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通用文书写作技法研究
更新时间:2022-09-23 17:54:58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通用文书写作技法研究》内容分为绪论、总论和分论三大部分,绪论在对该书所及基本概念——“通用文书”和“写作技法”廓清后,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的途径与方法对该书内容研究的源起进行说明。总论是写作理论部分,有纲领性作用,主要针对通用文书写作中基本理论——写作意图的最终实现、写作者主体作用的发挥、行文中的文气坚守、语言模式的恰当选择进行阐释。分论对通用文书中常用的7种法定文书和4种非法定文书的写作技法进行说明,每一个文种都包括一般写作技法和特殊写作技法两部分,这部分内容中包括本人多年教学和科研成果,有些内容此前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各类相关学术期刊上。《通用文书写作技法研究》所述问题是“写作技法”,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直奔主题,对每一个文种的定义、特点、写作要求等在必须和够用前提下不作展开,直接进入对技法的说明,这是与一般应用写作类著作不同之处,此其一。其二,该书所述写作技法包括一般写作技法和特殊写作技法,既可引导读者入门,亦可使读者登堂人室。一般写作技法是每个文种的基本写作技法,可供初学者掌握文种写作基本方法之使用;特殊写作技法是本人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对各个文种写作规律的独特发现,是该书的精华所在,可供在掌握了基本写作技法后,对文种写作有进一步提高需求者之使用。其三,写作技法是写作学的核心问题,在目前应用写作学研究一片沉寂中,该书针对写作技法的理论阐述多少对应用写作学形成会有助推作用,亦可供学界同人作为研究垫脚石。
上架时间:2021-07-01 00:00:00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通用文书写作技法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
- 附录一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简报文稿写作技法
- 第三节 调查报告写作技法
- 第二节 总结写作技法
- 第一节 计划写作技法
- 第五章 非法定文书写作技法
- 第七节 纪要写作技法
最新上架
- 会员
传统蒙学与蒙书研究
本书作者是传统蒙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代表性成果,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十四孝》《小学》《上大人》等蒙书进行了深度解读,包括考订作者、介绍内容、分析体例、总结特点、说明流传和影响等。第二,考察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走进学塾开始,读的是什么样的书?接受的是什么样内容的教育?从而让读者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第三,对从事启蒙教育社科17.7万字 - 会员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秋之卷/总第28卷)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本刊发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各二级学科包括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还设有学术名家、京津冀文学研究等栏目。其办刊宗旨是:荟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怀,鼓励开放创新。本刊已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社科29万字 - 会员
明清小说互文性研究
本书从明清小说互文现象的发生学依据、明清小说创作中的互文现象(跨文本互文、文本内互文)及其意义生成机制、明清小说文本接受中的互文性意识以及明清小说对现代文化的参与等四个维度对明清小说互文性研究提出体系构想。力图从发生学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小说互文现象发生的原因;从狭义互文性的诗学、修辞学角度对古代小说互文现象展开具体描述,并分析其意义生成机制;从阐释学、接受美学角度破解古代小说互文现象的解读机制,尤其社科23.5万字 - 会员
英语世界的唐诗翻译:文本行旅与诗学再识
本书探讨了唐诗在英语世界中文本行旅的发生、发展和成熟的全过程,通过把握译介的发展脉络,考察了英语世界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唐诗的解读与重构,指出唐诗在英语世界跨越200余年的传奇历程是英语世界在中西文明的对话中,对唐诗的诗学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思考与探索,在探索中又折射出西方文化、文学批评的自身印记以及中西诗学的互动与再识,并在此基础上深思英语世界中的唐诗研究带给当今学术研究以及文化交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社科18.8万字 - 会员
云南近代方志词汇研究
《云南近代方志词汇研究》以云南近代方志材料作为第一手资料,并辅以实际调查结果,对其中的物产资源类词、基础产业类词、民俗文化类词及少数民族词汇做了较为细致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书稿运用传统训诂学与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借助现代语言文字学理论,对云南近代方志方言词语的历史来源、语音演变、历史层次划分及云南方言与云南文化的关系做了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书稿注重探寻词汇历史演变规律,并注意与大型工具书或辞书进社科21.6万字 - 会员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秋之卷/总第26卷)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本刊发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各二级学科包括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还设有学术名家、京津冀文学研究等栏目。其办刊宗旨是:荟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怀,鼓励开放创新。本刊已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社科31.8万字 - 会员
词体形态论
本书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对词体进行考察,既有对中国诗体发展、词体自身演进历程的描述和梳理,又有对词体语言面貌和美感特质的分析和总结,探讨了词之所以为词、词何以为词等根本性问题,并对词体在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质及其表现出来的诸多语言现象进行阐释。社科24.7万字 - 会员
基于语料库的《说文解字》字(词)汇隐喻模式研究
本书植根于自建的《说文解字》隐喻语料库和Metalude的比较研究。本书将Metalude隐喻知识库引入汉语字词汇隐喻模式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揭示汉语字(词)汇化隐喻模式的语料分析平台。在此基础上,本书运用比较词源学从历时方面挖掘造成这些语料语言隐喻模式的历史因素,探索跨文化词汇隐喻模式、意识形态和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努力探求一种新的植根于中国语言文化的语料研究范式,以推动汉语典籍词汇语料社科11.3万字 - 会员
秦汉文体史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奠定了古代文体基本格局,文体参与文化建设和人生日用,在知识者的写作生活中占有极大比重,这也成为中古文论勃发的基础。本书首次对秦汉文体进行了全面梳理,力图呈现文体演变的宏阔背景与内在逻辑。这既是对秦汉文体研究的全面总结,也为中国古代文体史的叙述方式做出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社科5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