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2007办公应用融会贯通](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67/687967/b_687967.jpg)
2.4 设置视图模式
Word 2007提供了多种视图模式,用户可根据所编辑文档的用途来进行选择。不同的视图模式可以对一些特殊文档进行管理,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设置视图中的一些辅助选项,包括标尺、网格线、文档结构图、缩略图以及显示比例等,以方便制作文档。
2.4.1 认识视图模式
Word 2007提供了普通视图、页面视图、阅读版式视图、Web版式视图和大纲视图5种模式,默认的是页面视图模式。下面就来介绍各种视图模式的用途。
页面视图:在页面视图下,可以直观地对页边距、页眉和页脚以及页码等进行设置。对于需要进行打印的文档,采用页面视图最为适宜。
阅读版式视图:阅读版式视图采用图书翻阅样式,分两屏显示文档内容,适合在浏览文档内容时使用。切换到该视图后,不论之前窗口大小如何,文档都将自动切换为全屏显示,如图2-1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E418/3590506403569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04.jpg?sign=1738885857-sUaMhwQFJellSQi90DbRrwcUkdylxwOs-0-390354bf8d88f2c0158734b64458e6e4)
◆ 图2-14
Web版式视图:Web版式视图是使用Word编辑网页时采用的视图方式,它模拟Web浏览器的显示方式,不论正文如何排列,文档都将自动折行以适应窗口,如图2-1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E418/3590506403569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05.jpg?sign=1738885857-IDTcOE8NiY8rSdLrI7m9uE7ouKOnvcdx-0-8852773485b5ed989cc476d79127e7cc)
◆ 图2-15
大纲视图:大纲视图是一种缩进文档标题的文档显示方式,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页面跳转、移动内容以及调整文档结构等操作来重置文本,如图2-16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E418/3590506403569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08.jpg?sign=1738885857-KRZOeHhgCk23NdPE8WVVWbV5Rz0UVnQ2-0-c46b89d0d5151eb5f8906953e7a130b8)
◆ 图2-16
普通视图:普通视图中可以显示大部分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适用于普通文字编排,但无法显示页眉和页脚等信息,如图2-1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E418/3590506403569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09.jpg?sign=1738885857-duQw88Ts1pukfE1FxMAzufznnjJRMGBv-0-a0b6e33266ef3a1621ccdc3f93ee0aac)
◆ 图2-17
2.4.2 切换视图
在Word 2007中切换视图的方法很简单,主要有以下两种。
在工作界面底部的视图栏中单击视图模式对应的按钮。
在“视图”选项卡的“文档视图”组中单击视图模式对应的按钮。
2.4.3 显示/隐藏标尺和网格线
标尺和网格线都可用于确定文档在屏幕和纸张中的位置,默认情况下,工作界面中并不会显示它们。如果需要使用标尺和网格线,在“视图”选项卡的“显示/隐藏”组中选中相应的复选框即可。在不使用时,还可以将其隐藏,其方法是:在“显示/隐藏”组中取消选中对应的复选框。
在文档中显示标尺和网格线。
STEP 01. 显示标尺。在工作界面中单击“视图”选项卡,在“显示/隐藏”组中选中“标尺”复选框,显示标尺后的效果如图2-1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E418/3590506403569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1_0004.jpg?sign=1738885857-sZlrHm8AoJZ60avMXpX7hrTZOHp1u6sw-0-a94d7a90920cd8519e6fa8598a24096f)
◆ 图2-18
STEP 02. 显示网格线。在“显示/隐藏”组中选中“网格线”复选框,显示网格线后的效果如图2-19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E418/3590506403569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1_0005.jpg?sign=1738885857-ZasSF17uiVVdjehUqCt837f0C7VYCzKG-0-a521fc59c1545d3425497ae602a35af9)
◆ 图2-19
2.4.4 显示/隐藏文档结构图和缩略图
文档结构图主要用于显示文档的各个章节,以方便用户快速定位到文档相应的位置,而缩略图则是通过缩小显示文档中每一页的内容,方便用户总体察看文档内容,同时也可以快速定位到需要查看的某一页中。
在
CD:\素材\第2章\资源管理计划.docx文档中显示文档结构图和缩略图,然后隐藏缩略图。
STEP 01. 显示文档结构图。打开“资源管理计划”文档,单击“视图”选项卡,在“显示/隐藏”组中选中“文档结构图”复选框,显示后的效果如图2-20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E418/3590506403569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2_0001.jpg?sign=1738885857-BVTWxwhwTR6E43uGy6qXe8je2S6NtA8i-0-0c3447a01ad094922f511e46fddf7ec4)
◆ 图2-20
STEP 02. 显示缩略图。在“显示/隐藏”组中选中“缩略图”复选框,显示后的效果如图2-21所示,然后再取消选中该复选框,隐藏缩略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E418/3590506403569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2_0002.jpg?sign=1738885857-Yc09Zqkpc3sqjkIm51K7LwoDAjxAsKFs-0-5ceceb99c1bf53cf7357d3461ae3cfaa)
◆ 图2-21
温馨小贴士
文档结构图和缩略图不能同时出现在文档中,在选中“文档结构图”复选框后,如果再选中“缩略图”复选框,系统将自动取消选中“文档结构图”复选框。
2.4.5 设置显示比例
使用Word 2007制作文档的过程中或之后,如果需要查看整体文档的效果或调整布局,可以通过设置显示比例来达到目的。
通过设置显示比例,可以在文档编辑区中以单页或多页显示文档内容。当以单页显示文档时,还可以增大或缩小页面的宽度。
设置显示比例的方法主要有2种,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 通过视图栏设置显示比例
在视图栏中不仅可以切换视图模式,还可以设置文档的显示比例,其方法是:在视图栏中单击按钮,可使文档按10%的比例进行放大,单击
按钮,可使文档按10%的比例进行缩小。在视图栏中还有一个显示比例调节滑块
,在滑块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左拖动可以逐渐缩小显示比例,向右拖动可以逐渐增大显示比例。
2. 通过按钮设置显示比例
通过按钮设置显示比例是指,在“视图”选项卡的“显示比例”组中单击相应的按钮来设置显示比例。
设置
CD:\素材\第2章\推广策划书.docx文档的显示比例。
STEP 01. 双页显示文档。打开“推广策划书”文档,单击“视图”选项卡,在“显示比例”组中单击按钮,如图2-22所示,在文档编辑区中以双页显示文档的内容,效果如图2-2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E418/3590506403569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3_0004.jpg?sign=1738885857-BcAIwCQiDvM57atIzbqrNWxjvS2msz4A-0-2fc76a788576e2381d52a0455b5d1466)
左:◆ 图2-22 右:◆ 图2-23
STEP 02. 多页显示文档。在“显示比例”组中单击“显示比例”按钮,在打开的“显示比例”对话框中选中“多页”单选按钮,单击其下方的
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2×2页”选项,然后单击
按钮,如图2-24所示。设置比例后的文档效果如图2-2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E418/3590506403569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3_0008.jpg?sign=1738885857-25UeOPE4whNcWlOiTSTNTjH3oaWO6LD0-0-7a316015f108709c94545d35faab96c7)
左:◆ 图2-24 右:◆ 图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