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主要天气系统
寒潮、梅雨是对中国气候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涉及范围很广,东南沿海还受到台风的侵袭。这三类天气系统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尤其影响到农业生产。
寒潮
在冬季,一次冷高压活动,会同时带来一股冷空气侵袭。当强冷空气南下时,其经过的地区急剧降温,出现严重霜冻,并伴随大风或雨雪天气过程,称为“寒潮”天气。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一次强冷空气活动对各地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中国气象部门规定:就全国来说,一次冷空气入侵,能使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4℃,陆上有相当于3个大区出现5~7级以上大风,则称为“寒潮”。如果在48小时内降温14℃以上,大陆上有3~4个大区出现5~7级大风,沿海所有海区先后出现7级以上大风,则称为“强寒潮”。寒潮同时带来的大风降温对农牧渔业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很大,属灾害性天气。但寒潮活动又会给一些地区带来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梅雨
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一段时间的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多数年份为连续性降水,少数年份后期多降雨或暴雨。梅雨开始与结束的早晚,雨期雨量的丰歉以及年际变化均较大。正常情况下,梅雨开始的日期有50%在6月6日~15日这10天内,有24%出现在6月20之后。最早入梅(1971年5月26日)和最晚入梅(1947年7月4日)相差40天。正常梅雨结束日期最多出现在7月6日~10日,其次是6月下旬。最早出梅在6月中旬,最晚出梅在7月底至8月初,二者相差一个半月。正常梅雨期长约20天,最长达63天。而有些年份梅雨期极不明显,甚至出现“空梅”现象。
梅雨的物理机制
梅雨的物理机制十分复杂。一般说来,在一定的环流条件下,中纬度变性的大陆气团南下至江淮一带,与热带海洋气团交绥,形成准静止锋,锋面上相继产生气旋,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大气环流理论认为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与梅雨有联系。此外,海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夏季鄂霍次克海上空高压南下,北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异常等,对东亚梅雨都有一定的影响。
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低纬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海的低压系统,或称热带气旋。它是对中国东南沿海夏秋两季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台风发生源地有三:菲律宾以东洋面、加罗林群岛附近洋面以及南海。其中,前两个源地的发生次数最多。台风生成后,移动路径的变化很大,对中国有影响的主要有三条。一是西行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向西,经菲律宾或穿过巴林塘海峡、巴士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继续西行至海南岛或越南登陆。这条路线主要影响中国两广和海南地区。二是西北行登陆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向西北方向移动,先在中国台湾省登陆,然后穿过台湾海峡又在福建登陆;或从源地向西北,穿过琉球群岛,然后在中国江浙沿海登陆,影响中国东南沿海。三是海上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向西北方向移动,至北纬25°附近转向东北,向日本方向前进。这条线路对中国影响不大,但如果转向点靠近中国沿海,则对中国沿海地区亦会有较大影响。通常,6月前和9月后,台风主要取第一、三两条路径,7、8月份以路径二为主。台风全年均可发生,以5~10月为多,7、8月尤常见。根据70年的统计资料,平均每年发生20次。1939年最多,共32次;1885、1901年最少,有9次。登陆的台风,以在广东和海南登陆的次数最多,约占50%,其次是中国台湾省和福建省。台风中心气压很低,中心附近风力强大,并带有暴雨或大暴雨。如,1962年8月5日12时强台风在中国台湾花莲—宜兰登陆,14时中心气压降至900毫巴,中心附近风速高达75米/秒。台风降水的强度亦很大。1963年9月9日~12日,台风侵袭中国台湾,台北附近一个山区测站测得这次台风过程降水量为1684毫米;1975年8月,受“7503号”台风影响,河南省泌阳林庄8月5日~7日三天降水量共达1605毫米。
太平洋北部的热带气旋卫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