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曾国藩全集(第五卷·经史百家杂钞一)
曾国藩更新时间:2019-03-07 15:28:53
最新章节:卷之十五·书牍之属二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卷的《经史百家杂钞》是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与之前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的《古文观止》比,此选本更能体现选编者的学术主张;与姚鼐主编的《古文辞类篡》相比,此选本更能体现曾国藩对经史类文章的重视。《经史百家杂钞》在晚清和民国时风行海内,影响极大,被毛泽东称为“最佳国学入门书”。
上架时间:2018-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曾国藩全集(第五卷·经史百家杂钞一)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曾国藩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唐中书门下两省属官年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下)
本書是對唐代中書、門下兩省屬官的全面系統研究。綜合運用歷史學、考據學、辨僞學、年表學、校勘學等方法,搜集資料,查勘比對,辨别推理,去僞存真。以年表形式,清晰呈現出歷年中書、門下兩省屬官的任免情况或仕歷軌跡,爲唐代文學社會、人物互動及職官研究提供便利。編纂年表的同時,發現文史資料中的一些錯誤,爲典籍校勘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历史25.2万字 - 会员
陆征祥往来书简
本书收录了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陆征祥与亲朋故友往来的700余通手札。陆征祥与清末民初时期各界人物的交往在书简中留有不少痕迹,如其与顾维钧、王正廷、林森、黄郛、张群、马相伯等人的通信。其中数量最为集中、史料价值最为突出的是陆与其契弟刘符诚的往来手札,这批书信开始自1932年,直至1948年11月18日陆征祥“最后笔迹”,详细记录了陆征祥晚年的思想、信仰、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内历史31.4万字 - 会员
明代文学史料要略
本书为明代文学相关文献的总体性概述,涉及的文体包括诗文、小说、戏曲、词、散曲、辞赋、民歌、八股文等,同时对于各体文学相关的批评文献,以及与之相关的史籍、地理书、地方志、石刻史料、子部笔记、年谱与家谱、儒学文献、佛教文献、道教文献、艺术文献、民间文献、书目、索引、工具书以及数据库和在线资源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概说,以此为明代文学研究提供全面的文献支撑。一方面,在目前学界尚缺少对明代文学文献系统性和整体性历史33.3万字 - 会员
赖永初史料集
赖永初是20世纪40年代贵阳商界的风云人物,其个人经历也与近代历史变迁紧密相连,尤其是贵州的政经环境对其影响甚大。本书通过广泛收录与赖永初相关的地方档案、地方报刊和文史资料等,呈现这位近代贵州著名商人的事业轨迹和生平史实。同时,本书也可揭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20年中贵州省经济金融的许多历史实态,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贵州近代历史的研究,同时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赖永初这位茅酒先贤。历史21.5万字 - 会员
《铁道游击队》文献史料辑
本资料汇编由原始文献、研究文献、史料钩沉和附录四部分构成。其中,原始文献部分通过搜集整理《铁道游击队》的创作、出版、艺术改编以及原著作者知侠的有关文献,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再现作为艺术文本的《铁道游击队》的生成机制与发展历程;研究文献部分通过搜集整理学术界对《铁道游击队》各类艺术文本进行分析、评价的有关文献,客观地呈现其艺术接受史的真实面相和价值意义,展现艺术文本《铁道游击队》研究的发展脉历史28.1万字 - 会员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文献研究
本书所研究的241件手抄文献为新发现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中国瑶族中迁移路线最远的人群,属境内瑶族研究尚未涉及的视角、领域。这批文献是瑶族百年来漂泊迁徙历史的见证,也是瑶族人奉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境外中国瑶族文献研究的首个范例,本书建立了一套有别于境外汉籍文献整理的、专属瑶族文献整理的方法与研究体系,其中包括文献的编目及分类体系的建立、瑶用俗字辨析与特征研究、瑶族手抄文本的写本学特征研究历史26.8万字 - 会员
王先谦的外国史地著作研究
本书探讨晚清著名学者王先谦所著三部外国史地著作的版本、成书过程,主要内容、资料来源;评述其外国史地研究特色及贡献。对王先谦著作史源的梳理和辨析,客观、详尽,是一部有突破性的文献学研究新成果。历史24.9万字 - 会员
传承与开拓:环境史史料研究与探索
本书以环境史史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着眼点,通过探讨环境史史料的理论与方法,推动环境史史料的系统搜集、整理、出版和多元化研究与利用,深化区域社会与环境变迁个案研究,传承和保护优秀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开拓环境史研究的新领域,充分发挥历史学经世致用的现实功能。历史27.2万字 - 会员
唐中书门下两省属官年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
本書是對唐代中書、門下兩省屬官的全面系統研究。綜合運用歷史學、考據學、辨僞學、年表學、校勘學等方法,搜集資料,查勘比對,辨别推理,去僞存真。以年表形式,清晰呈現出歷年中書、門下兩省屬官的任免情况或仕歷軌跡,爲唐代文學社會、人物互動及職官研究提供便利。編纂年表的同時,發現文史資料中的一些錯誤,爲典籍校勘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历史23.4万字