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报告(2014)
姜晓萍更新时间:2020-06-05 19:06:55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是新时期我国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持续稳定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书以我国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形成的特色为背景,围绕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公民参与、社会服务、风险管理、网络舆情管理、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管理等领域的焦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旨在解析我国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现状与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4-12-3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报告(2014)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村居自治的挑战
- 三、新型城镇化话语与村居自治的重要机遇
- 二、目标错位的城镇化及其对村居自治的冲击
- 一、城镇化: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居自治建设:机遇与挑战
- 参考文献
- 五、结语
- 四、完善四川省社会组织监管机制的策略选择
- 三、四川省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姜晓萍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公共客户服务理论与实务
这是一本关于公共客户服务理论及实务的书籍,书中从客服中心的组织建构、服务流程、管理指标、实际操作和未来走向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公共客户服务热线工作中常用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全书共17章,将模拟的“阳光客服中心”作为公共服务工作的研究对象,在参照国际先进客服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共客户服务实践的特点,采用仿效和模拟方法,围绕公共客服中心关心的“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服务成本”等要旨展开研究讨政治25.7万字 - 会员
构建过渡型社区治理共同体:基于利益政治学的研究
本书以利益政治学为理论视角,深度剖析过渡型社区治理利益政治发生机理。本书认为利益关系失调是过渡型社区治理秩序失衡和效能不彰的根源,构建利益协调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提升过渡型社区治理效能的根本之法。政治21.5万字 - 会员
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2022)
我国政府信息化历经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异地办理身份证、医保服务、养老金发放等一批公众特别关心的业务逐步实现了电子化。特别是“互联网”提出以来,“互联网政务服务”迅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围绕政务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展开了全面的建设。本报告以中国(港、澳、台地区除外)省、市级政务网站、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政务APP四个服务渠道为切入点,对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途径、省级政务服务区间政治7.8万字 - 会员
数字乡村治理:理论阐释与实践逻辑
本书基于乡村立场、乡村价值和乡村利益,依据数字治理理论、精明增长理论、内生发展理论、敏捷治理理论、系统治理理论,从技术维度、发展维度、人本维度、效能维度、边界维度来构建数字乡村治理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本书重点剖析数字乡村治理与经济提质增效、数字乡村治理与政治秩序重构、数字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发展、数字乡村治理与生态环境美化、数字乡村治理与社会权益保障等内容,探析数字乡村战略落地中的不同作用方式、政治25.1万字 - 会员
基层监督法治化研究
基层监督法治化是破解基层“微权力”运行异化现象与职能失范难题的主要途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书以法治化为主线,立足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监督的重要论述,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监督的具体实践,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基层监督体系中基层组织监督、基层司法监督、基层群众监督、基层舆论监督以及基层专职监督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入手,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的政治15.6万字 - 会员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运行良好的乡村治理体系对我国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宏观分析框架,研究“三治融合”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旨在构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乡村治理体系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以丰富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促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发展。政治16.4万字 - 会员
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转型研究:数字政府建设的江苏实践
本书深入探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转型与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数字赋能政府治理创新进行全面梳理,在回顾江苏数字政府建设的历史阶段和创新实践基础上,总结江苏数字政府的运作模式和创新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力、绩效、结构和技术”(CPST,Capacity-Performance-Structure-Technolopy)理论框架,从治理能力、治理绩效、治理结构和治理技术四个维度出发构建政治20.1万字 - 会员
乡村治理模式研究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基础。实现乡村各力量的多元共治、民主合作是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寻求构建一种能够回应新时代挑战并适应当下乡村建设需要的合理有序的乡村治理模式。政治20.3万字 - 会员
乡村治理的盂县样本
在中国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催生了治理实践的多样性。本书以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为个案,在整合县、乡、村三级制度文本,档案台账,以及项目组深度访谈与问卷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盂县村级治理的实践、经验和挑战,重点探讨了“村改居”推进、乡村党员作用发挥、乡村人才培养、乡村法治建设等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深入总结和分析盂县的治理实践,对于中西部地区乡村治理具有政治1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