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配送的产生与发展
1.1.1 配送的产生
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配送(或配送方式)是伴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资需求,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逐步发展了配送中心,加速了库存物资的周转,打破了仓库的传统观念。
配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手段,是在变革和发展仓库业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配送是仓库业功能的扩大化和强化。传统的仓库业是以储存和保管货物为主要职能的,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储存货物的使用价值,为生产的连续运转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提供物质保障。但是在生产节奏加快,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迫切要求缩短流通时间和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因此,急需社会流通组织提供系列化、一体化和多项目的后勤服务。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仓库业已开始调整内部结构,扩大业务范围,转变经营方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对仓储功能提出的新需求。很多老式仓库转变成了商品流通中心,其功能由货物“静态储存”转变为“动态储存”,其业务活动由原来的单纯保管、储存货物变成了向社会提供多种服务,并且把保管、储存、加工、分类、分拣和输送等连成了一个整体。从服务方式看,变革以后的仓库可以做到主动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服务,可以把货物从仓库一直运送到客户的仓库、车间生产线或营业场所。这样,配送就形成和发展起来了。
具体而言,现代配送的雏形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这个时期,物流运动中的一般性送货开始向备货、送货一体化方向转化。从形态上看,初期的配送只是一种粗放型、单一性的活动。这时的配送活动范围很小,规模也不大。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展配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和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因此,配送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其作用的。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一些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以及由此带来的货物运输量的急剧增加和商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配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这个时期,欧美一些国家的实业界相继调整了仓库结构,组建或设立了配送组织或配送中心,普遍开展了货物配装、配载及送货上门服务。不但配送的货物种类日渐增多(除了种类繁多的服装、食品、药品、旅游用品等日用工业品外,还包括一些生产资料),而且配送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例如,在美国,已经开展了洲际配送。在日本,配送的范围则由城市扩大到了省际。从配送形式和配送组织上看,这个时期曾试行了“共同配送”,并且建立了配送体系。
1.1.2 配送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多种社会及经济因素的影响,配送有了长足发展,而且以高技术为支撑手段,并形成系列化、多功能的供货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送区域进一步扩大
近几年,实施配送的国家已不限于发达国家,许多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按照流通社会化的要求实行了配送制,并且积极开展了配送。就发达国家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后,配送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省际、国际和洲际。例如,以商贸业立国的荷兰,配送的范围已扩大到了欧盟诸国。
(2)配送的发展极为迅速
无论是配送的规模和数量,还是配送的方式方法都得到了迅猛发展。首先是配送中心的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在日本,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多个流通中心,仅东京就建立了5个流通中心。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货物急剧增加,消费向小批量、多品种转化,销售行业竞争激烈,传统的做法被淘汰,销售企业向大型化、综合化发展,使配送的数量增加也非常迅速。而且,配送的品种也是全方位面向社会,涉及方方面面的货物种类。其次,随着配送货物数量的增加,配送中心除了自己直接配送外,还采取转承包的配送策略。而且,在配送实践中,除了存在独立配送、直达配送等一般性的配送形式外,又出现了共同配送、即时配送等配送方式。这样,配送方式就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配送的技术水平提高,手段日益先进
这是成熟阶段配送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先进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使配送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诸如自动分拣、光电识别、条码等先进技术,并建立了配套的体系,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如无人搬运车、分拣机等,使配送的准确性和效率大大提高。有的工序因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工作效率提高了5~10倍。
(4)配送的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企业兼并速度明显加快,配送企业的数量在逐步减少。但是,总体的实力和经营规模却在增长,配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5)配送服务质量提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配送企业必须保持高质量的服务,否则就可能倒闭。配送服务质量可以归纳为准确和快速,即不出差错和供货周期短,保证物流在时间和速度两个方面的要求。
1.1.3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在仓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仓库的功能,几千年来都是作为保管物品的设施,我国近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仍把仓库解释成“储藏粮食和其他物资的建筑物”,完全是一个静态的功能。有些专业词典多少作了些动态的解释,例如《中国物资管理词典》把仓库解释成:① 专门集中贮存各种物资的建筑物和场所;② 专门从事物资收发保管活动的单位和企业。从收、发两方面赋予了仓库一定的动态功能。但是,这些定义完全没有包含配送的本质内涵。
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总量的逐渐扩大,仓库功能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分化。在我国,早在闻名于世的中华大运河进行自南向北的粮食漕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转运职能为主的仓库设施,明代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的以储存、储备为主要功能的新型仓库,并且冠之以所谓的“转搬仓”之名,其主要职能已经从“保管”转变为“转运”。在新中国建国以后,服务于计划经济的分配体制,我国出现了大量以衔接流通为职能的“中转仓库”。中转仓库的进一步发展和这种仓库业务能力的增强,出现了相当规模、相当数量的“储运仓库”。
在外国,仓库的专业分工,形成了仓库的两大类型,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
流通仓库以保管期短、货物出入库频度高为主要特征,这和我国的中转仓库有类似之处,这一功能与传统仓库相比,有很大区别。货物在流通仓库中处于经常运动的状态,停留时间较短,有较高的进出库频度。流通仓库的进一步发展,使仓库和联接仓库的流通渠道形成了一个整体,起到了对整个物流渠道的调节作用,为了和仓库进行区别,越来越多的人称之为物流中心或流通中心。
现代社会中产业的复杂性、需求的多样性和经济总量的空前庞大,作为生产过程的延续,决定了流通的复杂性及多样性。这种状况又决定了流通中心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流通中心各有侧重的职能,再加上各领域、各行业自己的习惯用语和相互之间的用语不规范的缘故,也就决定了出现各种各样的叫法,如集运中心、配送中心、存货中心、物流据点、物流基地、物流团地等。在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为了挖掘物流过程中的经济潜力,物流过程出现了细分,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造就的普遍的买方市场环境,以服务来争夺用户的竞争结果是,企业出现了“营销重心下移”、“贴近顾客”的营销战略,贴近顾客一端的所谓“末端物流”便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配送中心就是适应这种新的经济环境,在仓库不断的进化和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创新的物流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