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武装和平:1871—1914(华文全球史)
(英)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更新时间:2022-03-16 09:34:33
最新章节:其他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武装和平”被欧洲史学界公认为揭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钥匙”。普法战争打垮了法国,德意志实现了统一,为什么无法灭亡法国?欧洲大国协调在柏林会议上扮演了哪种角色?德意志第二帝国从俾斯麦时代向威廉二世时代转变为什么是战略上的失误?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觊觎与俄罗斯帝国的泛斯拉夫主义为什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奥斯曼帝国为什么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败于巴尔干同盟?巴尔干同盟分赃不均如何引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摩洛哥危机是如何发生及解决的?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究竟是塞尔维亚王国的官方行为还是民间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关键十二天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欧洲协调、大使会议为什么失灵,从而未能阻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本书将给予详细解答。
译者:吴赵萍
上架时间:2021-09-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武装和平:1871—1914(华文全球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其他
- 译名对照表
- 第26章 决定欧洲命运的关键十二天
- 第25章 1914年上半年
- 第24章 1913年的伦敦大使会议
- 第23章 巴格达铁路问题
- 第22章 欧洲协调的破裂
- 第21章 第二次海牙国际会议
- 第20章 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
- 第19章 英法协约集团的演变
(英)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
本书从1832年英国通过鸦片贸易逐渐侵蚀清末中国开始,叙述了直到1914年的80多年近代史。当时,清政府关闭国门,与西方仅保持了极少的贸易。英国通过鸦片贸易、发动战争,使得东西方的平衡被打破。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打开国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本书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示了租界、通商口岸、海关,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主要观察视角来自当时在华历史37.4万字 - 会员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索马里、吉布提和科摩罗史
本书共分十一章,基本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索马里、吉布提和科摩罗三国的历史和政治制度变迁、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其论述重点在索马里的历史及其与阿拉伯文化的关系,最后一章专门叙述三国和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作为第一部系统论述东非三国历史的著作,本书紧紧抓住阿拉伯文化在东非的发展和影响,和中国自古以来与东非地区的交流和交往这两个问题,既是填补研究空白的研究成果,也是“一带一路”文化研究的具体体现。本书条理清晰历史31.3万字 - 会员
宽容:英汉对照
本书采取英汉双语的形式出版美国学者房龙的代表作《宽容》,书中还有大量作者亲自手绘的黑白插图。这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曾被译为几十种语言。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生动睿智的语言探寻了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它以历目前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线索,以社会和人物是否宽容为标尺,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揭示出真理,主张历史29.5万字 - 会员
中亚古代史
费耐生是中亚研究的世界级权威,少有的掌握法、德、俄、波斯、阿拉伯、突厥等诸多古典和东西方语言的大家,有《剑桥伊朗史》等多部重磅著作,培养了诸多活跃于世界各地的亚洲研究者。“陌生而重要”的中亚始终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而变动的格局、多元的语言和人群,使得书写这片地域的历史相当困难。费耐生以其冠绝一时的学识,将古代中亚史浓缩在一本200多页的小书中,包括波斯、亚历山大等帝国的兴衰,斯基泰人、匈人等游牧民历史12.8万字 - 会员
海上帝国的兴衰:古希腊的辉煌与衰落
一部全面呈现古希腊文明历程的历史著作。书中从克里特文明的起源讲起,讲述了古希腊如何从一个海上城邦逐渐发展为统治地中海的帝国,最终因内外因素的交织走向衰落。通过对古希腊社会、文化、军事、艺术等方面的深入探讨,揭示了希腊文明的辉煌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本书不仅是对古希腊历史的再现,更是一部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反思与启迪。历史8.1万字 - 会员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一场环游印度5000年文明历史的狂野之旅!55天、70个城市、上百处文化遗址、20000多公里……历史作家郭建龙“亚洲三部曲”之一,带你零距离体验印度次大陆的遥远历史与现实!俞敏洪、罗振宇联袂推荐!在印度,郭建龙遇到了无数旅游者和印度人:工程师、教授,也有士兵、民工、流浪汉,与他们一起睡过车站,吃过饭,说笑过,打闹过……他一边重温印度伟大的历史文化,一边切实体会着印度的当下,在历史与现实间反复穿越历史15.4万字 马丁·盖尔归来
1548年,在法国比利牛斯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富裕的农民马丁·盖尔抛妻别子,舍下家业,一去多年,杳无音信。八年后,他却突然出现在村子里,令家人、邻里既惊讶又欣喜。尽管样貌有不少变化,他还是受到了众人的欢迎,与妻子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并下生一个女儿。可是,他却与亲叔叔爆发财产纠纷,引起家人不满。与他相亲相爱的妻子迫于压力,声称她被一个冒名顶替的骗子蒙蔽了,将他送上了审判席。这个案件从地方法院一直闹历史13万字创造欧洲人:现代性的诞生与欧洲文化的形塑
本书通过作家屠格涅夫、法国女高音兼作曲家波利娜·薇雅朵,以及波利娜的丈夫知名翻译家和艺术评论家路易·薇雅朵三人的经历,探讨19世纪铁路时代的兴起如何促成艺术与资本主义的相遇,如何塑造欧洲文学艺术,以及使欧洲在文化上被视为一个整体,不受国界的限制,形成“欧洲文化”“欧洲文明”的共识。艺术家及其作品穿梭于各国,像1847年柏辽兹就从巴黎,搭着前面这条铁路,经布鲁塞尔到达俄罗斯举办音乐会。乐队、合唱团、历史41.8万字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民族主义、世俗化与现代中东的困境
1982年6月6日,黎巴嫩的边境燃起了战火,以色列兵分三路入侵黎巴嫩南部。当天深夜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诗人哈利勒·哈维手持猎枪走向自家阳台,面朝大海与学校钟楼,对准脑袋扣动了扳机。他的尸体摔出栏杆,掉到了楼下的一簇茉莉花旁。八天后,以色列军兵临贝鲁特城下。压垮哈维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是国家战败的耻辱,还有对整个阿拉伯民族走向复兴的绝望。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哈维在内的无数阿拉伯人曾为他们的世界构想过历史2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