中引导。因为领导的威信所在,下属往往会认为领导的话是权威的,可信的,会更容易被动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一言堂,这本身就和建设性的互动相抵触。因此一定要从下属认知的、有感受的部分开始引导,让下属真正从自身的情况出发,了解整个会议的流程。
第三,从下属的情感中引导。如果领导在会议期间,满足了下属的情感心理需要,那么整个的演讲流程会更容易被下属所认知。这是因为,当下属的好奇和期待心理满足了之后,他们就会对领导产生一种归属感和亲近感,从而更容易带着兴奋的心情听演讲。上海一家工厂招收了一批失足青年进厂工作。厂长在新职工入职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篇讲话:“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厂里,一起努力振兴企业。相信你们过去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这些经历是你们的隐私,不用给我讲,同时,我也不允许别人去议论。我相信,你们选择来这里工作,就是想和过去告别。我知道,大家都想有一个新的开始,不希望听到任何和过去有关的事。我能够理解你们,只要你们能努力工作,我在此表态,一定会一视同仁!”这场演讲,就是从听众的情感心理进行引导,帮助这批失足青年重拾信心,争取新生。这场演讲取得了非常好的演讲效果。
第四,要用平和的心态引导下属。作为领导,最高级别的演讲并不是别人听到了什么,而是自己的话让别人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领导和下属在人格上和政治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只是暂时的社会分工和社会义务不同。所以,一定要用平等谦和的态度去举行会议,既向下属宣传某些思想,同时又可以从下属处得到更多的反馈。
第五,用下属比较容易被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这就要求领导在会议的时候,先申述一种与下属观点相同的观点,然后从中引出领导想说的观点,这就比较容易被下属接受,同时整个的演讲流程也会变得更加清晰。
一个企业的进步和领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关系密切。作为企业领导,在赋予下属责任的时候,不能总是以任务、工作为出发点,只知道给下属交代责任,而应该追求一种情感和思想上的认同,要更多地考虑自己应该怎样赋予下属责任。会议时的演讲,就是很好的一个方式。只有通过一次次耐心的引导,使下属明确了每次会议的流程,才能让下属逐步了解自己的思想和企业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信心。企业的发展也会更为蒸蒸日上。
画龙点睛
真正优秀的领导具备让自己的下属随时随地都能跟得上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从你的演讲、从你的耐心、用你孜孜不倦的引导入手,只有不断地进行这样的磨合,下属才能在每一次的会议中,更加快速地了解演讲的流程、你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更快地找准自己的定位。
循序渐进,刺激听众主动发现演讲要点
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对方接受你的某种观点。企业里的上下级沟通也是如此。如果在上下级沟通中,能够形成某种思想,进而传播出去,让大家追随你的意图做事就更好了。其实说白了,领导所要做的,就是要说服人、影响人。要实现这个目的,就一定要有真功夫。对领导而言,在会议的时候,能够刺激听众主动发现自己所讲的内容,远远要比自己在会议中拼命地讲要强得多。
让听众主动发现演讲的要点,需要领导学会“攻心术”。在这里,“攻心术”并不是指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而是要用比较积极的角度,从听众的心理中研究出最有效的方法,打动听众,说服听众,让听众不仅心服口服,而且能让听众从自身出发,主动寻找与自身利益的切合点,换句话说,就是要引起听众的共鸣,让听众主动地去寻找演讲要点。
要循序渐进,刺激听众主动发现演讲要点,就要从思想深处征服听众,让自己所讲的,成为听众最关注的。领导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唤起下属的共鸣,刺激他们主动发现演讲要点呢?
第一,用趋同法刺激下属。可以从领导和下属之间类似的经历、愿望、爱好、信仰、理想等等入手,去寻找与下属的共同语言,缩短与下属的心理距离,唤起下属的心理共鸣,从而促使下属主动发现演讲的要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做了一次有关圣诞节的演讲:今天虽然是我远离自己的祖国和家庭度过的一次圣诞节,但是我却感觉到一如既往的亲切。我想,可能是我身上流着二分之一和你们相同的血,也可能是本人在此地多年来收获了很多的友谊,还有可能是我们在共同奋斗中产生的惺惺相惜的情感……总之,我觉得大家是我非常亲切的兄弟姐妹,在此和大家一起共享圣诞,我感到非常开心。
演讲者就是用了趋同的方法,才能够从血缘、友谊、奋斗等方面,把自己和听众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唤起了听众温馨、亲切的心理感受。
第二,用求异法刺激下属。追求新奇,是所有听众的正常心理。领导可以利用下属的这一心理,给下属以新鲜有趣的刺激,吊足下属的胃口,调动下属的逆向思维,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使下属更为主动地听从演讲,寻找演讲的要点所在。
曾有个演讲者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听众的。演讲者问:“有人问人从哪里开始变老?”大脑、大腿、肚皮……回答五花八门。演讲者一一将其否认后说道:“人从屁股老起。”全场大笑。演讲者接着解释:“某些领导不深入实际,整天开会,坐着开展工作,屁股自然受的苦最多,既要忍受体重的折磨,又要忍受椅子的摩擦,太劳累了。如此下来,岂不是屁股先老吗?”
这段演讲中,就运用了求异法,运用提问的方式制造了一个悬念给听众,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第三,用对比法刺激下属。如果把人或者事物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更为清晰地展示出各自的特征,引起人们的重视,领导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在演讲时唤起下属的心理共鸣,这样不仅可以突出自己所讲的主题,更能引起下属对自己所演讲的主题的高度重视,从而达到建设性互动的目的。
第四,用想象法刺激下属。在演讲的过程中,运用想象来激发下属的心理共鸣,也能够引起下属对演讲主题的足够关注。人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想象,通过领导绘声绘色的描述和形象生动的比喻,可以让下属心驰神往,深受感染。
第五,用情感法刺激下属。领导的演讲,如果只是一板一眼,严肃以对,相信下属在底下很快就会打哈欠了。只有真情实感的演讲,才能感动听众,才能引起下属足够的重视,才能让下属主动去寻求演讲的要点。
第六,用反问法刺激下属。领导在演讲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反问句,来刺激下属的思考。这个时候的反问句并不是一定需要下属去回答,而是一种建设性沟通的手段,用反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引起下属的共鸣,从而增强自己演讲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当领导用一个有趣的开场,成功地吸引到了下属的注意力之后,就要进入演讲的主体部分了。演讲的主体是要提供知识、提供新的信息,或者是他们已经知道的,但是需要反复强化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领导的你,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刺激你的下属去主动地发现,而不是进行强制性的信息灌输。这不仅需要领导的智慧,更需要领导的耐心。如果会议之初就抛出一个很高的目标给下属,相信一定会把下属“砸”得晕头转向,从而产生畏惧的心理。相反,如果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步地引导,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做展示,反而会引发下属的思考。当你的下属终于弄明白一直困扰他们的问题时,他们会觉得,原来这样也是可以的。
画龙点睛
有人说,讲话者站在台上就是商人,你要做的就是出售你的信息,而你的信息就是你的商品。作为领导更是如此。领导的讲话,或许能暂时地吸引你的下属,但要想长久保持这种状态却非常不易。如果领导在演讲的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对下属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心理激发,这样就能真正地打动下属,让下属主动地去听,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
演讲时要抓住听众,使其听进去
古人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企业中尤其如此,领导要想说服自己的下属,就必须先了解下属,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领导要在讲话之前摸清楚他们目前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心理需求是什么,有困惑的地方在哪里。只有了解了下属的心理特点,才能在会议演讲的时候抓住要害,说到下属的心里,使其产生心理震撼。只有这样,下属才会听得下去、听得进去。
领导要怎样做,才能在演讲时抓住下属的心,使其听得进去呢?
第一,多说一些容易引发下属思考的问题。如果只是在台上滔滔不绝,那么只能说你是一个会说话的领导,并不能说你是一个善于说话的领导。只有想方设法让下属跟着自己一起思考、一起沟通、一起讨论,才能使下属持久地关注会议的主题。如果只是自说自话,下属就会始终处于“犯懒”的状态,演讲的成效就不容易显现。作为领导,必须善于调动下属思考的积极性,可以将不断提问、一语双关、旁敲侧击等方法运用到演讲中去。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世界公认的口才大师,善于通过巧妙的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引发听众的思考。他每一次的演讲智慧,并不和其他演讲家一样,不是体现在阐述道理上,而主要体现在自己的提问上,他总是从各个角度,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引发别人去想象,据说,只要是参与对话的人,都会被他所吸引,陷入持续的思考中。
第二,多讲一些容易让下属得到满足的问题。领导开会时,一般都是在布置工作、阐述观点、总结和计划。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枯燥无味的,下属不一定都感兴趣。如果想让下属听得进去,就要采取一定方法,让他接受你的谈话内容。在这之前,可以采取鼓励、夸奖等方法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谁都愿意听好听的话,谁都不愿意为了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浪费太多的时间。所以,只要让下属心里高兴,他们就会觉得这次的会议与自身有关,自然就能听得进去了。
比如一篇演讲是这么说的:“我们不能忘记,按照国家政策和方针,承担着具体施工任务,身处第一线的领导班子和建设者,凭借着对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对事业的满腔热忱和忠诚,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汗水,团结人民不懈奋斗,做出了卓越贡献,你们推动了深圳新时期的发展,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的演讲,通过对听众的肯定,让听众得到了满足,那么接下来的演讲,就自然听得进去了。
第三,多讲一些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领导在讲话时,可以根据大家的心理需求,多说一些大家最关心,最想寻求正确答案的问题。有时候在企业里,会出现一些小道消息,比如要裁员了,资金链出问题了,某部门将会聘请“空降兵”担任负责人……这些未经证实的消息,恰恰是员工最为关注的,也是和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领导可以适当地抓住这一点,在会议的时候,直接或者间接地给出部分答案,这样就能引导下属积极思考,那么演讲的内容自然也就被他们听进去了。
几年前的春节,在桂林市政府召开的会议上,市长就是这样对大家说的:“大家辛苦了一年,过年这段时间就好好歇歇。不要想着串门、给领导拜年,这样不仅自己累,领导也不轻松。既然是过年,那么大家就在家里好好表现一下,至于领导么,发个信息,打个电话就足够了。”
这样的演讲因为紧贴大家关心的话题,所以反响会比较好。
用什么吸引下属?用什么打动下属?用什么引导下属?用什么激励下属?这些,都是一名领导,在每次演讲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画龙点睛
成功的演讲,是有说服力的演讲,是能时时刻刻抓住听众的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要想一直吸引听众,本身就不容易,因为听众的注意力是在随时发生变化的。因此,作为领导,在讲话中,一定要记得:好的演讲,是洞悉下属的情感和心理变化,是能紧密联系自己的演讲和下属的切身利益的,只有抓住下属的心理,领导的讲话才会引人入胜。
强化重点,加深印象
我国前任领导人朱镕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很惶恐,怕辜负了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但是,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段话在很长的时间内都让大家印象深刻。这段讲话告诉我们,演讲,特别是领导在讲话的时候,不一定要语言多么优美、词藻多么华丽,而是要强化自己讲话的重点,要加深别人的印象。
有些领导在和下属开会的时候,总是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再看看会议结束之后的情况:领导满面笑容,下属满腹狐疑。试想,这样的会议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领导在讲话的时候一定不要以讲得多为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是要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想要说清楚、说明白的都加以强化,让别人能够听清楚、听明白。
要想使自己的讲话能够让下属加深印象,能够打动下属的心,除了情感、语气、结构的表述方式外,还要用一些具有说服力的、较为可靠的方式加以补充。在演讲的重点部分,加入事例、数字、问题、类比等方式,便能吸引下属积极参与,从而加深下属的印象。
第一,加入事例。在领导讲话时,一定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来佐证自己讲话的重点,这样不仅能够为自己的观点加分,并且可以让下属感受到你的陈述是客观的。如果没有一些事例作为支撑,讲话就显得平淡无味,缺少信任度。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长篇大论地讲故事,这样也会让下属厌烦。
第二,加入数字。很多领导在开会的时候都会用数字加以补充自己的主要内容。数据排列具有非常惊人的强调作用,作为领导,一定要善于通过具体的统计数字数据来进行分析和论证。数字简洁、直观、对比性强,在很多会议上都是可以用到的。对于有些数目太大的数字而言,一定要加以解释。当解释国家的财政赤字是多少钱时,如果讲多少亿,可能大家都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如果把这一大笔钱分成一堆一百元的钞票,并向大家解释堆积起来有多高时,这个概念就很容易形象化了。
第三,加入类比。所谓的类比,就是把相似的部分拿出来做比较,分析它的相似点和紧密之处。运用类比的方式强化重点,不仅让自己的讲话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有时候还能延伸出幽默的感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讲家没有讲一句开场白,只是手里拿了一张20美元的钞票,然后告诉台下的200多人,要把这些钱送给他们其中的一位。很多人举起了手。紧接着,他把钱揉成一团,问谁想要,仍有一部分人举手;演讲家把钞票放在地上跺了几脚之后,拿起那张脏兮兮皱巴巴的钞票,问还有没有人想要。还是有人举手。演讲家说:“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们怎么糟蹋这张钞票,它都没有贬值,这恰恰说明了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也永远都会有自己的价值。”
在这场名为“价值观”的演讲中,演讲家就是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强化演讲的重点,从而让自己的演讲变得生动形象。
第四,加入反比。反比,就是通过正反的两种情况,以及情况变化的对比,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会议期间,运用这样的方式强化重点,可以使得下属加深对道理的理解。同时,很多不方便正面解释的问题,就可以从反面来进行阐述。
第五,加入典故。领导讲话时,如果能引入上级的文件,上级讲话的重要观点来作为本次讲话重点的补充,一定可以增强自己讲话的深刻性,让下属听得明白。
第六,加入个人经历。加入个人经历是最具亲和力的一种演讲方式。自己的经历是最具亲和力的。“我昨天碰到……”“我看到……”这样的讲话方式,不仅能显示出亲和力,说服力也必然会加倍。
当然了,为了证明某个想法、某个观点,并不是每次都要拿自身的经历进行补充说明。很多的领导善于用个人的经历和下属建立比较和谐的关系,或者是利用个人经历验证某种自己的观点,效果非常好。但是一定要注意,加入的个人经历一定要是下属感兴趣的事,这样才能让下属加深印象,并对他们造成影响。
画龙点睛
一场演讲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叙述的内容、演讲者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内容的重点是什么。想要强化重点,就需要领导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能够及时概括内容的主要部分,通过在演讲时的反复提及,从而加深下属对演讲重点的关注度与对重点内容的印象,以达到让领导的观点更深入人心的效果。
完美收尾,让听众记住你的演讲
评价一次演讲的好坏,除了看内容能否吸引下属,是否具有幽默、机智、自信等特点外,还要看领导在演讲的结尾的表现是否够出彩。我们常说“编筐织篓,重在收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结尾,是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结束语耐人寻味,能够促进人的思考,给听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作为领导,在会议的结尾部分一定要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全激发出来,这样就能使得下属情绪激昂,干劲十足。作为领导,如何在演讲的结尾达到这样强烈的效果呢?
第一,总结自己所讲的重点。领导在演讲的过程中,有时候可能说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下属也许无法从会议中一下子就抓住你演讲的重点。所以,领导在演讲结束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比较积极、精练的语言,总结一下自己在演讲的过程中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想要阐述的观点,这样就可以起到强化重点、突出主题、首尾呼应的作用,下属自然就会对你的演讲印象深刻了。
当年英国王储威尔斯亲王在多伦多的“帝国俱乐部”做了一场演讲,在演讲结束的时候,他说:“诸位,这次是我到加拿大参与的众多演讲中,来的人数最多的一场。我必须对你们说,因为你们的信任,我深切感受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在此,我郑重向各位保证:我必将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这段结束语,重点突出,语言简洁自然,是非常精彩的结束语。
第二,真诚而简洁地鼓励和赞扬。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你是选择重复给下属布置的任务,严格要求指标,还是给下属一些真诚的鼓励呢?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领导都会忽略了鼓励和赞扬的作用。如果领导能够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给下属献上自己最真挚的感谢、鼓励和赞扬,就会在无形之中,传递给下属情感和力量,这就会更加容易引起下属的共鸣,下属自然会对这次会议记忆犹新。
美国社企学家查理斯·史兹韦伯参加了纽约宾州协会,在演讲的结束部分,他是这么说的:“宾州,不仅仅是美国的商业中心,而且是美国的第三大农业州,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公司,而且是美国经济的领导者。宾州会率先迎来新时代,它拥有更多的机遇,前途无量。”
这段结束语真诚简洁,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听众也会因此感到愉快。
第三,请求大家立刻有所行动。在演讲结尾的阶段,领导千万不要一语带过,而是要想方设法制造出最激烈的效果。如果能用充满激情、热情奔放、扣人心弦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高昂的语调、饱满丰富的说服性语言、形象的手势让下属认同你所陈述的观点,就更容易把这份热情传递给下属,赢得下属在情感上的共鸣。在这个时候,如果向下属提出任务、指明目标、表达希望、发出号召,就更容易让下属受到鼓舞,下属的执行力也就会大大提高。
第四,用一些问题引发下属的思考。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领导可以向下属提出几个问题,让下属在会后进行思考。这样的结尾方式,不仅让下属也真正地参与到这次的会议中来,更可以让下属通过思考,来认识自己、帮助自己,更快地找准自己在企业中的定位。
第五,引用诗词、名人名言的结尾方式。领导在会议的结尾部分,如果用上一些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不仅可以对自己所提出的思想和主张提供有力的证明,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这样的结尾方式,不仅能让下属感受到领导的才华,钦佩领导的演讲能力,同时还能让下属在对演讲主题的联系和印证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第六,幽默含蓄的结尾方式。并不直观地表示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却富有趣味性、能发人深省。听到这样的演讲结尾,下属的心态自然会轻松,在轻松的状态下,下属就更愿意去领悟领导结尾的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有很多的方式体现幽默含蓄的结尾:可以是个振奋人心的宣誓,也可以是个诙谐幽默的故事,还可以是一个希望得到回应的号召,甚至是强化对下属的冲击来突出主题。
有位教授在做演讲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些紧张,因此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结束方式:“我希望我们下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看到你们已经丢掉了紧张,变得轻松自然。”
这样的积极有力、让人印象深刻的结束方式,就比直截了当的激励更容易让听众兴奋。
所以说,一个好的演讲,不仅仅是要得到听众的欢呼声和鼓掌声,更是要给予听众,让听众感受到了什么。可以说,一场让下属笑容满面的会议,一定是成功的,一定是发人深省的,一定是具有建设性的。同时,这样的演讲,也是对领导的一种肯定,对企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推动力。
画龙点睛
演讲中,需要做的最大决定就是该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在演讲即将结束的时候,领导可以用极其精练的语言,概括自己所讲的主要内容,强化主体思想。完美的结尾,不仅可以给下属起到提醒、强调的作用,还会给下属留下完整的总体印象,并且在整个演讲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