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英美自由诗初期理论的谱系
李国辉更新时间:2025-04-24 20:05:08
最新章节:谢辞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给英美1908年—1923年间的自由诗理论进行了分期,提出草创期、调整期、回归期的三阶段说,并对英美自由诗理论背后的现代美学、法国诗学、东亚诗歌美学等资源进行了探析。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英美自由诗初期理论的谱系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谢辞
- 重要术语译名表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第四节 诗律家对自由诗的批评
- 第三节 回归期其他理论的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布里奇斯的音节自由诗理论
- 第一节 艾肯的交响乐理论
- 第六章 回归期的其他理论
- 第四节 威廉斯的“可变音尺”说
李国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苏轼的自我认识与文学书写
“苏轼的自我认识”是既往研究中较为忽视的考察角度,却可能为深化苏轼研究提供一种不同于纯粹客位评判的新思路。本书通过文本细读,梳理整合苏轼文学书写中关于自我的信息,依循从文本现象、人生实践到思考生成的论述逻辑,从多个侧面呈现了苏轼自我审视下的个体形象与人生状态。首先分析苏轼笔下大量存在的自称、自喻、自嘲、自许等自我表达现象,继而以仕宦体验、社会关系、自然观照作为苏轼人生实践的重要对象,探知他在具体情文学28.5万字 - 会员
乐府学(第21辑)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乐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诗歌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外相关学术动态等方面都有研究。文学25.2万字 - 会员
中国现代文学论争与文化政治:“民族形式”文艺争论及相关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论争与文化政治》一书围绕中国现代文学史卜影响深远的“民族形式”文艺论争问题展开论述,探讨中闻现代文学论争与作家文学创作、文化政治建构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内涵和意义做出了全新的阐释,大大扩展了对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和文学批评的理解。本书细致诠释了理论建构与文化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学论争、文艺理论构建不但具有文化意义,更能通过文学、文化实践改变文化形态,改造社会生活,影响中国社文学25.2万字 - 会员
秦汉文学史
秦汉文学史主要书写了公元前246年至公元220年今五百年间的文学演变史,涵盖了中国历史早期的秦代、西汉、东汉三个王朝。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由发轫到发展壮大的时期。两汉时期文学创作形态丰富多样,既有延续先秦的诸子文学,也有新型的政论文学与赋体文学,其中尤以赋体文学成绩最为突出,被后世学者推为“一代文学”之代表,此外,汉代的乐府诗歌创作由滥觞而发达,成为后代诗歌发展的近源,为乐府、五言诗等题材的发展奠定文学50.3万字 - 会员
小说九家
本书采取知人论世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九位当代小说家近年来的重要作品,同时对其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做了定位性分析。附录部分是对作家与读者、作家与批评家、作家与文学史等关系的敞开式评点,是一种朋友之间闲谈的叙述风格。文学20.3万字 - 会员
晚清文学儒家乌托邦叙事研究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代。随着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的短暂勃兴,中国知识分子完成了最初的理想文明政制的创构。这是现代意义上“新中国”想象的起点,也是认识整个20世纪乌托邦思想及其运动发展的基础。本书以儒学现代转型为视野,全面、系统探究晚清乌托邦思潮与文学的生成、发展及影响,总结其时代特征、叙事结构、美学内涵和历史贡献。特别聚焦“今文学”运动与中国近现代乌托邦文学思潮的内在联系,以道德—政文学41.2万字 - 会员
小说·田野:舞鹤创作与台湾现代性的曲折
舞鹤(1951-)是当代台湾重要的小说家。他从个人生命经验出发的书写,奇崛而丰饶,贯穿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的重大转折与现代性问题。本书往返文献的案头与社会生活的田野,探讨舞鹤创作的文学、历史内涵及其折射的台湾现代性问题的曲折:包括殖民史的反思、戒严体制下自由意识的生成、本土政治与本土文化叙述的兴起、乡土/都市的现代化景观与批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乌托邦想象等。概言之,舞鹤体现了战后台湾“婴文学22.5万字 - 会员
古代文学灾害书写研究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很多关于灾害的作品。这些作品记叙了自然灾害的恐怖场景、人们困苦的生存状态与痛苦无望的心态,记录了多种抗灾、救灾及防灾手段,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本书以文学为本位,采用灾害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古代文学的灾害书写进行了宏观考察,总结了其中藴含的可贵的民族精神,对当下精神文明建构有重要意义。文学25.3万字 - 会员
雅努斯的面孔:中国现代“乡愁小说”论
本书以现代“乡愁小说”置换传统“乡土小说”的提法,将情感、形式与现代性放在一个逻辑层面予以考察,通过辨析作家“乡愁”的书写方式与文学形式的关系阐发文学的现代意涵。以“乡愁”的时空、怀旧的特质管窥中国现代“乡愁小说”的审美特质,进而审视人的情感与历史、政治的互动及其对现代冲击的回应方式。中国现代“乡愁小说”遵循的“差异”叙述方式更包蕴着对生命本身的尊重、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启蒙救亡意识的吁求以及民族文学2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