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被动雷达宽带数字接收机技术
陈涛等更新时间:2021-03-04 19:37:15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围绕被动雷达宽带数字接收机设计与实现中的相关问题,较全面地介绍了采样技术、信道化技术、信号识别技术及PDW形成技术。全书分为6章,第1章主要介绍被动雷达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第2章介绍常用的几种宽带数字接收机实现结构,同时对脉冲压缩、单比特接收机进行介绍。第3章介绍接收机中的信号检测方法及频率、DOA等参数测量技术。第4章对脉内特征识别技术进行了阐述,可增加PDW的参数维度,并结合第2、3章内容给出FPGA的设计实现实例,供读者参考;同时介绍了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信号脉内分类技术的初步成果。第5章介绍针对接收机采样信号的辐射源指纹分析技术,给出了特定辐射源识别的方法。第6章介绍目前较为新颖的压缩采样数字接收机设计,讨论了其参数测量的可能性,为被动雷达的宽带数字接收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被动雷达宽带数字接收机技术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 参考文献
- 6.11 本章小结
- 6.10 基于多相结构的MWC数字接收机结构
- 6.9 基于MWC压缩采样均匀线阵的CF与DOA联合估计
- 6.8 基于MWC离散压缩采样的信号识别技术
- 6.7 基于MWC离散压缩采样的信号测频技术
- 6.6 基于MWC离散压缩采样的信号检测技术
- 6.5 基于MWC的多路压缩复用压缩接收机结构
- 6.4 MWC压缩采样宽带数字接收机设计
陈涛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5G+AI融合全景图
《5G+AI融合全景图》在回顾5G和AI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未来5G与AI融合进行从理论到实际用例及需求,再到国际标准化及产业推进的讲解与分析。本书给出“5G智能维”的概念,并对5G引入AI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其次,基于理论分析,本书对目前5G网络中引入AI的场景、用例及5G网络架构需要进行的标准化进行了说明。再次,本书在分析了5G中引入的AI算法之后,对5G网络支持AI的算法及应用进行了的介绍。工业14.8万字 - 会员
6G组网与边缘智能技术
本书在分析各代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升级内在动力的基础之上,阐述“人—机—物—灵”融合的6G网络形态,进而从容量分析、系统演进、网络自治等方面探讨6G组网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并对6G网络多域资源协同及边缘智能技术进行系统介绍。本书适合希望了解6G需求及潜在技术的人士阅读,不仅可作为移动通信行业从业人员和垂直行业相关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业课教材。工业20.3万字 - 会员
光信息的可逆存储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
本书详细阐述了原子介质中基于不同原理的光信息的可逆存储及其在量子信息科学中的重要应用,包括光信息可逆存储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光信息可逆存储的相关物理概念及理论工具,基于电磁感应透明、拉曼过程和静态光脉冲的光信息存储方案,基于光信息存储与提取的全光分束器件的设计等内容。实现光信息可逆存储的量子存储器不仅是构建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计算机的核心器件,还可以用来验证量子物理基础问题、预报单光子变为确定性工业6.5万字 - 会员
5G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
本书回顾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5G商用所面临的挑战,概述了5G的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介绍了5G无线网络、5G超密集组网、5G毫米波网络、5G室内分布系统、5G核心网以及5G传送网的规划与设计。本书适合从事5G技术研究的人员阅读,也适合从事5G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维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应用技术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所有关心5G移动通信的读者阅读。工业16.5万字 - 会员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本书根据华为HCIA-RoutingSwitchingV2.5认证考试大纲编写,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网络通信基础知识,熟练使用华为的网络设备组建企业局域网和广域网及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能够配置企业的网络安全,并掌握前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本书内容包括网络基础、TCP/IP协议、华为VRP操作系统、IP地址和子网划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以太网组网技术、ACL和AAA、网络地址转换、DHCP服务器、W工业22.6万字 - 会员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精装版)
近年来,随着卫星互联网概念的兴起,星间骨干网络对于数据传输容量的需求暴增。传统的微波星间通信技术存在损耗大、载波频率低等问题,同时由于卫星平台的重量和功耗等受限,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通信速率高、无电磁频谱限制等优势,是星间通信的首选技术。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与非相干探测通信技术相比,可以获得更高的探测灵敏度,具备全天时工作能力。本书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背景出工业15.7万字 - 会员
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
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以5GRel-16协议为基础,对多天线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详细地介绍了大规模多天线增强技术在5GRel-16中的标准化方案,重点包括码本增强技术、波束管理增强技术、多TRP传输增强技术等,细致地分析了各个方案的提出背景、设计思路、仿真结果及标准制定过程背后的技术博弈,并对多天线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本书适合从事无线通信工作的科技人员、工科大学教师和研究生阅读工业24.1万字 - 会员
5G移动网络共建共享从原理到实践
随着移动网络发展进入5G阶段,电信运营商共建共享5G网络成为大势所趋。本书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5G网络共建共享为切入点,围绕产业政策、机制原理、建设实践和前景展望,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共建共享5G网络的概念及原理、频谱划分及应用、共建共享原则和应用场景,详细描述了频段资源共享、共建共享结算和科创成果,同时列举了大量行业运用中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使读者能够系统性地了解工业19万字 - 会员
天地一体的天基传输网络
本书内容包含了作者在卫星通信和天地一体化网络领域10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广泛而深入地阐述了相关概念及内涵、全球天基传输网络概况、星座构型、传输体制、链路预算、业务接入及路由交换体制、协议体系、典型站型及网络应用等,兼具系统性和工程实用性,具有很高的实际工程参考价值和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本书适合从事卫星互联网工程、卫星通信工程、卫星通信网络、中继卫星网络、卫星应用推广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业12.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路由与交换技术
本书是华为ICT学院路由与交换技术官方教材,旨在帮助初级阶段的学生进一步学习网络技术的常用协议和对应的配置方法。本书的写作顺序为先交换后路由。本书首先对交换网络进行了概述,以便读者学习本书后文的内容。接下来,用两章介绍了VLAN和STP这两项交换网络中常用的技术。后面的6章内容均与路由技术有关,路由技术是互联网络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除华为ICT学院的学生之外,本书同样适合正在备考HCNA认证或者电子通信21.5万字 - 会员
认知无线网络原理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快速增长,可用的无线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而授权频段的频谱利用率却很低。针对无线通信领域频谱资源越来越紧缺的事实及授权频段的频谱利用率亟待提高的需求,认知无线电技术应运而生。它能够提高无线频谱的使用效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书系统阐述了认知无线网络的原理,第1章对认知无线网络进行概述,第2章介绍了认知无线网络的分布式频谱感知算法,第3章介绍了采用停止理论来获取电子通信5万字 - 会员
海底光缆通信: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及OA&M
本书根据ITU-T/OIF和GB/T新标准和国内外新技术发展,系统介绍了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新进展、关键技术、传输终端和中继设备。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光中继器、无中继系统的新设备和进展,海底光通信系统的技术设计、工程设计、可靠性设计、系统测试技术及仪器、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电子通信19.9万字 - 会员
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与应用研究
本书介绍了现代发展起来的几种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经验模态分解、广义S变换、小波变换、局域均值分解和高阶统计量及其组合方法等常见的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大地电磁测深、振动信号分析与机械故障诊断、近红外光谱去噪与物质检测和核磁共振测井等几个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电子通信0字 - 会员
同频同时全双工关键技术与系统实现
本书围绕SI消除/抑制的一般问题展开讨论,并描述各种场景下实现CCFD的方法。第一章描述了传统双工系统(FDD和TDD)的特点,显示两种传统系统克服SI的方法,并明晰了半双工的概念;第二章简述了关于CCFD发明的由来、频谱效率增益问题,以及实现双向通信的困难根源;第三章至第五章描述了SI消除方法和简单系统应用;第六章描述组网方法和相关研究;第七章讨论了CCFD低轨卫星设计;第八章介绍了在物理层安全电子通信4.9万字 - 会员
高保真音响PLUS1
本书内容包容国内外器材介绍、市场消费、交流提高、专访、潮流之声、试听盛宴、海外来稿更使读者接近国际顶极名机,缩短了与海外的空间距离,每期配有读者关心流行的内容作为特别企划,这期便是以监听音箱为例,深入解读在音响世界中监听音箱的利弊优劣。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观点中肯,非常适合音乐、音响爱好者阅读。电子通信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