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 后果严重
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
一、地球面临的十大环境危机
(一)臭氧层的破坏
臭氧层位于距离地面20~30千米范围的大气平流层内。臭氧层过滤了99%的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保护作用。
臭氧层破坏的严重后果是不容忽视的:它将增高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让人类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并且还会严重地破坏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等等。
(二)全球气候的变暖
地球的气温目前在悄悄地升高,并且已经到了为人察觉的程度。它的危害不应被漠视。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两极冰川的融化,会带来频繁的暴风雨,还会导致生物物种的减少,更会使海平面上升,许多国家将会被彻底淹没。
目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世界环保的热点之一。
全球变暖应该说是当前最重要的一个危机,当前诸多的气候问题都是由于温度的上升而引起的。而地球气温变化的真正原因正在于人类的活动。在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在有机废物的发酵过程中,不断地释放出一些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气体。这些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具有阻止地球表面热量散发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温室,所以这类气体被统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越积越厚,地球温度自然而然也就会越来越高了。
(三)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建设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动植物的破坏与日俱增。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每年都有4000~60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更多的物种正受到威胁。1996年,世界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报告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哺乳类动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险境,每年还有1000万公顷的热带森林被毁坏。”中国生物的多样性遭受破坏的速度也十分惊人。
动植物的生死存亡必将会影响到人类的命运。人类威胁其他生物生存的最终结果将会是威胁自己的生存。
(四)森林的急剧锐减
因为人类的过度采伐和不恰当的开垦,再加上气候变化引起的森林火灾,致使全世界森林面积不断地减少。据科学统计,近50年来,森林面积已减少了30%,并且其锐减的势头至今仍旧不见减弱。
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许多种不堪设想的恶果。
(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
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包括对原始森林的破坏)及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全世界的水土流失问题变得异常严重。每年都有相当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其原因在于过度的放牧及重用轻养使草地逐渐退化。还有些是因为开荒、采矿、修路等建设活动,使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再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世界上每天都有大片土地沦为荒漠。
(六)酸雨的大量蔓延
如今,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时就会转化成硫酸与硝酸溶解在雨水中,将雨水的pH值降低到正常底线(5.6)以下,这种雨被称为“酸雨”。假如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十分高,那么,就会使降雨的pH值低到3左右。1998年,南极竟然出现了酸雨,pH值最低只有4.45。
酸雨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降落地面会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导致林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建筑物及名胜古迹也将遭受破坏。目前,全世界酸雨污染范围正在逐日地扩大,同时,酸度也在不断地增加。
(七)固体废弃物成灾
通常,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统称固体废弃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如今已经成为地球特别是城市的一大灾害。垃圾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任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还会污染周围的空气、水体甚至地下水。有的工业废弃物中还含有易燃、易爆、致毒、致病、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其危害则更为严重。
固体废弃物引发的危机之所以会产生,正是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毫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改变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大自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地球的承载力也在不断地下降。
(八)资源大量短缺
现在,因为人口总数的增加,为供应粮食所需的耕地开始日益紧张,而工业城市建设工程却在不断地占用大量耕地,化肥农药的使用也使耕地的质量不断地降低,所以人类正面临耕地不足的困境。
近几十年来,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已经有许多的资源出现短缺的现象。最主要的有耕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土壤是各种污染物最终的一个“宿营地”,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内,并且这些污染物还会随着土壤作物的生长和食用而进入人体,危害人类的健康。
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令人触目惊心。有关统计显示,中国目前至少有2000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的粮食达1000多万吨。在这其中,最主要的是重金属污染、化学用品污染、有机物污染等。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污染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显示,在约140万平方千米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已经开始占到污水灌区面积的64.80%,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中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多达1000多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竟然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铜、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并可以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此外,还有光污染、核污染、噪声污染等等。可见,污染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006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一份环境检查报告中,以“有水皆污”“逢雨必酸”“污染之重,触目惊心”“不能再拖下去了”等字句来形容污染的严重性。假如照此发展下去的话,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不会在这个地球上找到一块净土,将不会再有一块立足之地、容身之处,人类的灭亡也就变得无可避免了!
矿产资源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脉。矿产资源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地球上的矿物为人类已知的有3300多种,并构成多样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更是全球经济的产业基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对地球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开采强度越来越大,世界各国的矿藏资源都即将面临枯竭。
现在,人类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于矿产资源。
不言而喻,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从19世纪到20世纪,近200年来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正是化石能源的支撑。然而,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和对它们的巨大消耗,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化石能源本世纪都将被开采殆尽。
2010年,《现代快报》对地球的资源来了个大起底,世界化石能源可维持的年数是:石油46年,天然气65年,煤169年。美国能源部信息局乐观地预计,石油极限产量最早将出现在2021年,最迟是2112年,距今还有近100年的时间。然而,煤将还会有169年的时光!
世界煤炭总可采储量大约为8475亿吨。长期来看,尽管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相对稳定,但依然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根据当前的消费水平,最多也只能维持200年左右的时间。
科学研究表明,全世界最终可采石油储量为3万亿桶。由此我们可以推算,世界石油产量的顶峰将会在2030年出现。随着剩余储量开采难度的增大,石油产量也会快速下降。
世界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77万亿立方米。倘若年开采量维持在2.3万亿立方米,那么天然气将会在80年内枯竭。
此外,原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正趋于枯竭。据相关资料表明,截至2012年,地球上已经探明的有色金属储量如果按现在的开采速度计算,可供开采的年限分别为:铜22年、铝164年、镍77年、锡28年。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许多不可再生的稀有金属资源仅仅可以用十来年。比如铂,全世界的所有铂金属在15年内就可以被人类用光。铂与石油、钻石不同,根本无法合成,一旦我们用完了所有的铂,地球将不再会有获得铂的办法。
同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在其他很多的稀有金属上。被用作制造阻火材料的锑金属15年就将被人类用光,银在10年内就会被耗尽,锌可能将在2037年被用光,而铟和铪这两种重要的计算机芯片原料金属在2017年就可能被用完,用来制造荧光灯的绿色磷光体的金属铽在2012年前就会被用光。估计地球上拥有的铟储量,恐怕最多可以维持我们人类10年的使用。
(九)水资源出现危机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人口的急据膨胀和水污染的日趋严重,水资源已经十分匮乏,情况极其严峻。很多人可能会说,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海水、地下水、雨水……据估计,地球上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千米。如果把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当于地球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水是最廉价、最丰富的资源,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非常可惜的是,地球上的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淡水仅占地球水总量的2%,约有3.5亿立方米,而这2%的淡水也不能完全被人类所应用,因为它的88%都被冻在两极的冰帽和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可以开采的浅层地下水才可被人类进行应用,其中绝大多数又是地下水,不开采就不能应用,仅有0.34%是人类可以进行利用的,可直接应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04%。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水资源根本就不是可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会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而价格也将会和石油一样令人难以企及。然而,水和石油毕竟不同,有的人可以一生都不用半滴石油,但却没有人能离开水生活一周!相反,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停地消耗水。因而水资源的危机,将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危机,对人类造成致命的打击。
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用水告急,其中43个国家为严重缺水,危及20亿人口的生存,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其中有28个国家已经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着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这种形势还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目前,全球有约1/3的人口已受到缺水的威胁。
要知道,中国也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的群众却依然没有感受到如此的窘境,相反,用水一如既往的大手大脚,浪费得让人心疼。
工业用水方面,中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在中国农村,水资源利用率也仅有40%左右。就生产用水而言,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的水,一亩小麦得需要1200多立方米的水。
世界上还有更多的缺水国家都与中国一样,正在大量地透支着未来的一切!如此缺水又如此挥霍,那么,我们靠什么来维持这种虚假的富有呢?就是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掩盖极度缺水这一重要的事实。
严重的水污染也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相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亿吨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近5.5万亿吨淡水。因水污染而引起的患疾,每年就达9亿人次。世界上现有1/10的河流遭受到了污染。有十几亿人口正在饮用污染水,有的国家地表受污染程度高达70%左右,欧洲北海一些水域捕鱼有1/3因污染而不能食用。
水是生命之源,失去了水当然也就会失去生命!据国际科研小组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人类每年对淡水消耗的底线是4000立方千米,当前每年消耗2600立方千米,预计本世纪中叶将接近底线。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工业废水的排放,化学肥料的滥用,垃圾的随意倾倒,生活污水的剧增,将河流变成了阴沟,使湖泊变成了污水地,水源遭到难以逆转的污染。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000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人口膨胀和工业发展所制造出来的越来越多的污水、废水最终超过了天然水体所承受的极限,污染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下水和近岸海域水域都正在受到污染,我们可以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水环境的污染使原本就短缺的水资源显得更为紧张。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的污染加上江河湖的洪涝灾害,构成了足以毁灭人类的水危机。
在中国,水污染现在更是触目惊心。中国七大水系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55000米河段中有23.3%的河段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45%的河段鱼虾绝迹,85%的河段不符合人类饮用水的标准;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1%(注:劣五类水已丧失水功能,甚至不适于灌溉和观赏),176条城市河段监测数据显示,城市河段90%以上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地下水方面,中国城市供水30%源于地下水,北方城市达89%,近20个城市地下水的水质恶化。2005年,中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局部地区地下水的水质指数严重超标。
湖泊方面,近30年来,污染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如云南滇池,全湖水质低于五类,湖水氮、磷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海洋方面,海洋污染直接导致了海洋环境的恶化和生物品种的减少。各种随意排出的垃圾、漏泄的原油、各种漂浮物以及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使海洋赤潮、黑潮频发。
(十)大气污染的肆虐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令人震惊,在突然高浓度的污染物作用下,可以造成中毒,甚至可能会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就是这样夺人性命的。
最普遍的大气污染是由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所造成的,细小的悬浮颗粒被吸入人体,非常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现代都市还存在光化学烟雾,这是由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夹带大量化学物质,如碳氢化合物、氢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它们在太阳光的作用下,会形成一种刺激性的烟雾,从而会引起眼病、头痛、呼吸困难等。
工业和交通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也给地球上的大气带来了极大的破坏。1998年,中国竟有7个城市的大气质量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可见问题之严重。
据有关统计表明,世界上每年仅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就达2亿多吨,碳氢化合物达5000多万吨;热电站排放的飘尘达2亿吨,硫化物达6000多万吨。
如果我们再不爱护地球、再不保护地球,我们人类自己将会陷入自己修造的生态陷阱中而难以自拔,人类将不可能拥有前途和未来,又遑论什么发展?
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从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以发达国家为先导,全球先后兴起了两次环境保护运动的浪潮。先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第一次环境保护浪潮。它的直接导因是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和丰裕社会生活的进程中,伴生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现代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又伴生着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出现了第二次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浪潮。
环境污染和破坏范围大,影响深,污染源、破坏源多,它威胁到整个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从而使保护地球环境成为全球性协同动作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它对全球性的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发展以及政治、外交和社会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它涉及人们普遍关注的影响全球的大气质量恶化,水资源的溃乏和污染,森林草原植被遭受严重破坏,野生的和稀有的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土壤沙化,耕地面积减少,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核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等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
(一)二战后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一份题为《我们共有明天》(一译《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警告说:“存在着急剧改变地球和威胁地球上许多物种,包括人类的生命的环境趋势。每年11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这在30年内将大致等于印度的面积。这些森林的很大部分将变成不能支持那里定居的农民的低质农田。每年有600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无用的沙漠。它的总面积在30年内将大致等于沙特阿拉伯的面积。”
“在欧洲,酸沉降破坏了森林和湖泊以及各国的艺术和建筑遗产;它还可能使大片土壤酸化以至到不可恢复的地步。矿物燃料的燃烧将二氧化碳排入大气之中,从而造成了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种 ‘温室效应’到下世纪初可能将全球平均气温提高到足以改变农业生产区域,提高海平面使海水泛滥于沿海城市以及损害国民经济的地步。工业将有毒物质排入人的食物链以及地下水层,并达到无法清除的地步。其他工业气体有耗竭地球臭养保护层的危险,它将使人和牲畜的癌症发病率急剧提高,海洋的食物链也将遭到严重破坏。”
这份报告以强有力的说服力向人们呼吁:拯救地球!报告提出了“持续的发展”这一概念:“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美国《时代》周刊1988年的世界风云“人物”是地球,它已处于不断恶化的危险之中。“它的前景却由于人类的不顾及后果的行为而阴云笼罩。这些行为包括:人口过度膨胀、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和对大自然肆无忌惮的破坏。”
联合国在公布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说:“我们时代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人类的几乎是无限的建设与创造力量是相等于同样巨大的破坏与毁灭力量。”“第二个特点是,所有行动都具有全球性的相互关系,及全球为之承担责任的结果。”
1988年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就在这同一天,地球上大大小小的工厂又排出1400万吨二氧化碳,几十万吨石油,垃圾和有毒金属被倾入大海,又有500平方千米森林被毁,14000公顷变成沙漠,600多万吨土壤随水土流失,400万人因环境污染而致病。”
1988年7月,12国代表在美国的温斯布列特集会,会议宣称:“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改变的规模和速度一直在迅速扩大。这种扩大已促使人们不断将环境问题列入我们这个新的相互联系的全球社会的议事日程。”会议认为影响人类的环境是“全球水供应的污染,有毒废物的增加,世界沙漠的扩大,臭氧层的破坏,动植物整个物种的灭绝”,而“具有最长远的、最少为人们理解的威胁的问题是全球的气温上升趋势”。
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亨利·肯德尔在普林斯顿大学发表演说指出:人口过剩、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一场全球大灾难正在迫近。他呼吁:救救人类!
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专题报告的前言说:“在制定发展政策时要综合考虑环境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的价值认识普遍不足,致使人类健康受到损害,生产率降低,未来发展的前景也受到破坏。”
1992年11月,关心核问题科学家联盟就人口与环境恶化问题发表《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告诫》联合声明,由1500多名专家签署,在这其中包括104位诺贝尔奖得主。
1994年,世界观察所在6月11日发表的《1994年度全球趋势报告》中说,“在所有衡量地球健康状况的指标中,我们仅成功地扭转了一种指标的恶化”,也就是使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氯氟化碳(氟利昂)的制造和生产减少,但是,“其他所有关键趋势仍在朝着坏的方向发展”。
要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破坏它,同时也会毁灭自己,珍爱它,留给子孙后代一颗蓝色的星球,人们别无选择。
(二)大气质量恶化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根据美国伍兹·霍尔研究中心主任伍德韦尔博士研究,20世纪80年代地球气温比约100年前上升了0.5℃~0.7℃。上世纪以来7个最热的年头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从现在到2050年,世界平均气温可能上升4.5℃,结果到2100年海平面会上升1.4~2.2米。据澳大利亚科学家1988年的报告,由于地球气温的日渐升高,在今后30年内,全世界总产值的3%~4%将会受到影响。
大气质量恶化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的影响,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趋势的发展,这是当代世界生态环境恶化的首要大敌。
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的报告说:“如果在今后50~100年内仍然按目前的增加速度使用化学燃料,那么二氧化碳含量会达到百万分之六百,而19世纪中叶迄今只是百万分之二百七十到三百五十。”
1987年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环保国际会议资料显示,人类现在每年向大气层排放的氧化硫约2亿吨,氧化氮1亿多吨,造成日益严重的酸雨危害,酸性沉淀物使土壤和湖水酸化、生物死亡,使农作物和森林面临灭顶之灾。
苏联科学家曾预测,到21世纪中期,海洋水面将会上升数米。即使我们现在马上停止产生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也仍存在。因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燃烧矿物燃料的结果,而这种人类活动的影响却只会到下一个10年中才会感受到。
1987年3月2日,美国《新闻周刊》在《大自然的报复》一文中还预测到2037年时:“巴黎和费城到处张贴着预报洪水将到来的告示。纽约市的街道水深4英尺,大部分居民已逃到内地。巴西、印度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报道发生了白内障、疱症和肝炎等流行病。接连第10个皮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总数达5亿人,旱灾再次使美国中西部和克里米亚的小麦大量减产。渔民报告说,在世界各大洋实际上已看不到虾和蟹了。现在来谈谈好消息:斯德哥尔摩的居民在11月可以沐日光浴,南极洲的旅游业正在兴旺发展,西伯利亚已成为世界的粮仓。”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计划部门1988年秋发布的一个调查报告指出,现在全世界有18亿城市居民的大多数人要呼吸质量差得难以容忍的空气。在过去的18年间,每年有1.8亿吨散落在空气中的人造二氧化碳。根据气候站的相关数据,20世纪80年代是全球平均气温130年前首次保存可靠记录以来所测到的最高气温。
1988年7月,美国的《幸福》杂志在《世界正在变热:这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指出,燃烧石油、煤、汽油等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正在大气层中迅速积聚,比二氧化碳少得多但同样有害的氯氟化碳等气体也正在迅速增多,这些气体主要是来自机动车辆气管和工业溶剂等各种人为源。在大气中这些气体往往起着温室玻璃那样的作用,让阳光射入而又把热量留聚下来,它们吸收而不是反射能生热的红外线辐射,从而使地球气温开始持续上升,人们称它为“温室效应”。这些迹象都是不祥之兆。
美国《纽约时报》1988年3月29日载文称80年代最暖的年份是1981年、1983年、1987年。90年代以来又连续出现高温年。80年代为本世纪气温最高的10年,到21世纪中期,地球气温要上升2~3华氏度,而14世纪全球气温只下降2华氏度就引起了严重破坏的小冰川期。假如今后60年左右,气温上升7华氏度,那就相当于18000年前冰川开始漫长消融过程以来全球温度上升的总数。其结果就是内陆更加干燥,沿海地区会变得更加潮湿,寒冷季节会缩短,温暖季节会延长,世界海平面增高,土壤湿度会降低,沿海城市会常遭水淹,现在肥沃的土地可能变成沙漠,而北极平原可能成为可耕地。
日本11位知名专家和教授在《21世纪》杂志1988年10月号发表《围绕着日本的四大危机》,文章说:环境破坏、人口问题、资源枯竭和国际经济秩序崩溃这四大危机正日益明显而又错综复杂地表现出来。
大气污染是无国界的,“在荷兰,从大气中降下来的硫的77%来自别的国家;在丹麦,从大气中降下的硫的64%来自别国,主要来源是罗马尼亚、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
1988年11月,在汉堡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上提出:如果“温室效应”不予阻止,世界在劫难逃。
在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少是以牺牲大气环境为代价的,不少城市空气被宣布为“对健康有害”。在美国,大气污染同样是非常严重的,特别在20世纪60~70年代。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说:“在今天的城市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切现代生活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一般环境的污染,洛杉矶天空上的烟雾是其他城市即将遭受同样命运的先兆。”
“烟雾和空气的污染可以改变世界的气候。这种外部负经济效果不可能被竞争和追求利润所纠正。”
“二氧化硫和烟尘毒化了每一个城市的空气。工业革命使二氧化碳集中于大气层,从而改变了世界气候,某些科学家认为,铅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将越聚越多,这一不可逆转的过程很快将成为普遍性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冷冻剂、除臭剂、喷雾剂等各种含氢烃类化学物品的无控制使用,大型喷气飞机和飞行物以及大量化肥的使用,使臭氧层中的臭氧分解,减少了3%,到2050年可能减少10%。而臭氧层遭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指出:处于地球上空16~48千米处同温层里的气体漂浮着臭氧层,它保护着地球的生命生存和发展,被誉为人类的“生命之伞”,能挡住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而氧化氯则是破坏臭氧层元凶氟利昂的一种化学副产品。
20世纪以来,震惊世界的大气污染事件到1988年已发生8次,病倒和死亡人数达几十万。
1992年的《世界银行报告》说:“即使目前仍难以预测地球变暖的速度和程度,但变暖的确定性是很大的……目前一般都同意的是,由温室变暖引发的气候变化,会使大陆中部地区的土壤更加干燥,并导致海平面大幅度地上升……在下一个十年中,臭氧损耗的情况可能与目前一样,臭氧保护层的恢复估计要到2000年以后才会缓慢发生,大约到下世纪中叶,估计大气中的浓度会降到本世纪70年代后期的水平。”
“臭氧的减少造成疾病,每年可能新增加30万名皮肤癌患者,以及使170万人患眼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将使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最乐观的估计,在 ‘正常’情况下,世界的平均温度到下世纪末将上升3℃,其变化幅度大约为2℃以下至5℃以上。”
1992年3月,美国马里兰大学协调研究报告认为:海面上升将超过人们所担心的程度。
华盛顿气候研究所的托平博士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到2100年,上海:海面将上升6英尺(有一半是地面下沉造成的);东京:如果不花费400亿英镑增高现有的防护设施,郊区大部将被洪水淹没。
1992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南亚办事处在一份报告中说:“如果听任全球气候大大变暖的情况发生,那么,由于干旱的加剧,单是那种效应就会导致目前的雨林永远丧失。”
1993年秋召开的南太平洋论坛会议公报提出:“应该站在仅高于海平面几英尺的岛屿或陆地上看待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另一些研究报告则提出了对温室效应的质疑,认为地球具有强有力的自我调节能力,地球冷暖不定,而变暖有利有弊,CFC既能使大气变暖,也能使大气变冷,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但持有弊端观点的人和证明气候变暖弊病的证据越来越多,所以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称“全球变暖威胁沿海国家”。
中国的大气污染以煤燃料为主,1987年一年中向大气排放的烟尘为1445吨,二氧化硫为1412万吨。在有关部门对60个城市进行调查后,发现大气悬浮微粒的日平均浓度都超过了每立方米300微克的国家二级标准。
在监测的54个城市中,有45个城市有酸雨现象,1994年又出现全市悬浮颗粒和可吸入大气常年超过国家标准1~2倍的情况。
1993年,中国城市煤烟型大气污染仍很严重,冬季重于夏秋季,北方重于南方,大中城市重于小城市,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有所增加,更要命的是,出现酸雨的城市明显多于上年。
(三)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的匮乏
现在缺水情况已相当严重,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或严重缺水国。水资源紧张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头号问题。淡水占全球水的2.6%,只有不到1.2%在土壤和空气中,贝加尔胡又占其中的1/5。全球淡水总储量为3.5亿立方米,人类生产与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只有105亿立方米。全世界有20多亿人口饮水紧张,而缺水国也有所增加。
世界上现有1/10的河流遭污染。目前,全世界有10几亿人口饮用污染水,有的国家地表受污染程度高达70%左右,欧洲北海一些水域捕获的鱼有1/3因污染而不能食用。在欧洲沿海和港湾地区大部分河流受到污染,下水道的各种排污物和船舶的废物漂沉在附近,致使地中海的金枪鱼体内含汞量超过正常标准。而且增加使用肥料和动物性废料,使北海的磷酸盐和氮的污染程度提高,荷兰沿海水域的稀有金属含量增加。
在发达国家,石油污染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发展海上石油生产、石油运输以及油船事故的不断发生,使大量石油流入海中,使地中海成了“世界上被石油污染最严重的海之一”。
至于内陆水源,在最近几十年中,内陆水源中的污染物增加了,硝酸盐的平均含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限度。有人统计,现在的年排入水体的有害物共13万吨,其中氯540吨、镉204吨、铬2020吨、砷1209吨、铅2238吨、酚13400吨、氰化物7000吨、石油10万吨等。很多地区的水质遭到了破坏。
地下水污染在丹麦、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日益严重。丹麦80%的工厂排出的水中销酸盐含量超过了允许的限度;在法国有100万人喝的水中销酸盐含量超过了允许的限度。大量倾倒的含汞、铅、镉、砷、铬等元素的废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变成各种有毒化合物,危及人类健康和生物的安全。1988年4月,法国《科技与生活》月刊文章分析指出,汞进入海洋生态系统变成各种汞化物,其中甲基汞为剧毒,有极大的稳定性;人们一天最多吸收的铅为每公斤体重的1微克,超过了将发生铅沉积;镉的含量长期滞留体内会致病;西方每人日摄入砷含量25~33微克,而能够消化的只有5%~15%,鱼体内砷的含量不能超过0.05毫克/升,否则将导致人中毒;铬本身虽无毒,但铬盐有毒;空气中的重金属主要通过工业部门的煤燃烧和饮用水进入食物键,人如食用过量的重金属对健康极为有害。
“由于人们大量抛弃废旧制成品,全世界的锰、钼、镍、锑和钒的产量的1%~5%都回到了大自然中去了。大地并不是一个无底垃圾桶,它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土地的被污染已接近极限,因此必须采取排污措施。”
整个海洋患了重病、传染病。北海及波罗的海沿岸水域已成为倾倒工业废料的场所。莱茵河、缪士河、易北河每年排入北海的废料含锌物为3800万吨,含铅物1.35万吨,含铜物5600万吨,以及大量含砷、镉、汞及放射性废料。北海每年有3万吨碳氢物泄漏到北海周围水域,使成群的海水生物遭殃,如鲑、鲟、牡蛎以及鳕等生物已渐绝迹,幸存者也往往患有骨骼变形或肿块;还有赤潮、海藻花等对海洋鱼类和有益海藻也带来严重威胁。
200亿吨废料,包括瓶罐、放射性废料、化学物、重金属直至人类粪便的物染,严重污染了对人类生命影响最大的大陆架水域。而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有3/4左右的人群居住在离大河湖岸约81千米内的地区。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三、灾难频发
2012年,世界上流行末日预言。所谓末日预言,就是认为地球会有末日劫难的一种预言。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纪末诺查丹玛斯的1999年末世预言。据说这位16世纪法国国王的侍从医官、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大预言家曾预言道:“1999年7月4日,‘恐怖之王’将从天而降。”这个预言曾令世纪末的世界一度被末日悲情所笼罩。许多信神信邪信天外有人天外有仙的人更是深信不疑。据统计,当时仅在美国至少有1500个邪教在神神秘秘地迎接“世界末日”的到来,并且发生了数起疯狂的集体自杀事件。然而时至今日,这个预言也没有实现,诺查丹玛斯和他虔诚的信徒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关于末日预言有很多说法,大多是地球和人类会在某年某月毁灭,关于毁灭的原因则有末日灾难、地震、大洪水、核爆、外星人入侵……五花八门。目前,已经超过了预言的时期却根本没有出现末日的预言就有数十个。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各种超级灾难的频频发生,另一个关于末日的预言开始甚嚣尘上,引起全球人的注目,那就是已经无端消失了的玛雅人有关2012年的末日预言。
尤其是在2009年以此预言为灵感基础的灾难电影《2012》在全球放映之后,相信末日预言的人越来越多,末日之论大行其道,以至于“末日即将来临”成为各大网站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在《2012》这部影片中,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将末日景象描绘得惊天动地:超级大城市洛杉矶在轰鸣声中坍塌沉陷、华盛顿在滔天洪水中淹没、埃菲尔铁塔被拦腰撞倒、罗马大教堂瞬间崩塌、金门大桥顷刻断裂、漫天洪水冲上喜马拉雅雪山之巅……俨然是诺亚方舟传说的再现。
与以往的科幻和灾难电影不同,《2012》将地球和人类的末日放在了马上就要到来的2012年,而不是1000年或是500年以后,这正是基于玛雅人所谓的末日预言——“2012年12月21日的太阳落下之后将永不再升起,世界将会陷入永无止境的黑暗,滔天洪水淹没整个地球,人类文明也因此走到尽头。”电影《2012》正是将这个预言当成终会发生的现实来进行拍摄的。
可是,电影毕竟是电影,是艺术家甚至电影商为了自己所要表现的目的或所要赚取的利益而努力吸引人们去观看的一种手法和技巧,绝对不能当真。
但是,随着这几年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以及2010年的西南大旱、肆虐的大风暴、猛烈的沙尘暴、火山的喷发和2011年发生的云南地震、日本大地震及海啸和核泄漏、泰缅边境的地震……等一系列重大天灾的频繁发生,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瞬间丧生,山崩地裂、洪水滔天的现实劫难已经不再是电影中才可以看到的末日景象了。
仅在2010年一年,就有地震、火山喷发、旱灾、洪水、暴雪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从这年的年初一直持续到年尾。据统计,2010年全年约有26万人因各种灾害失去生命,比过去40年来所有恐怖攻击罹难者的总和还要多。
首先是1月12号,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全国近900万人口中约1/3受灾,估计20万至30万人遇难。紧接着, 2月智利8.8级强震,4月冰岛火山喷发、中国玉树地震,7月俄罗斯森林火灾、巴基斯坦特大洪水,8月印控克什米尔列城和中国舟曲泥石流灾害,10月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火山喷发,11月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大的山火。与此同时,气候不断地恶化,北半球雪灾、中国南方五省大旱、格陵兰岛冰川崩裂、欧洲和美国东部持续高温、中美洲飓风等,都在折磨着人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巨大的,如俄罗斯山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亿美元,可能使俄罗斯这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减少1个百分点。巴基斯坦三天洪水带来的破坏,远远超过了塔利班与政府军交战3年造成的损失。地球就像一个得了重病的病人,一直不停地咳嗽,发抖,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而在2011年伊始,就已经发生了云南的地震、日本的特大强震和缅泰边境的地震,损失巨大,尤其是日本由于地震而引起的海啸掀起滔天巨浪,将人畜、财产、房屋、汽车……都席卷一空!
当现实中已经发生的惨烈景象使任何电影和想象都相形见绌时,人们不得不开始相信:末日真的即将来临!
从地球和人类目前的状况来说,这种“末日预言”和公众的“末日危机感”,或许真的隐藏着几分危机的征兆。尽管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玛雅人的2012预言注定与其他预言一样,只不过是和愿意相信的人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而已。
那么,预言暗藏着何种危机征兆呢?
虽然2012的末日预言不足为信,但是2012年全球各地出现的种种极端气候现象与自然灾害却足以提醒我们,人类必须清楚,末日预言与现实的劫难之间并非有遥不可及的距离,如果我们对发生在地球上的重重劫难与伤痛继续熟视无睹,如果我们继续肆意妄为地破坏环境、贪得无厌地攫取资源,“末日”来临或许就在明天!
步入2000年以来,频繁的自然灾害、碳排放与污染、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诸多问题都被摆在了世界各国的面前,人类已经不得不思考这些以往历史上从不曾有过的严峻形势,而在这个时段恰恰出现的世界末日讨论高潮,很难说与人类日益高涨的环境焦虑无关。虽然在2012年地球发生巨变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是随着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和破坏加剧,人类面临的自然环境将会更加恶劣。这或许是预言外衣遮盖之下地球真正的危机的切实征兆。
(一)从火山、飓风到特大洪水
假如我们翻开人类那漫长的历史,从中就不难发现,灾难总是和人类相伴,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天灾,比如火山、飓风、地震、大洪水、泥石流、雪灾、冰灾等。这些巨大的天灾,给地球和人类带来无数次毁灭性的灾难。
全球每年都有50多次火山爆发。全世界至少已有20座城市被爆发的火山瞬间毁灭。其中,最早的记载是约公元前1450年的古希腊,当时繁华的克诺索斯古城被突如其来的桑托林岛火山爆发夷为平地。著名的宠贝古城也正是毁于火山之手——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把当时极为繁华的拥有2万多人口的庞贝城完全掩埋,使整个庞贝城瞬间化为乌有!
火山爆发时,喷涌的炽热岩浆会吞噬地面上的一切,并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灾害——海啸、泥石流、洪水等,这不仅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
2010年的3月和4月,位于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的一处火山发生了两次喷发,其产生的火山灰在欧洲上空四处游荡扩散。甚至升到11000米的高空,严重影响了飞机的起飞,致使欧洲的航班几近瘫痪。挪威、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瑞典、芬兰、丹麦、爱尔兰、德国、波兰、荷兰、英国、法国、奥地利等国纷纷宣布关闭机场,封闭领空,停运航线。整个欧洲上空都被火山灰染成了灰沉之色,简直可以用暗无天日、阴霾密布来形容,那情景,就像科幻电影中表现的末日景象!
2010年5月27日,危地马拉的火山爆发,共有1800人受灾。
2010年5月28日,厄瓜多尔的火山爆发,共有2500人受灾。
2010年8月29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一座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喷出的烟尘直冲1500米高空,附近有1.2万名居民不得不撤离,离开自己的家园,共有15060人受灾。
值得人们庆幸的是,这几次火山喷发都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火山灰也没有形成更大的灾难,如果像远古时代那样遮天蔽日,放出温室气体,导致气温骤升,那也许就是真正的世界末日了!
飓风也是破坏力超强的天灾之一。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气候异常也变得越来越频繁,飓风灾难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全球每年至少产生80多个风力达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达10万以上的飓风灾难就有8次。
飓风又称台风或龙卷风,是形成于赤道海洋附近的热带气旋。每年的夏季,几乎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飓风在全球各地形成,给人类带来灾难。
2004年,共有12次飓风袭击了大西洋沿岸和加勒比海地区,比正常年景多出一倍以上。这些风暴致使1700多人丧生,无数建筑物被摧毁。而在2005年,大西洋共计有15个飓风,其中包括摧毁新奥尔良市的“卡特里娜”飓风。那场飓风使整个新奥尔市变成一片汪洋,成为了泽国水城。2008年5月2日,“500年一遇”的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竟然突转方向直袭缅甸人口最稠密、地势低平的伊洛瓦底三角洲,使缅甸几乎半个国家成了灾区,造成的死亡人数为77738人,失踪人数为55917人,受伤人数为19359人,而经济损失则难以估计。
2010年,在大西洋上共有19个风暴形成,其中的12个成为飓风,而其中的5个成为大型飓风(3级或以上)。这是自破纪录的2005年以来飓风最活跃的一年。
2011年,飓风再次疯狂发威。4月27日,在美国南部刮起的龙卷风和特大风暴使南部地区7个州遭到龙卷风与强风暴袭击。到4月28日晚,南部已接到137起龙卷风报告。强风暴导致美国南部地区约100万用户断电。据路透社报道,到4月30日,死亡人数已上升到至少306人,其中受灾最重的亚拉巴马州有204人死亡。风暴还导致亚拉巴马州一家核电站电力供应受到影响,部分反应堆自动关闭。亚拉巴马、密西西比、田纳西、弗吉尼亚、阿肯色等州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最后的灾情依然不可知。
有关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和气候异常变化的加剧,飓风的形成还会不断加剧,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人类还将会遭受到更多更大的飓风灾难,想想就会让人不寒而栗。
自1980年以来,狂野的气候已经造成了至少60万人死亡,并带来超过5000亿英镑的经济损失。而在未来,人类可能面临难以想象的飓风和面积如同美国一半大的魔鬼台风的袭击。
能与飓风的破坏力相比拟的是大洪水。有关统计显示,在各种自然灾难中,洪水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全部因自然灾难死亡人口的75%,经济损失占到40%。全世界每年均有国家和地区遭受洪水灾害之苦。
2010年是全球发生洪灾数量最多的一年,基本上每个月都有洪灾肆虐,受灾人数达上亿人。这一年也是近20年来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年份之一,达到了近30万人。肯尼亚3月7日的洪水造成94人死亡,哥伦比亚3月份的洪水造成93人死亡。巴西4月4日的洪水造成256人死亡;7月28日的巴基斯坦山洪暴发,造成1961人死亡;6月份中国的洪水造成152人死亡;印度8月6日和9月18日的洪水分别造成196人和200人死亡;洪都拉斯8月份的洪水造成117人死亡,尼泊尔8月21日的洪水造成138人死亡。
更可怕的是,洪水会引发可怕的泥石流,这是一种比洪水本身更可怕的灾难。由于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20世纪以来,全球泥石流暴发频率急剧增加,已发生了百余次。
泥石流是一股泥石洪流,在瞬间暴发,多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存在泥石流的潜在威胁。
1970年5月,秘鲁发生7.8级大地震,引发了迄今世界上罕见的瓦斯卡兰山特大泥石流,秘鲁容加依城全部被毁,近7万人丧生,灾难景象简直惨不忍睹。
更惨的是1985年11月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泥石流。虽然这次泥石流早有先兆,但人类仍难逃脱厄运,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无比惨痛的教训。当火山喷发夹带着碎屑、火山泥流奔腾而下时,50千米外的阿美罗镇还没有接到疏散命令,一切都太迟了,鲁伊斯火山泥流在瞬间将它吞没,造成1.3万人死亡,13万人无家可归。第二天早晨,在阿美罗镇上空飞行的救援人员报告说,好像这个城镇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似的。这就是著名的“阿美罗的毁灭”。
2010年8月8日,在中国的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一起特大山洪泥石流,轰鸣着的巨大泥石流从山顶咆哮着冲下来,将舟曲县城生生地撕成两半,一切都被迅速地掩埋,人们根本来不及呼救,也来不及躲闪。泥石流过后,在该县境内形成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约18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带,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地,大量的房屋被冲离了原来的位置,可见其破坏力之强。这次灾难导致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共计1765人。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是那么的渺小,因此我们人类该是反省的时候了。
(二)从汶川地震、智利地震到宫城地震
自古以来,地震灾难称得上是最可怕的天灾之一,也是对人类造成重大灾害的天灾之一,更是经常发生的天灾之一。
地震,就是地球内部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传达到地表后引起的地表快速振动,在古代也称为地动,因为地震时整个大地会随时移动和开裂。作为地壳的一种“正常”震动,地震并不稀奇,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能量的强烈释放,强烈的地震可以在短暂的几十秒甚至几秒内造成巨大的破坏,顷刻之间就可将一座城市变成废墟,它是破坏性最大、威胁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难。在全球,地震每年都要发生500多万次,其中人类能够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够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1000次,而能够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的地震约十几次。
1201年7月,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所有城市都遭地震破坏,死亡人数最多,约达110万。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夜间,在陕西渭南一带和山西蒲州等地发生了强烈地震,死亡83万多人。这次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后,渭南城门陷入地中,华州城墙全部倒塌,潼关、蒲坂两地城墙全部塌陷,至于民房、官舍更是一片废墟,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最近的这11年中,已经发生了包括智利、印度尼西亚、新西兰,中国汶川、玉树及日本宫城等一系列强烈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灾难和损失。自从人类进入了21世纪,地球更像是被谁调成了震动状态般,强震不断。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北部苏门答腊岛海域突然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海啸激起的海潮最高超过30米,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至少29万人死亡,包括至少600名华人,经济损失达100多亿美元。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突然发生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大地,受灾人数超过5000万人。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已确认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受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至少30万人受伤,遇难人数更是达到了22万多人。
2010年2月27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20千米的马乌莱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数千人失踪,至少562人死亡,81444所房屋被彻底损毁,受直接影响的灾民达37.1万人。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震,并引发20米高的大海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截至4月1日已经公布确认此次地震有2775人受伤、12087人死亡、15552人失踪。在各避难所避难人数仍有约16.1万,估计损失在5000亿美元以上。最可怕的是强烈的地震损坏了日本福岛的核电站,以致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附近海域核辐射已经超过预警的10000倍,方圆30千米内的人员全部被疏散,事故影响已经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一样也达到了七级,其对以后的影响甚至还会远远超过切尔诺贝利事故。核放射物质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够检测到核放射物质。
2011年3月24日18时25分,缅甸靠近泰国和老挝的金三角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至少73人死亡,125人受伤。远至曼谷的大厦也有些摇晃,中国云南也有地面开裂。
这些年的地震,来得凶猛,发生的次数增多,带来的灾难和损失也更为巨大!从以上这一连串的地震我们就可以看出。
尽管21世纪的科技已经很发达,但是对于地震,人们依然束手无策,至今也不能像预报天气一样准确地预报和防范,而且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城镇化的进程,人口居住密度大大增加,每当大地震发生,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更是前所未有的惨烈和巨大。
然而,这种破坏力惊人的大灾却时常光顾地球,伤害人类。据科学家预测,地球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未来一段时间,地震活动将会更为频繁,且并不排除有超过日本9级大地震的超强地震出现的可能。人类还要不断地接受凶猛地震的考验,忍受凶猛地震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更可怕的是,地震的发生还会带来其他的如海啸、泥石流、洪水、火山喷发等重大的次生灾害,这些灾难更是人类无法抵抗和防范的大灾!
像地震引发的那些大海啸,每一次都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海啸大多是由地震引发的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而产生的波浪形运动的海洋巨浪,这种巨浪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当海啸发生时,海水陡涨,狂涛骇浪,汹涌澎湃,海水会立即形成几十米高的“水墙”,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之后会所向披靡,无物可挡,对生命、财产、建筑、地形都会产生严重的摧残。每次海啸过后,往往是遍地狼藉,简直就像是世界末日!
(三)从酷暑、严寒到大干旱
最近几年,由于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工业污染排放、资源过度利用以及人口急剧膨胀等一系列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引发了全球气候的异常。对于气候的研究,人类很早就开始了,而对于气候变化的规律也基本上算是摸透了,因此,现在对于人类来说,预报天气甚至改变天气,都算不上什么难事。但是,各种闻所未闻的极端天气频频出现:一方面我们觉得越来越热,酷夏的酷热简直无法忍受;而另一边,我们又会遭受到极寒的天气,冻死人的风雪天时有发生,各种高科技手段也全都失灵,难以避免的巨大气候灾难带来了难以估料的巨大损失。糟糕的是,这种极端化的天气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尤其是近几年,这种天气几乎每年都发生。
2000年后,世界各地的高温纪录一再被打破。譬如: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打破了多年以来当地的高温纪录,而中国浙江省更是快速地屡破高温纪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了纪录。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测得温度为41.5℃,打破了139年来的纪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25.5℃,打破了1873年以来的纪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53年来的纪录。2005年7月,美国有200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纪录。中国台湾地区的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打破了1997年的纪录。2006年11月11日是中国香港整个11月最热的一天,最高气温高达29.2℃,比1961~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还要高。
在冬天的时候,极度深寒也一点也不稀奇。2010年7月,南半球冬天。秘鲁、智利、玻利维亚、阿根廷等国家经历了寒冷的冬天。智利经历了30年不遇的严重雪灾,首都圣地亚哥以南1800千米处的牧场被厚厚的大雪所覆盖,20多万头牲畜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秘鲁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降至零下23℃,秘鲁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安第斯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受灾最为严重。秘鲁有210多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呼吸道感染等由严寒引发的疾病。从2010年7月中旬开始,阿根廷就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温和降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最低气温为零下1.5℃,创近10年来首都地区的最低气温纪录。
这种破纪录的罕见的冷热交加的天气,按照科学家的解读,不管天气变冷还是变热,都来源于地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
在美国,连日暴雨导致芝加哥洪水泛滥。大量房屋被洪水冲毁,当地部分路段被洪水淹没,公路交通一度暂时关闭。与此同时,北半球的俄罗斯,其中南部则在7月遭遇了130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共有1000万公顷农作物绝收,相当于俄罗斯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5。此外,受灾地区饲料不足导致畜牧产品产量大幅度减少。同时俄罗斯还遭受到了几百年不遇的酷暑,首都莫斯科2012年7月24日最高气温达37℃,这是俄罗斯有气象观测以来7月最热的一天。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总体而言,2010年“几乎肯定”将成为1850年有气温记录以来年均气温最高的3个年份之一。2010年12日,北半球的冬天。既有暖冬、又有寒冬,甚至还有“旱冬”和“涝冬”。北京就遭遇了罕见“旱冬”,近80天无有效降水,整个北方旱情都十分严重;欧美国家则大雪纷飞,寒冷异常;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则迎来了“涝冬”,洪水滔天;而格陵兰岛12月份的气温却已攀升到0℃以上。
中国也是如此,近年来遭遇了许多次极端天气,并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2010年,中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连续遭遇重大旱灾,部分地区旱情持续近5个月之久。旱灾造成中国受影响的饮水困难的人数达2212万人,耕地受旱面积1.11亿亩,经济损失非常严重。其中,云南的损失估计超过170亿元。
此外,中国最近三年就受到了2008年的大雪灾及罕见沙尘暴等灾难,损失也极为惨重。
这样在短时间内频现极端天气,变幻莫测,对此,现代高科技也束手无策。不仅仅只是这些,雪灾、冰冻、酷暑、高温、沙尘暴、干旱……当今地球的气候,很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谁可以管束得住!事实上,气候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气候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气候。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过度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从而加剧“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变暖。
地球到底怎么了?谁惹了它?而全球气温之所以会升高,也正是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从火山、飓风、大洪水再到雪灾、旱灾、大干旱,为什么灾害天气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其中的缘由,或许还得问人类自身!根据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数据,2012年全球平均气温是自1850年有器测气温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而全球变暖正是极端天气频发的罪魁祸首,全球变暖造成的最直接威胁就是极端气候灾害异常,使一些极端天气事件,比如高温、干旱、飓风多发。拐了一个大弯,最终还是回到了人类,一切的源头和因缘,原来全在人类自身!
(四)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所谓污染,就是从洁净状态变污浊的过程。在人类所有的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最直观、最触目惊心的莫过于污染。环境污染也就是环境变得不清洁、污浊、肮脏或其他方面的不洁净的状态。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生活中所排出的废烟、废气、噪声、脏水、垃圾;
2.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声;
3.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
4.矿山废水、废渣;
5.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而流出的水。
1988年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仅在这一天中,地球上大大小小的工厂就排出1400万吨二氧化碳,几十万吨石油、垃圾和有毒金属被倾入大海,又有500平方千米的森林被毁,14000公顷变成沙漠,600多万吨土壤随水土流失,400万人因环境污染而致病!
要知道,这仅仅不过是世界环境日这一天的排放量和污染量!我们可以想一想,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排放,那么该是多么的惊人的排放量啊!可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又有哪一天没有承受着这样的污染、遭受着这样的破坏呢?居住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没有一天不是将这些放弃物丢弃在地球上的,污染和破坏着地球,影响着我们居住的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日光所及之处,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随处可见: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污水横流、垃圾围城、“三废”遍地,沙尘飞扬、残毒肆虐,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粮食污染、土壤污染、核污染……就连珠穆朗玛峰也遍地狼藉,远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农药残余,冰岛的火山灰遮掩了大半个欧洲,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放射物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
天灾难以防范,人灾却可以完全避免。然而,不幸的是,人灾比天灾更加无度,更加疯狂,从毒烟、毒水、毒食品到核泄漏,从化学毒烟、水俣病、米糠油、三聚氰氨到广岛、切尔诺贝利、福岛,再到海湾的战争油污、墨西哥的爆炸油污……
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土壤到水体,由海洋到森林,人类的脚印无远弗届,污染和破坏无处不在,偌大的地球,我们究竟还能找到几块净土?没有!几乎没有一块净土可以找得到了!即便是在最原始的地方,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森林到海洋,由天空到地下,由最远的南极冰盖到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峰顶,也都无一例外受到了人类的侵扰,受到了人类的污染,都不再是净土了!
人类自己亲手制造的大灾难更是全球泛滥,数不胜数。
1930年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比利时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非常强的逆温层,致使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的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附近地区的大气层中,对人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一周之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并有许多牲畜死亡。
1943年夏季,美国西海岸洛杉矶市的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许多市民患了眼红病、头疼病。人们将这种污染称为光化学烟雾。此后,1955年,美国洛杉矶又一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1970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再一次爆发,这次光化学烟雾致使全市3/4的人患病。
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由于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形成巨大烟雾致使整个伦敦暗无天日,5天之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烟雾不仅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也要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非常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猛增,自1952年以来,伦敦共计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任意妄为和自以为是,导致了无数重大的人为环境污染灾难,不仅对地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对人类自身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不单单是毒烟、毒气,在20世纪,各种各样的人为灾难更是层出不穷,经济高度发达时期的日本、美国和欧洲就是代表。
1953~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就是一起重大的人为灾难事故。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含有汞的一些废水,进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因为人们食用了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经过食物链而产生中毒,结果造成近万人患中枢神经疾病。到了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已有1004人死亡。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在这次事故当中,5万人失明,近两万人死亡, 20多万人受害,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千米,数千头牲畜被毒死。当时,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整个博帕尔市区。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10千米内,500千米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都不能饮用,60多万条鱼被毒死,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致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1989年11月2日上午9时,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气质量监测站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18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200毫克/立方米)59%,发出了红色危险讯号。11时浓度升至604毫克/立方米,超过500毫克/立方米的紧急危险线。中午,二氧化碳浓度增至631毫克/立方米,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一氧化碳浓度也突破危险线。很多市民出现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中央政府当即宣布雅典进入“紧急状态”,禁止所有私人汽车在市中心行驶,限制出租汽车和摩托车行驶,并令熄灭所有燃料锅炉,主要工厂削减燃料消耗量50%,学校一律停课。市区到处响起救护车的呼啸声。下午16时30分,戴着防毒面具的自行车队在大街上示威游行,高喊“要污染,还是要我们!”“请为排气管安上过滤嘴!”
这些后果,都是要由人类自己来承担的,都是需要人类自己来背负这个代价的。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样的灾难都屡见不鲜。其不仅给人类生命带来了伤害,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千米处海域的“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浮油涌至美国海岸,多处野生动物保护区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原油泄漏还威胁着墨西哥湾海岸生态及沿岸百姓的生活。
这一平台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火势持续约36小时后,平台沉入墨西哥湾,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致使大面积海域遭受原油污染。直至9月19日,漏油油井才被彻底封堵。
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评估,此次原油泄漏事件造成约440万桶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是人类历史上仅次于海湾战争漏油事故(约800万桶原油流入波斯湾)的第二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影响将会持续数年甚至者数十年。
核污染是指由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核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围大,对周围生物的破坏也极为严重,持续时间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因而危害也最为严重。
除了二战时期投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外,两起重大的核泄漏事件将会永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1986年4月25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动力站开始按计划进行定期维修。然而由于连续的操作失误,4号站反应堆状态十分不稳定。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两声沉闷的爆炸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一条30多米高的火柱掀开了反应堆的外壳,冲向天空,反应堆的防护结构和各种设备整个被掀起,高达2000℃的烈焰吞噬着机房,熔化了粗大的钢架。携带着那些高放射性物质的水蒸气和尘埃随着浓烟升腾、弥漫,遮天蔽日。
此次核泄漏导致13万人被疏散,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伤害,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千米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的5年内,有7000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其经济损失达150亿美元。此后的半个世纪内,核电站10千米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千米内不能生产牛奶……
核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更是难以预计的。事故后的7年当中,有7000名清理人员死亡,其中1/3是自杀。参加医疗救援的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记忆丧失。时至今日,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7万人成为残疾,30多万人由于受放射的伤害而死去。
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记忆,更是血的教训!这次核污染飘尘也会给邻国带来严重的灾难,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当然是发生在日本的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了。
2011年3月11日14点46分左右,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了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地震,震级达到里氏9.0级。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是1995年阪神地震的256倍,相当于超过1.1万颗广岛原子弹的破坏能力,因地震而引发的海啸更是冲上海岸十多米高,席卷了岸边的一切,并由此给日本带来惨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到3月底,公布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1万多,失踪人数达到1.6万多,最低经济损失预计超过5000亿美元。不远处的福岛核电站严重受损,导致核物质大量泄漏。到3月底,世界已经有多个国家检测到日本的核放射性物质,包括中国、韩国、美国、欧洲在内的多个国家。
核电虽然是目前最新式、最“干净”且单位成本最低的一种电力资源,但由于可能的核泄漏事故造成的核污染却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迄今为止,除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以及日本福岛以外,英国北部的塞拉菲尔核电站、美国的布朗斯菲尔德核电站和三喱岛核电站也都发生过核泄漏事故。除此以外,在世界海域还发生过多次核潜艇事故。这些散布在陆地、空中和沉睡在海底的核污染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远远不是报道的数字就能够画上句号的,因为核辐射的潜伏期长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历史上还有许多看似惨烈的状况也都是人类自己亲自制造的灾难,比如众多的疾病甚至瘟疫,如历史上的黑死病、鼠变、霍乱等。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生命与鲜血的付出其实都是人类自己制造的灾难,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
在542年,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发生鼠疫(俗称黑死病),这次鼠疫肆虐了4个月,高峰时每天有1万人死于此病。1348~1350年鼠疫迅速传遍欧洲,此后又多次爆发,整个14世纪黑死病共夺去了25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
还有一些致命的疾病,尤其是传染性,始作俑者也依然是人类。
1817~1832年,霍乱大爆发,先是在印度加尔各答地区突然流行,然后又传到欧洲和美洲,英国有7.8万人丧生,每20个俄罗斯人、30个波兰人中就有一人死于此病。
有关证据表明,现在基本上依然没有办法治愈的各种癌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恶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如饮食结构等原因而导致的。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鼠疫和霍乱之类的传染病已经被消灭或控制,但是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等又幽灵般地出现了。
可见,人为的灾难,有时远远比天灾更可怕,更贻害无穷,更不可逆转,更让人平生恐惧,更让人无所适从!天灾无法预知,更难以预防,但人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令大家记忆犹新的爆发于2003年春天的“非典”,也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恐怖疾病——最终追查到的病源是人类餐桌上的美食果子狸,人类正是因为吃了这种动物才惹上这种致命的传染性疾病。庆幸的是现代发达的医学及时地阻止了这场恐怖疾病的大传播,否则,其后果难以想象!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这些,改掉狂妄自大、肆意妄为的行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真正还地球一个美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还人类一个光明的未来!
四、人类已站在临界点
环境污染,使地球伤痕累累;人口爆炸,使地球不堪重负;资源耗尽,还有什么能够让我们来挥霍?面对无穷无尽的污染,河流在悲泣,海水在怒号,泉水在呻吟,森林匿迹,溪流绝唱,草原退化,生态失衡,流沙尘扬,物种灭绝,当前的地球,资源告急,环境告急,粮食告急,人口告急,水告急,物种告急……茫茫宇宙中这颗蓝色的美丽星球,人类美丽的家园,在人类长期的掠夺和破坏下,已经是伤痕累累,千疮百孔,奄奄一息!我们的地球,已重病在身,苟延残喘;而我们自己,也已经开始四面楚歌,岌岌可危……
据科学家解释,地球面临危机将有九个临界点,分别是海洋酸化度、臭氧浓度、淡水消耗量、氮磷循环、生物多样性、土地使用率、二氧化碳浓度、化学污染、气溶胶浓度。
(一)海洋酸化
指标:全球文石(也称霰石,是一种亚稳态的碳酸钙)饱和度比率
临界点:2.75∶1
工业化前水平:3.44∶1
当前值:2.9∶1
评估:在21世纪中叶将有部分海洋超出警戒线
(二)臭氧浓度
指标:平流层臭氧浓度
临界点:276个多布森单位
当前值:283个多布森单位
评估:安全但亟待改善
(三)淡水消耗量
指标:淡水年消耗量
临界点:4000立方千米
当前值:2600立方千米
评估:在21世纪中叶将达到极限
(四)氮磷循环
指标1:大气年固氮量
临界点:350万吨
当前值:1210万吨
评估:严重超标
指标2:海洋中所检测到的年均磷流失量
临界点:1100万吨
当前值:90万吨
诊断:尚未超过
(五)生物多样性
指标:百万物种年灭绝数量
临界点:生物自然灭绝率10
当前值:100
评估:严重超标
(六)土地使用率
指标:用于耕种的非冻土比例
临界点:15%
当前值:12%
评估:在21世纪中叶将达到极限
(七)二氧化碳浓度
指标: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临界点:350ppm(百万分比浓度)
工业化前水平:280ppm
当前值:387ppm
评估:超出极限,已经达到危险值,应采取必要行动使之回到350ppm或更低水平
(八)化学污染
指标:尚无
临界点:未知
(九)气溶胶浓度
指标:尚无
临界点:未知
现在,在这九个临界点中,已经有三个严重超出,还有三个正在迅速接近,其余的三个中有两个由于认识程度的限制目前还无法评估。假如我们再不及时采取措施,那么,地球的危机必然会无法避免,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