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城市居民碳排放空间分异机制研究
荣培君更新时间:2022-07-27 17:12:05
最新章节:索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21世纪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伴随着全球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城市也由此成为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区域。城市居民能源消耗作为终端消费领域和工业生产的原动力,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城市空间优化重组、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居民生活方式急剧转变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低碳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因此,开展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内部精细尺度能源消耗公平性研究,明晰社区尺度的碳排放格局,探索其分异机制与减排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书以人地关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空间组织、情景化生活方式理论为重点,遵循“测度—格局—机理—政策”的基本研究框架,选取城市空间变化显著、居民生活方式转变明显、城市居住区类型多样、居民碳排放空间分异明显、低碳社区建设诉求强烈的开封市建成区为案例区,构建居住区家庭碳排放核算体系,结合大样本问卷调查、相关遥感及国民经济数据,揭示城市居民能源消耗CO2的空间分布规律,阐释家庭(微观)和居住区(中观)两个层面居民碳排放的作用机理。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为:(1)建立城市居民碳排放的情景化生活方式分析框架,有助于模拟社区形态与居民生活方式耦合下的碳排放分异机制,揭示城市系统中慢变量(社区形态)与快变量(居民生活方式)对社区碳排放的作用规律,探析居住环境对家庭碳排放的锁定效应。(2)根据构建的居住区四维空间形态指数,运用客观的聚类方法,进行居住区空间形态类别划分,尝试将城市尺度空间形态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在居住区尺度上进行深化,为探索低碳社区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城市居民碳排放空间分异机制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荣培君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绿色治理体系研究
绿色治理体系是国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制定的制度体系,是提升国家生态治理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抓手。本书以党和国家生态治理相关重要文件为基础,着重探讨和分析了新时代绿色治理的领导体系、制度体系、行政体系和行动体系。绿色治理的领导体系主要阐释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绿色治理体系,是新时代绿色治理体系的核心引领。绿色治理制度体系主要探讨的是党和国家在生态治理领工业14.2万字 - 会员
两周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研究
两周时期足中同古代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源头期,研究两周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之关系,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总结古代社会保护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经验和教训,较为准确地把握两周时期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脉络,可以为当今政府制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使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学术影响,还能普遍提高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工业19.9万字 - 会员
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人物与思想
本书是“绿色经典读书会”的研究心得,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数十位重要人物及其思想的研究体会,从卡逊与《寂静的春天》到佩西与罗马俱乐部,从梅多斯与《增长的极限》到芭芭拉、杜博斯与《只有一个地球》,从斯特朗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布伦特兰与《我们共同的未来》,从里斯与生态足迹到戴利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从戈尔与《难以忽视的真相》到诺德豪斯与《气候赌场》……通过分析思考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影响因工业21.4万字 - 会员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机制:欧盟对中国的启示
本书将视角落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价格机制上,以目前交易量最大、市场价值最高、最为成功的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参考,深入探究其发展情况、价格机制的形成和运行、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以及价格关联机制等。同时,结合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国际环境及气候公约约束之下快速发展的现实,侧重欧盟对中国的启示,在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建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运行机制与价工业11万字 - 会员
环境容量产权理论与应用
本书从“环境容量”的视角来认识人类发展,探讨运用产权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将环境容量视为一种有限资源,通过阐释环境容量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环境容量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在剖析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和恶化的制度根源基础上,分析我国环境容量产权制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路径和现实启动点,以期为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推进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工业12.6万字 - 会员
中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1978~2018)
改革开放40年,既是中国经济腾飞的40年,也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在曲折中前行的40年。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本书旨在总结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提炼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就和经验,探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参考和工业29.3万字 - 会员
历史灾荒研究的义界与例证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的研究成果。基于过往十多年灾荒史研究工作,分别从灾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灾害风险与粮食安全研究、中西方灾荒史比较研究以及历史灾害与社会发展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灾荒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故命名为《中国灾荒史四论》。在每一个方面,都由数篇学术论文组成,这些文章都发表于专门学术期刊,且在灾荒史研究领域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工业28.9万字 - 会员
美国环境政策研究(3)
本书紧紧围绕时下中国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焦点问题,对美国相应的综合性环境政策、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水污染治理政策、土壤污染治理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参考和借鉴。工业15.7万字 - 会员
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基于动机视角
农业环境治理的根本逻辑是如何转变农户不合理的生产行为,以生态补偿为手段的传统激励方式考虑了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的外部动机,忽视了内部动机。本书以此为基点,构建了包含内、外部动机的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并以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探讨农业环境治理的新方案。工业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