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创新型人才基本常识——概念认知(5)
为把自己培养成一名高素质的工人技师,米义平善于动脑筋,运用书本知识和经验积累,经常搞技术革新。如前几年,企业一台进口设备因蜗杆磨损严重,无法修复,如从国外进口配件,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延误生产进度。此蜗杆是一种大模数且非整数导程的特殊三头蜗杆,普通CA6140车床的走刀铭牌上没有标注出该蜗杆所需的16.5模数的变换手柄位置,按常规无法生产加工。米义平开动脑筋,自己设计新工艺,并同铣床操作者、技术人员一起反复验算,先用铣床加工出与之配套的挂轮,又专门制作了强力弹簧蜗杆刀杆和高耐磨性、耐热性的高速钢刀具,精心磨制,在加工方法上也做了试验改进,终于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蜗杆产品,节约了资金,争取了时间,又开创了用普通车床加工多头、大导程模数蜗杆的先例。
米义平多次当选省、市、国家能源部劳动模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当选石家庄市人大代表,现在是市政协常委。他知名度颇高,但从不骄傲。他深知自己的身价,但婉言拒绝高薪聘请。他说:“只要我身体顶得住,我就不离开陪伴了我半生的工厂和车工岗位。”
虽然知识不等于素质、能力,但素质能力与知识又有一定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1)范畴不同。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例如,学生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的创造性和逻辑性,属于能力范畴,而做题时所使用的定理或公式则属于知识范畴。(2)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获得不是同步进行的。知识的掌握和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力的获得和发展,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知识不断地积累增长,但能力则可能发展、停滞甚至衰退。
能力和知识的联系表现在:(1)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发展,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条件。知识越多,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就会阻碍能力的发展。人们通常说的“无知必无能”就是这个道理。(2)掌握知识又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的速度、难度、数量、质量和巩固程度。基本能力发展水平高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效率高;而能力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可见,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二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第三、智力不等于创新能力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成功的企业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并不好,有的甚至是劣等生,被称为“笨蛋”。杰出的化学家比希、生物学家达尔文、数学家高斯和巴伯基、物理学家黑姆霍茨和居里、地质学家来伊尔均属此列。林奈在大学预科学习时成绩很差,校长给他父亲写信说:“令郎似不适于以学问自立于世,莫如及早退学,可得一点手艺方为上策。”但是后来林奈成了杰出的植物学家,他的校长就是犯了智力等于创新能力的错误。
智力不等于创新能力。智力是指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是人们认识一切事物都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和理解、分析能力,属于逻辑思维,其中抽象思维是其核心。而创新能力是人们改造世界(当然括认识世界)的能力,即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综合因素。所以,智力只是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智力开发不等于创新能力开发。
科学家研究发现,高创造的作家智商平均值为120~140,而某些智商在180以上的作家,其创作成就并未超过智商为150的作家。这说明,高产作家的成功,只需具备中等智力水平即可,但要具备其他必要的非智力因素。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我们熟知的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即是一例:幼年时他天资聪颖,才能过人,五岁时就能指物写诗。然而,因为后天不学习,成年后就平庸如常人。
与此相反,有些在学校成绩并不好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了“天才”。
数学家巴比奇和文豪马里亚特是同一小学的好朋友,也是班级里最劣等生。教师常常把他们叫到前面,站在椅子上,并说:“大家瞧!这两个人是没出息的人,希望大家不要成为他们这样的人。”然而,在这个班级中,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却只有他们两个,这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
轮船的发明家富尔顿,在学校里由于不集中精力学习,总是受到老师的责备。原子学说的创始人达尔顿,在学校学习时,脑子迟钝,成绩一贯不好。洪堡是第一流的植物学家、化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佳,特别是希腊文成绩最坏。他曾这样评价过自己:“我曾经相信,我的家庭教师怎样让我努力学习,我也达不到一般人的智力水平。”
医学家约翰·亨特也是学校有名的懒人。据说,他上了几年学,什么也没学到,17岁时还不大会读写。因此,只得送他到一个做木匠的堂兄手下当学徒。如果不是他的堂兄破了产,他的一生也许以一个木匠而告终。
诗人拜伦,在阿巴丁小学总是排第一名,这是因为这个小学的习惯做法是把劣等生放在首席的缘故。当时,教师用半开玩笑并带鼓励的话说:“乔治,你能不能偶尔也来个倒数第一呢?”他的拿手是打架,班里有一个学生虽然成绩好但力气小,他就和那个学生结成同盟,吵嘴或打架时拜伦出来帮助他,而让那个同学给他做作业。
瓦特小时曾在商业学校学习,他的成绩因老是倒数第一名,而被同学瞧不起。
还有一个事例也很能说明问题。在某小学校的一个班里,有两名学生,他们的成绩都很差,难分上下,是全班倒数一、二名。过了20多年,他们在某处又会面了。这两个人就是维也纳国立歌剧团的团长威尔姆·罗林克和著名的化学家利比希。利比希在某大学预科学习期间,有一天校长转到他的班里,看到他不爱学习的样子,就谆谆教诲他说:“你总是这样的成绩,不但老师没有办法,对你的父母也是一种不孝啊!你要在学习上加把劲儿,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接着又问他:“你将来究竟打算干什么呢?”他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想当一名化学家。”他的话音刚落,校长不用说,全班学生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据说,文豪斯科特成名后的某一天,去访问他小时候的母校。学校方面听说文豪斯科特要来,轰动全校,教师特意准备了一堂课给他看。但斯科特并不满意,他问:“你们全校学习最差的是哪一位?”老师们感到很难为情,不得不把一个学生拉到他前面说:“他是全校最差的一个。”那个学生臊得面红耳赤,不敢抬头。斯科特抚摸着那个学生的头,和蔼地说:“你是全校最差的学生吗?你是好孩子,你牢牢守住了我过去坐的座位。”说完就从口袋里取出一枚金币给了他。文豪斯科特过去在这所小学校学习时,是个劣等生,学习成绩倒数第一。
此类事例举不胜举。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虽然存在着某些差异,但是,天赋优越只是提供了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至于日后能否成为优秀的人才,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努力。所以,智力不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双重作用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形成的。
综合所述,学历高,知识丰富,智力基础好固然是优势,但拥有了这三者并不意味着即是人才了。真正的人才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度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把创新能力开发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去,只重视智力开发的传统教育必须转到创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第五章人人皆可能成才
创造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本质要求。人类总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活动,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探索历史前进的方向。对人类而言,作为生物界高级进化的产物,其本身就富有创造性。没有创造,人类至今还在胼手胝足,茹毛饮血;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走出原始的洞穴成为世界的主宰。人类正是凭借自身的创造活动,才离动物界越来越远,越来越文明。
创造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科学发展的灵魂,是技术进步的生命。创造活动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旺发展,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也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可由一个创造思维而振兴一个企业,可由一件伟大的作品、一项惊人的发现而名垂青史。创造能力的高低为人类自身的生存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空间。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
那么,如何认识大脑创造功能和开发自身创造能力呢?常言说,目不能自视,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据国外的创造学工作者研究,90%以上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所以,要开发大脑创造功能,首先要正确认识自身创造能力的属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科学地理解有关创造力原理的三句话:
第一,创造力人皆有之。
第二,创造力是一种潜力,可以开发,也必须开发。
第三,创造力潜力无穷,必须同时开发左右大脑。
第一、创造力人皆有之
创造力并不是某些人所特有的禀赋,它是人所共有的潜能,是人的本质属性。一切正常人,不论其性别、年龄、出身、地位如何,都具有创造力。正常人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类同,即使有差异,也不是数量级的差异。所以,“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与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人们往往认为天资聪颖、考试成绩优异的人有望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学习成绩平平者不可能成为杰出的发明家。事实却是“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乏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爱迪生小时候最怕背单词和课文,曾被老师骂为“懒狗”,并被推出教室。爱因斯坦中小学时学习成绩并不优秀,开家长会时他的父亲问校长,孩子将来适合做什么工作,校长回答:“无可奉告”,意思是爱因斯坦不可能有大的作为。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自传前言中写道:“我性格粗暴的父亲差点断送我研究生物进化论的前途,幸而我善良的母亲及时地发现了我这一特殊爱好,并予以精心扶植。”
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具备平均智商就足矣,因为高智商的人并不一定具有高创造力,国外的调查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均属于典型的“慢智思维型”,即智力虽不突出,但在思考问题上有四个特点: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广阔性和深刻性。从爱迪生的发明创造可以看出,一种有创造性的想法不一定有新的成分,它常常是旧成分的新组合,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方法。
由此可见,人人皆是创造之人。人们往往把创造想象得高深、神秘、复杂、并因此阻碍了自己的创新。把电梯装在楼房外——这一近代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就是一位清洁工的创意。多年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增加一部。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的最佳方案是在每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电梯,但酒店必须关闭几天。因为施工时尘土飞扬,客人无法惠顾。听到他们谈话的清洁工说:“我要是你们,就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工程师和建筑师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这一想法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