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天地之心:《诗纬》研究
曹建国更新时间:2025-04-27 17:20:17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谶纬之学是一种兴起于两汉之际的神学文化思潮,对中国传统经学、政治、文化以及学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纬之中,《诗纬》因为关乎《诗》与诗学,内涵丰富且价值巨大,尤为现代学术所重视。作者对《诗纬》文献进行了深度整理与深入研究。文献整理以校勘佚文、汇辑注疏为主,在为学术界提供可靠基本文献的同时,也呈现出《诗纬》的整体学术脉络与知识基础。学术研究则围绕《诗纬》的核心观念、阐释模式、文化价值等基本问题及其与汉代《诗》学关系展开,在《诗纬》解诗配诗、《诗纬》与《齐诗》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彰显出《诗纬》学理价值的独特性。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天地之心:《诗纬》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曹建国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作为自我表象的文学:中国当代自我抒情型作家的抒情场
本著选取了史铁生、张承志、顾城、海子、骆一禾和戈麦这六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场域表现比较突出的自我抒情型作家,对他们各自的文本世界的思想和精神蕴涵进行了深度观照和阐释。本研究不但对他们的思想轨迹和精神诉求进行了考量,而且对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进行了勘察,由此图绘出他们各自的心灵光谱。文学19.3万字 - 会员
宋元诗学转型研究
本书以宋元之际的诗学嬗变为研究对象,就宋元诗学史上的一些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用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详细考察了南宋晚期与元代前期的诗学生态,对于当时的诗学思想的流派和论争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梳理,证实了元诗的来龙去脉及其艺术价值所在,由此得出的结论发前人所未发,实为此书一大贡献。本书能够避开后人议论的干扰,努力钧稽第一手文献材料,对诸多疑难问题作实事求是的考证和论述,又能将文本细读与文文学22万字 - 会员
不可靠叙述研究
不可靠叙述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叙事理论研究中一个前沿学术命题。本书以不可靠叙述为研究对象,这一研究对象的确立主要基于20世纪文学实践和叙事理论发展的整体现状。本书将不可靠叙述置于整个叙事传统的发展中,从考察可靠叙述向不可靠叙述转化的原因入手,揭示不可靠叙述生成的原因,厘清不可靠叙述理论的发生发展脉络,明确不可靠叙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从类型研究、形成机制、艺术效果切入,对不可靠叙述进行多维度文学18.6万字 - 会员
明代诗声理论研究
诗声理论研究是阐释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一种微观、纵深、精细的研究,它与中国传统诗乐合、离的更迭发展流变关系颇大。诗声即诗歌的声音,以声律为主,其形成主要在声韵、节奏、字法、句法、章法、体式等六个层面,并主要呈现为自然之声和人为之声。明代诗声理论丰富,明人将诗学与哲学、美学等联系起来,从声气关系、声义关系、声情关系、声形关系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使明代诗声理论既有回归传统诗学的倾向、又进一步发文学22.4万字 - 会员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导读
本著聚焦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文学经典,涉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介绍了柳青、赵树理、路遥、陈忠实、蒋子龙、张洁、铁凝等作家的作品和写作经验。学者们来自于国家科研机构、高校,他们贴近文本与社会现实,回到历史场景与文化语境,审视文学现象与存在的问题,揭示作品构成的意义世界与美学价值。重读文学经典,以“导读”形式绘制文学地图,建构别样的文学史,传播文学经典文化,分享人类的经验与智慧文学31.3万字 - 会员
当代诗歌超验论
超验,在作者看来,既是一种审美态度,也是一种哲学思维。“超验”的诗学探索,旨在将诗的审美与哲理认知有效地统一,建构文学艺术的本体性(语言》与总体性(诗性)合一的象征诗学。针对宙同化、同质化等“非诗”写作趋势,该书着眼于探讨诗的超验写作的话语特征特征及表意可能,以期对当代诗歌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海子、昌耀、洛夫、西川、潭延桐等诗人作品,勾勒“超验”诗写的理路与可能,由此呈现作者倡导的语言本体意识层文学23.1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
当代中国诗歌70年的历史进程,如果以价值建构和史实面貌特征为标准,应划分为“社会主义时期”(1949—1976)、“社会主义调整期”(1977—1991)和“后社会主义时期”(1992—2019)三个阶段。它们有前后传承的历史关联,也表现出文学自身的独特性。传统的诗歌批评史通常采用“以史带论”的史学观和分析模式,这种模式当然有历史感和说服力,但也容易抑制小说批评史的独特性,尤其容易忽视批评的主体性文学23.6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文化特色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此期得到全面展示。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创作集中于元明清三代,创作者百余人,有别集传世者50余人。本书从历史、文献、思想史等多个维度对这个时期的蒙古族汉诗创作展开讨论,通过空间—政治秩序建构下的元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精神—心灵秩序建构下的明代蒙古族汉诗创作、历史与空间建构下的清代蒙古族汉诗创作三个部分,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元明清时期蒙古族汉文学56.5万字 - 会员
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乡村空间书写流变论
本书以中国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的乡村空间书写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乡村空间书写的对象和特点,厘清了乡村空间书写流变的历时轮廓,深入地阐释了乡村空间书写流变映射的乡村社会与文化变迁,进一步解读了现代化进程对乡村的影响。著作丰富了乡村小说的研究内容,扩展了当代文学的研究范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参考。文学1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