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古典小说论集
杜贵晨更新时间:2025-04-28 11:35:45
最新章节:关于《歧路灯》的几个问题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为作者40年间所作古典小说研究论文的选集。内容主要是关于明代“四大奇书”和所谓的“乾隆三大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聊斋志异》等“八大名著”的研究。研究应用作者所提出的”文学数理批评”理论,揭蔽古典+说叙事的“三复情节”“三极建构”“二八定律”‘六一’模式”“‘中点’模式”“五世叙事”,以及多书相关之“石头记”“女仙指路”“方位学”“反模仿”叙事模式或创作方法;提出并论证“罗(贯中)学”、破解“太行山梁山泊”千古之谜、发现泰山与《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之隐秘关系,以及提出“‘雅’观通俗”即以”治经”的态度解读“八大名著”的研究方法。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古典小说论集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关于《歧路灯》的几个问题
- 李绿园《歧路灯》的佛缘与“谭(谈)”风
- 《歧路灯》简论
- 论武大郎之死
- 《红楼梦》“通灵宝玉”的本事或原型新说
- 《红楼梦》“大旨谈情”论
- 《红楼梦》的“新神话”观照
- 《红楼梦》等“家庭小说”研究
- 《儒林外史》“假托明代”论
- “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杜贵晨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张少康文集·第三卷:文赋集释 夕秀集
本书收入《文赋集释》《夕秀集》两本著作。其中,《文赋集释》综贯古今学者之说,对其文意及理论内涵加以诠释。《夕秀集》讨论了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之关系、中国文学观念之自觉、《文心雕龙》之意境论、古代诗论与画论、山水画南北宗等问题。文学37.1万字 - 会员
太极之余音:哲人之路
作者在其哲学著作《太极之音——中国文化复兴之路》中发展了融合中西的世界哲学,阐释了一条中国文化复兴之路,而本书则汇集了作者的散文、文章和诗歌,以丰富多彩的写作方式展现了作者从海南岛到加拿大,从加拿大到吉林长春的精神成长过程,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朴实感人的生活体验,以密切结合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方式深化了《太极之音——中国文化复兴之路》的思想体系,既有现实生活的丰富土壤,又充满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特别文学20万字 - 会员
广西当代作家丛书(第五辑):码头
本书收录的是瑶族作家潘红日自2016年以来已经发表的15部作品,分别为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三大部分:4部短篇小说《码头》《补粮》《暗香》《回来》,10篇散文《罗仕林的个人简历》《考试》《最美风景》《相约合山》《邕宁榨粉》《远方》《纪念碑脚》《天峨石记》《蜂窝煤蛋糕》《孕育寿星和作家的地方》和1部报告文学《美丽山花》。题材涉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生动反映了人民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精神特征文学15.1万字 - 会员
中国边疆学(第10辑)
《中国边疆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集刊。本辑是第十辑,选入有关边疆研究的论文19篇,涉及东北边疆研究、边疆理论研究、西南边疆研究、海疆问题研究、综述等方面,希望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文学26.9万字 - 会员
冯中一文选
本书精选了冯中一晚年学术成熟时期的若干代表作,以及他生前未曾结集的散佚文稿,汇编成这本《冯中一文选》。文选分为三辑,“诗苑耕耘”辑有新诗研究类著述40篇,“学林雨露”辑有写作教学类著述40篇,“文坛拾零”辑有其他题材类著述10篇。均按撰稿时序分类汇编,呈现出冯中一在诗歌和写作学研究领域的成就,展示其堪称教书育人楷模的学者风采。本书旨在再现20世纪末的新诗繁荣和文教昌盛,彰显老一辈学人的自我超越和敬文学24.6万字 - 会员
章仲子文集
本文集收录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章仲子(章颐年)先生的著作《心理卫生概论》和《心理学大事年表》,以及论文、书信、演讲稿三十余篇,这些作品彰显了先生学术思想的本来面貌。其中,《心理卫生概论》作为国内第一部心理卫生方面的学术专著,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依然有重要启发意义。《心理学大事年表》是目前能见到的20世纪国内本学科最完整的年表。相关文章也从侧面反映变革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和文学29.3万字 - 会员
张少康文集·第十卷:香港树仁大学教学讲义
本书为张先生在香港树仁大学的教学讲义,包括《国学概论》《中西文论要点比较》《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发展》《论曹雪芹及其》《元曲概说》五种。文学38.1万字 - 会员
线路与遗产:第二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沟通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是第二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书中通过宜红古茶道文化遗产研究、宜红茶历史与文化研究、“容美茶”历史与文化研究、万里茶道研究四个部分,从历史文化探究视角,对宜红古茶道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讨论了宜红古茶道、宜红茶及万里茶道的历史地位、兴衰、与当地历史发展关系、当代发展选择及品牌建设等问题,并对发掘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文学39万字 - 会员
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
本书是北大文研院举办的“传承”系列讲述活动文稿的合集,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26位北大学人,分享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文学1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