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佛说随缘——寻找精神家园(4)
第三重境界:无生法忍。
到了“无生法忍”境界的人,已悟“无生亦无灭”的真谛,对于外境,无论尊敬赞美,还是恶毒的骂声,都视为自然,以平常心对待,忍而不生忍的观念,也就是说,从表象看,真的忍受了;但内心根本没有忍的感觉,好像一阵微风吹过,受了却像没有受一样。
有一个关于禅宗四祖道信的故事:贞观年间,唐太宗因为仰慕道信的道风,三次召他入京,道信都以身体有病为由,推辞不去。第四次,唐太宗对使者说:“如果再不肯来,就把他的头取来见我。”
使者将太宗的谕旨告诉道信,道信面不改色,伸出脖子,请使者以刀取头。使者大为惊奇,回京后,将情况如实报告给太宗。太宗听了,对道信更是钦慕,赐给许多珍宝、衣物,以成全他不染红尘的志向。
道信可能已经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视死如归,就像戏文里唱的那样,“砍头只当风吹帽”。到了这种境界,忍与不忍,已经没有分别了。
但是,无论什么境界,要“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诚为难事,但佛陀在世时,却经常如此。当时佛教新创,受到印度的传统宗教如婆罗门教的攻击,经常有异教徒当面嘲骂佛陀,佛陀却笑口常开,欢喜以对。那么,这欢喜心从何而来呢?俗话说:“良医门前病人多。”病人痛苦不堪,叫骂声不绝,医生听来,都习以为常,非但不会生气,反倒有可喜之处,病人越痛苦,医生减轻病人痛苦的贡献岂不是越大吗?医生的价值不是越发得到了充分体现吗?异教徒也是佛陀门前的“病人”,骂的人越多、越凶,越发证明佛教创立的必要性和“普度众生”的价值,这岂不是一件可喜之事?
◎如饮甘泉
按自己的境界做事,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没有必要假装高人。但是,为了提升自己,模仿高人,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通通放下
怎样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
佛曰:
凡夫为虚妄受所缚,为三受所害,所谓苦乐不苦不乐受。
是凡夫若受乐,为爱结所使,以爱结所使故,能起恶业。若受苦,为恚结所使,以恚结所使故,起诸恶业。若受不苦不乐受,为无明结所使,是人因无明结所使故,不脱忧悲苦恼。我等今不应随凡夫学,应正观诸法。
——《持世经》
佛说:凡人为虚妄的观念所束缚,被“三受”所害。所谓“三受”,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凡人如果感受到快乐,是为爱的心结驱使,并因爱的心结驱使,能生起恶业;如果感受到苦,是为恨的心结所驱使,并因恨的心结驱使,能生起各种恶业;如果感到不苦不乐,是为无明的心结所驱使,当人因无明的心结所驱使时,也不能摆脱忧愁、悲伤、痛苦、烦恼的情绪。我们现在不应该跟凡夫学,应该观想正法。
“三受”是人们产生各种情绪的原因,人们通常认为,苦恼是不良情绪,快乐是好的情绪,不苦不乐是没情绪,但在佛家看来,都是虚幻的情绪,因为“三受”随时会发生变化,例如身体受伤了,痛不可忍,自然产生苦受;伤痛好了,心里高兴,又变成乐受了;过了一段时间,“好了伤疤忘了痛”,变成不苦不乐受了。又如恋爱,爱上那个人,想而不得,心生愁苦,是苦受;建立了恋爱,感受到了爱的甜美,变成乐受了;结婚了,接吻如同饭后擦嘴唇,握手如同“左手握右手”,没感觉了,又变成不苦不乐受了。
所谓“受”,即领纳的意思,有两层含意,一是即时的感受,二是事后的念想。当时感受到苦,过后害怕并希望远离这苦;当时感受到快乐,过后渴望重尝此乐;当时感受到不苦不乐,过后希望脱离或进入这种心境,都是念想。
“三受”会带来各种情绪,而且痛苦多于快乐。例如,你担心病痛,担心失恋,担心失业,担心这样那样的坏事,坏事还没有来,已经陷在苦中了!你渴望爱的甜美,渴望成功的喜悦,渴望这样那样的好事,想而不得,是苦;得到了,短暂的快乐之后,从绚烂复归平淡,只留下一个念想,是苦,苦了多少天、多少年,只得片刻欢悦,岂不是苦多乐少?不苦不乐,处于麻木状态,缺乏警觉,迟早会平地生波。相对来说,“无明”的人,不太聪明,记忆力不好,麻烦少多了,好事、坏事很快都忘了,进入不苦不乐的状态。但是,正因为“无明”,烦恼去得快也来得快,吃苦还是少不了。
“三受”还能生起各种恶业,种下恶因,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尝到苦果。所谓“恶”,即恼害众生,兴起恶业,等于损人损己。
例如,你厌恶此时受的苦,担心再受同样的苦,兴起了不良情绪,进而观念、行为都会进入不良状态,话没好话,事没好事,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整个成了一个麻烦分子,成了一只刺猬,一旦跟人接触,就会刺到别人,将不良情绪带给别人。
有一位女士,在单位被主管批评了几句,回家后,坐在那里生闷气,忘了做饭。丈夫回家后,随口问了一句:“饭好了没有?我快饿死了!”女士没好气地说:“我不是你的使唤丫头,凭什么给你做饭?”丈夫不知她在单位受了委屈,认为她不可理喻,就跟她吵起来。两人吵到大半夜,一个邻居按捺不住,使劲拍他们家的门:“你们要是不嫌累,干脆闷声打一架,吵什么吵?再吵就报警了!”两人这才按下火气,暂时休战。
第二天是公休日,公婆过来看儿子、媳妇。女士心想:老公无理取闹,不知体谅人,都怪这两个老东西没有教育好。心里这样想,说话就没有好态度,不一会儿就把公婆气走了。丈夫是个孝子,又跟她吵起来,最后吵到闹离婚,经亲朋好友劝解才和好。
在单位挨批评,确实是很没面子的事,但也没什么大不了。就算它是一团火,悄悄灭掉就行了。用这团火点燃一堆柴,引发一场战争,显然是附加损失。最后连累公婆受气,附加损失就更大了。
闹到要离婚,更是夸张。
这位女士因为“苦受”,结果“意业”、“口业”、“身业”一时俱起,心里装的是恼恨,想的是反击和伤害;口里说的是“坏话”,句句带着刺;脸上的表情、眼里的眼神,自然与心相映,在丈夫眼里,看上去不那么美,有点像个鬼。而丈夫受妻子所感,起了“苦受”,同样生起了“意业”、“口业”、“身业”,可能在妻子眼里,更像一个鬼。
“乐受”也能兴起恶业,例如,你喜欢那个人,苦苦地追求,但那个人可能不喜欢你设想的爱情,你的追求带给他(她)的只是苦;你跟那个人恋爱了,你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对方却不喜欢你喜欢的方式,你得到的是乐,对方得到的却是苦;时间长了,感情平淡了,不苦不乐了,你渴望以前的甜蜜,因想而不得,便生烦恼,以为是对方发生了变化,便横加指责,强提要求,矛盾和争吵便不可避免,这等于是你为了求自己的乐,将伤害不断施加给对方,岂非恶业?
世间万事万物,随时在发生变化,事过去了,心过不去,这是烦恼丛生的原因。如果对境无心,以灵动之心,感受人与自然的灵动变化,当苦时苦,当乐时乐,却不着痕迹,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痛苦了!
◎如饮甘泉
把自己弄得开开心心,脸上笑口常开,就是为世界做了一件大善事。
死亡不可避免,与其恐惧,不如正视
怎样面对生老病死的苦恼?
佛曰:
一切皆当归迁灭,世间无有常住者。
——《付法藏因缘经》
佛说:一切都会变化、消亡,世间没有什么能永久存在。
佛家认为,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因为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生即产生,住即存在,异即变化,灭即消亡。人是自然造化的产物,也是“有为法”之一,也要走完一个生、住、异、灭的过程,世间从无一个常住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最后尘归尘,土归土,极尽繁华,复归于寂。
人的生命不仅短暂,还要经历坎坷和波澜,经历幸与不幸的考验,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体验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感。但是,佛家对生命并不悲观,认识到死,才能好好地活;认识到痛苦,才能好好体验幸福。佛家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会离开这个世界,智者了悟了生命的结果,不再为这个结果所悲伤,反倒能够获得解脱,自由地、游刃有余地支配自己的身体,经营自在的日子;对于死亡,不悲不喜,像面对清风明月一样,不贪不厌,心体自然。
唐代高僧保福禅师预感到自己将要辞世,对弟子们说:“近来我气力不继,世缘时限大概快要到了。”
弟子们听后,心中不舍,有的说:“师父的法体仍很健康,离了断世缘还早呢!”
有的说:“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师父怎么能抛弃我们呢?”
有的说:“师父要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不能这么快就离开啊!”
独有一位弟子问:“时限到时,师父是去好呢,还是留好呢?”
保福禅师以安详、亲切的语气反问:“你说怎样才好呢?”
弟子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保福禅师哈哈一笑,说:“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被你偷听去了。”话音刚落,就圆寂了。
保福禅师说走就走,轻轻松松的,像去赴宴一样,真可谓超然洒脱。
宋朝布衲如禅师的死法更是离奇,布衲如跟云门宗的佛日契嵩禅师相交多年,虽难得一见,却心意相通。佛日契嵩禅师被宋仁宗誉为“明教大师”,受苏轼、欧阳修等众多名家推崇,在京城大寺当方丈,声名赫赫;相对来说,布衲如却默默无闻。但世俗眼中的身份、虚名无碍二人的交往。
一天,佛日契嵩思念老友,便戏作悼诗一首,寄给布衲如,诗曰:“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终身尚在道,识病懒寻医。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大意是说:布衲如能继承佛门祖风,一生行迹堪称榜样,终身潜修佛道,已到了识病懒寻医的境界;且相貌高古,难描难画,佛情高超,无人知晓,如今慈云归向何处呢?与孤月做伴,自然相宜。
布衲如禅师见诗,很是喜欢,便提笔在信笺上和诗一首:“道契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最心知。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大意是说:平生志同道合者还有谁?只有你跟我最是知音;先前没打算跟你永久别离,就怕耽误你一首好诗。
写完后,布衲如禅师搁下笔,便端坐而逝。
佛日契嵩以悼诗向老友问候,可谓超然洒脱,不落俗套;而布衲如为了不浪费好友的一首好诗,居然说走就走,真可谓来去自如、了无挂碍。活也潇洒,死也潇洒。
但是,人活着不是为了死亡,而是为了做点有价值的事。陶渊明有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身难得,甚为珍贵,而生命中最宝贵的是盛年时的活力和青春,应该好好珍惜,用活力和青春追求和创造最有价值的东西。
佛经中有一则“金丸打雀”的故事:一个大富翁的儿子喜欢用黄金铸造的弹丸去打鸟狩猎,许多人无不认为这太浪费了,是一种毫无意义和价值的愚痴行为。然而,一般人却不知道自己也经常做“金丸打雀”的事,例如,趁着年轻时光及时行乐,将时间消耗在无聊无益的事情上,不是很浪费吗?
那么,什么事值得去做呢?有一位法师常常提醒弟子说:“世界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定要赶快去做,第一件是孝顺,第二件是行善。”许多人打算等功成名就、条件足备后再好好尽孝和行善,但是,功成名就是难以预期的事,就怕有朝一日,“子欲养而亲不待”,想尽孝也来不及了;就怕有朝一日,因错过许多该帮助却没有帮助的人而追悔莫及。因此,尽孝和行善都要及时,能做一分是一分。
除此之外,利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有智尽智,有力尽力,用自己创造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使这个世界更加丰富、美好,也是一件大有意义的事。
◎如饮甘泉
如果在活着的时候能够认识死亡的真谛,认识到死亡的来临并不是失败而是胜利、是生命中最高贵和光明的时刻,心灵就拥有了无边无际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